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他仗義疏財,為人義薄雲天,專愛結交天下好漢。

他曾坐上梁山泊第二任一把手的位置。

他就是“托塔天王”晁蓋。

但是,在他管理梁山泊的過程中,他只能稱作一個糟糕的領導者。
作為一個領導,晁蓋到底犯下哪些錯誤?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晁蓋是東溪村的保正,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

只要有人前來投奔,不管是誰,晁蓋都會讓他留在莊上小住。

如果他要離去,晁蓋又會給他一筆盤纏,讓他在路上使用。

晁蓋“義薄雲天”的名聲,在當地廣為流傳。

有一天,赤發鬼劉唐前來投奔晁蓋。

晁蓋之前並不認識劉唐,但為了幫劉唐解圍,他認劉唐作外甥。

劉唐告訴晁蓋一個消息:

北京大名府的知府梁中書,收買了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準備送到東京給他老丈人蔡太師慶祝生辰,運送隊伍會從這裡經過。

晁蓋聽後,義憤填膺地說:

“此等不義之財,取之何礙!”

於是,晁蓋發起了奪取生辰綱的計劃。

作為發起人,晁蓋本該拿出大致的行動計劃:


怎麼奪?需要組建什麼樣的團隊?

但,對於這些問題,他並沒有深入思考。

身為領導者的晁蓋,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就是勇仁有餘,但謀略不足。

好在晁蓋的隊伍裡,有吳用做軍師。

“智取生辰綱”的具體計謀,全是“智多星”吳用出的。

從組建團隊開始,吳用前去說服阮家三兄弟加入。

接著,吳用想出一計。

晁蓋等七人假扮成賣棗的商人,“白日鼠”白勝假扮賣白酒的小販。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他們用加了蒙汗藥的白酒,把運送生辰綱的官兵都放倒了。

就這樣,晁蓋等人奪得了生辰綱。

可是,計劃還是失敗了。

因為白勝被抓,他供出了晁蓋等人,官兵馬上追了上來。

宋江知道了這個消息,立刻駕馬來到東溪村,讓晁蓋趕緊逃跑。

就在這時,晁蓋慌了神。

原來,早在計劃搶奪生辰綱的時候,他並沒有想好退路。

情急之下,他向吳用發出了一連串的追問。

第一個問題是:

“我們事在危急,卻是怎樣解救?”

吳用回答: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晁蓋又問:

“剛才宋押司也讓我們走為上計,可我們逃到哪裡去好呢?”


吳用說:

“我已經想好了,如今我們收拾一下,一起逃跑,直奔石碣村三阮家裡去。”


晁蓋仍然擔心:

“三阮兄弟是個打漁人家,如何能安頓我們這麼多人?”


面對晁蓋的顧慮,吳用也急了,他說了一個解決辦法:

“兄長,你好不精細。
石碣村那裡,和梁山泊離得近。
如今梁山泊山寨裡如此興旺,他們不怕官軍捕盜。
若是官兵追趕得緊,我們便一發入了夥!”


晁蓋還是不放心,他說道:

“這個辦法正合我意。只恐怕他們不肯收留我們。”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吳用回答道:

“我們有的是金銀,送獻些與他,便入了夥。”


晁蓋的心裡,總算有了底。

雖然大家有了退路,但早在發起搶奪生辰綱之初,晁蓋就該做好這些計劃。

晁蓋的驚慌失措,顯示出他領導力的明顯不足。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和追兵廝殺一番後,晁蓋一行人來到了朱貴的酒店。

朱貴原是梁山四寨主,他也是梁山的開山元老。

經朱貴引薦,晁蓋等人上了梁山。

此時,梁山泊的一把手還是王倫。

王倫,是個妒賢嫉能的人。


曾經,他拒絕了林沖的投奔,如今,他又用“寨上糧少房稀”的藉口,拒絕晁蓋等人。

吳用利用林沖對王倫的不滿,讓林沖殺了王倫。

就這樣,晁蓋坐上了梁山泊一把手的位置。

他廣納天下豪傑的格局,是他最大的競爭優勢。

在他的帶領下,梁山泊的風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可作為領導者,晁蓋又犯下第二個錯,就是失掉人心。

在宋江來到梁山之後,一切格局都變了。

晁蓋想到,宋江在智取生辰綱之後,私下告訴自己提前出逃的消息,有救命之恩。

於是,他要把一把手的位置讓給宋江。

晁蓋說:

“當初如果不是賢弟救得我七人性命,哪會有今天?


你是山寨的恩主,你不坐寨主的位置,誰坐?”


雖然宋江拒絕了,但是,回看晁蓋的話,一把手的位置哪裡是說給就能給的呢?

最後,宋江成為寨中的二把手,他對大家說:

“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


宋江的一番話,意思是,原來頭領的功勞都不算數了,現在只分新舊。

這下,問題就出現了。

晁蓋個人的謙讓並沒有問題,但作為領導者,面對宋江的改革提議,晁蓋選擇默認。

結果就是,先前跟著晁蓋打下天下的林沖、劉唐等人,地位沒升,反而和新來的花榮、李逵等人地位差不多。

在這裡,晁蓋就失了下屬的心。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楊雄、石秀投奔梁山。

說到他們前來投奔的理由:


同行的時遷,偷了祝家店的報曉雞被捉,石秀燒了祝家的店屋。

祝家三子堅決不放時遷,楊雄和石秀只能尋求晁蓋的幫助。

面對楊雄和石秀的求助,晁蓋的反應是這樣的:

因為時遷偷雞,晁蓋認為他抹黑了梁山好漢的形象。

晁蓋非常生氣,並且下令要殺死楊雄和石秀。

他們本是為了投靠梁山而來,可現在,晁蓋不僅不歡迎他倆,還要殺人性命。

況且,本來就不是楊雄和石秀讓山寨受到侮辱,為什麼要讓他倆背上罪名?

最後,還是宋江出面,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宋江先幫他們說情,又帶兵三打祝家莊,取得勝利。

兩位新加入好漢的心,自然而然就被宋江俘獲了。

而作為一把手的晁蓋,不僅失去了兩名新生力量,自己的氣度也大打折扣。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作為領導者,晁蓋犯下的第三個錯,就是沒能將大局把握在自己手中。

他每次要率兵下山征討時,都被宋江以一句“哥哥是一寨之主,豈可輕動”的言語勸攔。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柴進的叔叔柴皇城在高唐州,被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欺辱,慪氣病倒。

柴進聽到這個消息,帶著李逵趕往高唐州看望叔叔。

可不久後,叔叔柴皇城病死。

柴進為叔叔主持喪事時,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又帶人來搗亂,卻被李逵打死。

高廉完全無視柴進皇族後裔的身份,將他嚴加拷問後關進監獄。

聽到柴進有難,晁蓋準備親自走一遭去高唐州營救。

可就在這時,宋江說:

“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便輕動?
我和柴大官人舊來有恩,情願替哥哥下山。”


還有一次,孔亮的叔父孔賓和哥哥孔明都在青州城被捉了。

孔亮來到梁山泊搬救兵。

面對孔亮的求助,晁蓋出於仗義決定出兵營救。

就在這時,宋江又開口勸阻: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


說完,便招人和他一同前往青州,聚義廳又是一片響應。

不出兵打仗,只守寨有什麼後果呢?

一是少了與弟兄並肩作戰的機會,二是無法讓下屬感受到自己的領導力。

一次、兩次、三次……晁蓋一再忍讓。

直到自己一把手的位置被一步步被架空,大局的控制權也落入他人手裡。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才不配位,必有災殃;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晁蓋一直在尋找出徵的機會。

他聽聞曾家五虎在曾頭市要掃蕩梁山清水泊,不由火冒三丈,決定親自出徵。

這一次,他沒有聽聞宋江的勸阻,直接點了二十個頭領,帶領三軍人馬前去曾頭市。

但,他根本不具備領導全軍的能力。

首先,作為將領,應沉得住氣,才能穩住軍心。

可是聽到曾塗的叫罵,晁蓋立馬挺槍出馬,讓兩軍不得不陷入混戰。

其次,他不聽林沖提醒,輕信和尚的話,中了埋伏。

最後,晁蓋落得的下場是,被毒箭射中面頰身亡。

彌留之際,他說的最後一句話便是:

“賢弟保重,誰捉住那個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所謂梁山泊主,不讓有能力領導梁山的人來做,偏偏要讓為自己報仇的人來做。

直到死去,晁蓋沒能明白,一個合格的一把手,到底需要具備哪些品質。

回顧晁蓋的一生,他勇仁有餘,但權謀不足。

他敗給了自己,敗在了無知。

這是,他作為一個糟糕的領導者,留給世人最大的警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