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中考作文看似題目眾多,題材繁雜,主題隱晦,其實捅破這層窗戶紙就發現:考試作文其實很簡單。概括為“一大體裁,四大關係(主題)”。

所謂“一大體裁”是指記敘文。中考作文90%以上都是寫記敘文,而記敘文也是初中生最熟悉的體裁。考試作文的記敘文基本都是採用第一人稱即“我”來記述,或者“我”就是中心人物,或者從“我”的視角去觀察人物。把記敘文練好了,應付中考足矣。

所謂“四大關係(主題)”是指以“我”為中心,相關聯的四個關係,而四個關係分別對應的則是中考作文四大主題,即:

1、人與自我——成長與夢想

2、人與人——真情與感恩

3、人與社會——品德與做人

4、人與自然——美景與深情

這樣一概括,是不是所有的考試作文就迎刃而解了?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作文題目,除非有特別的主題要求,都可以在這四個主題中去任選一個,確保不跑題。下面,我們就以這四大主題為標準,分析指導以“新冠肺炎”為話題的中考作文如何寫。在上一篇文中的開始部分,胡老師列舉了很多內容。同學們可以返回去再認真閱讀閱讀。也可以用九宮格法,從你自己的角度去選擇一些材料,看看能對應哪個主題。

人與自我——成長與夢想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這個主題就是寫你自己,寫你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經歷、感觸、思考。。

1、習慣的改變和養成(可以寫改變、堅持、成長、成功等)。

在每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的過程中,你是不是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呢?這就是成長。這個故事就寫你如何憑自己的毅力或者爸媽的督促或者自己的擔憂逐漸養成了習慣,自己有很大的收穫就可以。如果你認為這個主題太Low,你可以由此進入高端主題。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這說明好習慣可以逼出來,現在流行一句話“不逼自己一下,不知道你有多優秀”,“逼”可以讓自己成功;養成習慣需要持續一段時間,這說明要成功必須得堅持下去;養成好習慣會有很多收穫,這說明改變對一個人很重要。……在上述這幾個主題中,選取一段,以議論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就能昇華主題。這篇文章的題目可以定為《那一刻,我變了》《“逼”上成功》《日成一事》

2、“宅”的心情。

宅 在家裡許久,你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啊?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有沒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有沒有對此做一些思考呢?能不能寫寫你的心路歷程?採用《靜》《盼》或者類似題目。

《靜》是一種狀態,可以是環境的“靜”,可以是行為的“靜”,可以是心靈的“靜”。由此,你不妨描寫幾個片段:外出的人極少,街道靜了;沒有家庭聚會,家裡靜了;凝望窗外柳葉大的那點兒藍天或者星空,身體靜了;有大量時間讀書思考,心靈靜了。而所有這些“靜”,都是疫情帶來的,最後昇華主題為:所有這些“靜”,對於一位中學生來講也就是最積極的防控疫情的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這篇文章會有大量的環境描寫,如果你選擇寫這篇作文,不妨重溫公眾號裡介紹的“如何寫景物”的文章。

《盼》是一種心情。冬天盼下雪,春節盼熱鬧,盼外出,寒假延遲盼開學,親人離別盼安康,防控疫情盼勝利!你按照這個順序,根據自己的意向,分層次的,主題遞進式的,寫出你心中“盼”的滋味:詩意的盼、喜悅的盼、無奈的盼、牽掛的盼、希望的盼。這種盼,既是你自己的心情,更是全國人民的心情。

除了上述兩種心情,相信你還有更多的心情,只要你喜歡,就可以寫出來。因為,這時候的心情都是疫情惹的禍。這篇文章很考驗同學們心理描寫的功力啊。如此,可以再溫習溫習我們學過的心理描寫的若干方法。

3、《疫情,讓我學會了……》。這是給小學生的一個題目,其實我們中學生也可以寫得更好。閒在家裡的時候,有的同學學會了做一道大菜,有的同學學會了編制一個小程序,有的同學毛筆字突飛猛進,有的同學學會了寫新冠肺炎的作文……這些都是學會了一些生活技巧,一些書本知識。你還學會了什麼啊?你是不是還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勇敢,學會了拒絕,學會了對生命的敬畏……這些都是品質和精神,甚至比知識和技能更重要,人的成長更多的是精神品質的擁有。記錄這個擁有的過程,就是對成長的思考和堅守。

人與人——真情與感恩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1、家庭眾生相。疫情,給了很多家庭“終日廝守”的機會。平時奢求的“陪伴”,如今可以肆意揮霍;平日父母匆匆的身影,如今都慵懶的太多,連洗臉都變得可有可無。同學們的時間也充盈的很。你突然發現,你家裡的生活狀態難得一見的悠閒。在這個悠閒的時空裡,有的家庭成員是隨心所欲,自然睡自然醒自然吃;有的家庭成員每人有個計劃表,每天的生活依然有規律有節奏,張弛有度;有的家庭成員,想抽這個時間集中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學會一種技能,於是全力以赴,樂此不疲。你可以寫寫你的家庭裡,每個成員的生活狀態,通過描寫他們的言行舉止,他們的外貌神態,來寫一篇《疫情下,家庭成員眾生相》,呈現人們在疫情中不同的生活態度。

2、春天,我們一起。疫情,造成一些家庭的“聚少離多”,甚至生離死別。有的家庭成員已經上班了,在防控戰場戰鬥;有的正在抗疫最前沿的醫院裡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搶救他人生命;有的家庭成員在醫院裡救治;有的家庭成員已經離開塵世。團聚的日子卻是分離,歡樂的時刻竟成悲傷。疫情,給這樣的家庭帶來了思念與擔憂,痛苦與折磨。為了防控疫情,我們分離;但是,在這個春天,我們卻又一起!可否,用這句話作為題目,寫一篇作文,表達對這個人的牽掛,對這個人的思念,對這個人的緬懷。所體現的主題可以是親人間濃烈的關愛,可以是為保一方平安付出的大愛。

3、獨特的相聚。疫情,給我們的“聚會”帶來挑戰:一年一度的春節家庭聚會,搞還是不搞?你們的家庭成員產生了意見分歧嗎?每個人都是什麼意見?你是什麼意見?最終怎麼確定的?或許最終你們達成了一致:相應政府號召,不給國家添亂,取消聚會;或許把聚會舉辦在了網絡上,搞了一次“雲聚會”。這就是一篇具有正能量的作文啊!題目就定為《一次沒有舉行的聚會》或者《獨特的雲聚會》或者《有一種愛叫“不聚會”》。重點表現每個人說出自己意見時的內容、表情、語氣等,可以參考“向上作文”公眾號裡《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性格(一)》一文。如果在對話的過程中,充滿一點兒火藥味,就更有吸引力。

人與社會——品德與做人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1、疫情需要鍾南山,也需要社區保安。

疫情讓大部分人宅在了家裡,為了自己生命的安全;疫情也讓小部分人走出了家門,為了大家的安全。他們包括各級領導幹部、警察公務員、物業的保安、消毒人員、快遞小哥、社區志願者等等。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為了保障我們日常生活,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如果戰鬥在醫院裡的醫護人員是白衣戰士,那他們就是每個小區,每條街道的守護神!你關注過他們嗎?你關注過“全副武裝”定時噴灑消毒的蹤跡嗎?關注過小區保安那沒有被口罩遮住的眼睛嗎?你關注過快遞小哥帶著手套遞給你快遞後匆匆離去的身影嗎?你們之間有過什麼細微的交流嗎?有過什麼簡單的故事嗎?他們每個人都在默默做著自己的事情,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又令人心動如潮,如微風拂過水麵,總能蕩起一輪又一輪漣漪。拿起你的筆,把他們其中的一個寫下來吧,不是給他們樹碑立傳,而是頌揚一種平凡孕育的偉大。你可以用《微笑》《懂得》《眼睛》《身影》《痕跡》等作為你的作文題目,也許你寫的這個題目就是今年的中考作文題呢?亦或,期末考試的題目!

2、讓口罩說話。口罩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防護武器,口罩的種類、顏色有不少,戴口罩也有諸多注意事項,口罩對防控疫情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們國家領導人戴,醫護人員戴,防控人員戴,外出人員戴;大人孩子,男女老少都戴,口罩是每個人防護的工具,口罩是人們一道防控的堤壩,口罩更是一種尊重生命的責任。有的人已經養成習慣,只要外出就戴;個別人卻拿生命當兒戲,外出也不戴,還跟防護人員發生爭執。同學們,運用逆向思維和擬人手法,寫一篇《口罩的自述》的作文,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啊。(未完待續)

人與自然——美景與深情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1、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根據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信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很可能來自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蝙蝠成了首犯。雖然最終真相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但這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和反思。在我國許多地方,食用野生動物仍然被奉為餐桌上的“最高禮遇”。然而舌尖上的“任性”,卻蘊藏巨大風險,很多病毒比如:新型冠狀病毒、鼠疫、H7N9禽流感等的傳播,都與動物有關。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已經成為維護大眾健康的共識。也在更深層次上反映著我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價值理念和態度。與大自然相處的最好方式就是順應自然規律,不能肆意破壞自然,更不應把野生動物端上餐桌,否則最終受懲罰的還是人類自己。

根據上面的這段分析資料,你可以參考運用《大自然的懲罰》《敬畏自然即敬畏生命》等幾個題目,寫一篇作文。可以寫成一篇議論文。開頭列舉一兩個,由於獵食野生動物而感染病毒,造成國家和世界恐慌的現象。接著分析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的傳統和習慣,談談這一習俗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影響,甚至災難性的瘟疫,最後提出“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的論點。

2、詩和遠方未必都是美好,也許是屠殺。這種作文的感覺很具有吸引力,這類作文本身體現著強烈的反差,甚至驚悚。開頭要寫詩意的棲居,通過想象描寫一段大自然中(草原森林河湖等)動物悠閒自在生活的場景(《動物世界》《人與自然》很多這種畫面)。突然人出現了,接著描寫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優美的景色變成血淋淋的屠宰場。動物被人類捕殺,成為餐桌上的食物;人被動物病毒感染,成為動物的殉葬者。然後,揭示人與動物只有和諧相處,才能共存共生,最後強調“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的主題。作文題目可以從《家園》《相煎何太急》《冷漠》中選出一個。

3、讓蝙蝠代言,發發牢騷。口罩能夠開口說話,蝙蝠也可以發發牢騷。這篇文章不是寫蝙蝠的歷險奇遇(小學生寫童話可以),也不是寫發生在蝙蝠身上,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的愛情故事(多情善感者可以寫),而是讓蝙蝠當個代言人,替被人類擺上餐桌的弟兄們包括果子狸、穿山甲等向人類說幾句公道話,說幾句推心置腹的話。題目可以從《蝙蝠的牢騷》《對話》《上帝是公平的》中選擇一個,也可自擬一個。首先,讓蝙蝠介紹他們生活的環境,說明跟人類一樣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詩意的生活。其次,講講他們不幸的遭遇,質問人類為什麼要把他們擺上餐桌。第三,說明他們身上都會攜帶病毒,但是從不會主動傳染給人的,除非人逼著他們去傳染,比如:交易和屠宰。第四,呼籲人類跟他們和諧相處,共同遵循大自然的規律,把共同的家園建設好。

以上是胡老師根據中考作文的四大關係,簡要地指導同學們可以寫些什麼,選取什麼材料。那麼,如何才能寫出一篇滿意的作文呢?胡老師再從幾個方面做技巧的指導。

1、開頭如何寫?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在公眾號裡,已經呈現了若干種開頭的形式。這裡推薦兩種,並給同學們拋磚引玉式地列出幾個範例。

題記式開頭:

(1)無論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多麼豐厚,都無法滿足人慾的貪婪。 ——題記

(2)有一種愛,叫別離;有一種幸福,叫不相聚。——題記

(3)點滴的奉獻鑄成偉大,永恆的平凡造就卓越。——題記

環境描寫式開頭:

(1)雨珠灑在窗子的玻璃上,猶如一條扭曲的蚯蚓爬行著。空中濛濛的,一片灰暗,雖在室內卻也能感受到料峭寒意。沒有杏花春雨的溫暖,沒有劍門細雨的神傷,也沒有渭城朝雨的離苦。雨,就那麼無奈地飄著,似乎要把人們的牽掛、擔憂甚至恐懼都遮掩起來,給人們一縷輕鬆,寧靜。

(2)細雨隨意地幻化成一朵朵雪花,氤氳在空中,遠處竟如白煙一般,升騰多姿,一仰難盡。屋頂路邊,附近的小山上,已是白茫茫一片。虛幻奇妙,皚皚不絕,令人心寒眸酸。不知這雪是否是跟疫情中的人們作伴的?

(3)本該是熱鬧喜慶的氣氛,街道上卻冷冷清清,空空蕩蕩。偶爾閃過一個捂著口罩的人,更讓人感到毫無生氣。無意一瞥,竟瞧見路邊的迎春花綻放了。殘雪覆蓋,小小的,嬌嬌的,顫微微的,幾朵鮮黃的花微笑著。這株迎春花就是一個宣言: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以上給同學們寫了幾段開頭,如果你覺得有用,就把它改成適合於你的作文的風格,整合利用吧。需要注意的是,題記式開頭一般是主要內容的概括或者中心的體現,應當在文中貫穿始終,尤其在結尾要著重體現。環境描寫式的開頭,除了開頭寫,在文章的中間合適位置也要體現,至少出現一次,可以出現多次。文章最後用環境的某種象徵意義來結尾,提升主題。

2、結尾如何寫?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考試作文的結尾要抓住兩個特點:一是照應開頭,二是韻味悠長。強化主題的結尾也行,但是不如有韻味的結尾更能引起閱卷老師的關注,獲得加分。照應開頭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作文的結構完整,如何照應開頭不必多說,最傻瓜式的就是把能體現主題的關鍵詞在結尾處再次重複。那麼,如何寫出有韻味的結尾呢?

第一,如果你的開頭用的是景物描寫,那麼這段景物描寫最好在中間

和結尾各出現一次,放在結尾的這個景物描寫就具備了象徵意義,比如:“那株迎春花開得更燦爛了,甚至挺直了腰桿把殘存的雪都抖落了,開得那樣自信,開得那樣執著,開得那樣芬芳四溢。”

第二,結尾採用反問手法,在強化主題的同時,也能意味深遠。比如:“望著快遞小哥快速消失在雨中的背影,我想這場疫情很快也會過去,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第三,用雙關語結尾。雙關是一種修辭手法,在一定語義中,利用音義,使句子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意在彼,可以達到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效果。 比如:“雖然天空還是陰沉沉的,但是透過保安大哥那嚴肅而又充滿關愛的眼睛,我似乎體會到“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句詩的又一個意義。”

就給同學們示範這三種結尾吧,具體還要看你寫的文章的內容和所表達的主題,以及你的語言表達能力。

3、如何生動感人,打動閱卷老師?


2020中考熱點作文話題——新冠肺炎

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主要看同學們的文字功底。這裡胡老師介紹幾種技巧,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抓細節。只有細節才能打動人。如果你寫白衣天使的偉大就可以抓住那個面龐被口罩、護目鏡勒得有些變形的“最美護士”,細緻描寫那張臉,那雙眼睛,那張嘴巴。有外貌,有神態;有比喻,有誇張。當做一個特寫鏡頭來寫。如果你寫家人為是否聚會而有不同意見,可以寫出每個人的動作表情語言語氣等,甚至可以誇大到引發爭吵。這些細節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引起讀者共鳴。

放大痛苦。新冠肺炎帶給人們的是恐懼,是擔憂,是分離,甚至死亡。把這些痛苦的事情,痛苦的細節放大了寫,渲染一種悲傷的氣氛,製造痛苦的表情和語言。要注意,嚎啕大哭不一定就是悲痛,無聲的淚水才是心痛。放大痛苦,不是形容詞的堆砌,仍然是用描寫,像畫一幅工筆畫一樣,把人物寫出來。

一波一折。之前在課堂上,給部分同學講過如何寫故事的七步法,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波折。考試作文,由於時間、字數的限制,不可能一波三折,一波一折即可。這一波,就是給人物設置的一個小障礙。人物必須克服這個小障礙才能實現目的。比如:寫你學習一項技能,中間肯定有失敗;戴口罩並非所有人都遵守,總有個別人無所謂;寫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的人,可以有誤會、有挫折,即便你正在跟親人交流,突然網絡斷了,也是一種障礙。有障礙,就讓讀者揪心,就讓你的作文不再平鋪直敘,達到古人作文所遵循的“起承轉合”的原則,讓閱卷老師讀起來也不至於審美疲勞。

語言。這裡概括幾點:一是多用短句,長短句結合;二是文章中間部分,儘量不用成語,多用帶有修辭的描寫性的句子。三是把最好的文采放在開頭和結尾上,寫好鳳頭和豹尾。

同學們,關於“新冠肺炎”話題的作文,我們就說到這裡吧。如果你只是閱讀一遍,對你的作文將沒有任何幫助;如果你認真的看了兩遍,或許你會有一點收穫;如果你看完一遍,還寫了一篇作文,那才是最大的收穫。

中考也許不會直接考這個話題,但是,作為與時俱進的一個好的素材卻值得去搜集整理,就像我這篇文章中很多作文題目,其實看起來並沒有跟新冠肺炎掛鉤,但是,經過審題之後,發現新冠肺炎的素材完全可以使用。所以,無論如何,防控新冠肺炎,都是今年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一件關乎每個人生命的大事。

特別提醒:高考是中考的風向標,根據近一兩年高考作文嚮應用型作文轉變的動向,中考作文題型是否做這樣的嘗試,也未可知。但是,有備無患。同學們可以借這個話題,熟悉甚至練習幾篇應用型的作文。參考題目包括《給鍾南山(李蘭娟、李文亮、最美護士、某個抗疫親人朋友)的一封信》《關於疫情防控的建議書》《關於疫情防控倡議書》《疫情防控演講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