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教育观念14个心理学实验(十四)——“棉花糖实验”

标签:延迟满足能力

解决的关键问题:

意志力对成功有什么影响?


沃尔特.米歇尔教授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里,选择了600名4—6岁的儿童,在他们面前放了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这些孩子,他们可以选择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大约15min)再吃,后者可以得到一枚棉花糖作为奖励。


在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采用注意力分散大法,假装看不见棉花糖,有的孩子把棉花糖拿起来闻一闻,舔一舔,又放回了碟子里。


几年以后,该研究小组回访了这群孩子,发现当年没忍住诱惑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他们难以面对压力,而且难以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选择了等待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他们高考的分数更高,抗压能力更强,社交能力也更好。


实验说明了什么?


米歇尔教授的这个实验是有争议的,因为样本量都是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后续有心理学家通过更多的设定来重新进行实验,发现普遍富人家孩子比穷人家更能拒绝诱惑。

这与家庭背景有关,因为富人家的物质更充足,而且父母更多有这方面的教育。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实验确实表明了,延迟满足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改变你的教育观念14个心理学实验(十四)——“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自控能力强,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抑制冲动和诱惑,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保证目标的实现。


例如,能够经受电视诱惑不去观看,愿意继续书写作业的孩子,他的学业水平一般就是比其他孩子高。


但是,这里要提醒爸爸妈妈的是,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从来没有满足过,延迟就无从谈起。


而且,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是针对3岁以后的小朋友而言的。


改变你的教育观念14个心理学实验(十四)——“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

3岁前,孩子对父母有生存和依恋的需求,这个时候饿了就要喂,哭了就要抱,孩子通过妈妈的反应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性。

如果此时的生存和依恋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性格和情绪变得焦虑而急躁。

所以,在孩子3岁以前,父母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无条件的接纳,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


改变你的教育观念14个心理学实验(十四)——“棉花糖实验”

孩子开心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