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靚:勇當“花木蘭” “疫”線不言苦


張靚:勇當“花木蘭” “疫”線不言苦

“你感到無聊的家,是她們想回卻回不去的家。”這句最近廣為流傳的話語,在張靚身上真切地體現著。

“先斬後奏” 報名請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延大附院感染科護理師張靚,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當看到鍾南山院士含淚接受採訪,談到武漢疫情幾度哽咽時,她深深地被感動,一個80多歲的老人都在抗疫一線努力奮戰,自己這麼年輕,怎麼能縮在後面呢。

危難時刻,誰上?當醫院下發支援武漢的倡議書後,張靚毅然寫下請戰書,瞞著家人偷偷報了名,因為她知道,抗疫一線需要護理人員。她有著十年感染疾病護理的經驗,她相信自己一定能發揮自己的專長,護理好病人。

當醫院援鄂名單出來後,看到有自己的名字,這時,張靚才告訴剛結婚不到半年的丈夫。丈夫埋怨她不提前溝通,“先斬後奏”,不把他當一家人而生氣;父母望著她,滿眼淚水,怨她怎麼就不提前告訴大家。她一邊安慰丈夫、一邊安慰雙方父母,希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朋友們都說她:“太傻了。別人都是不願出門,你卻偏偏非要去抗疫一線。”她卻笑道:“我要完成自己心心念唸的事兒,當以後回首這段往事時,才不會後悔自己什麼也沒有做過。”

出征前夕,按照規定,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張靚毅然剪掉了心愛的長髮。她說,看來這個“花木蘭”她當定了。

“笨鳥先飛” 進入角色

當聽說自己被安排進駐到武漢協和醫院ICU時,一向嚴謹認真的她早已將嚴峻的工作環境拋之腦後,心裡揹負著特別大的壓力,她雖有著十年的感染疾病護理工作經歷,但並沒有任何ICU工作的經驗,害怕給同事拖後腿,怕辜負身上肩負的職責和使命。

於是,張靚下定決心,要“笨鳥先飛”,早早進入了角色,除了每天聆聽老師的培訓,一步步掌握ICU的流程外,她還自我充電,對照老師的講解反覆練習,一遍一遍熟悉,直至做到熟記於心。

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張靚與醫院其他3名醫務工作者於2月5日順利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區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她和同事吳寧進駐中心 ICU。口罩、防護鏡、厚厚的連體防護服成為了她最親密的“夥伴”;收治病人、採集標本、檢查病人的生命體徵、吸痰、導尿等護理工作成為了日常。

面對看不見的“敵人”,張靚穿著的整套隔離裝完全不透氣,每天下班,身上的衣服裡外都溼透了。她每天戴著兩層手套,定時用藥物進行洗手,一個班下來,手過敏成為了常態。因為長時間佩戴護目鏡,她的臉部出現了面部壓痕。她上的是夜班,由於高負荷的工作,心理壓力大,夜班下來,白天睡不著,連續幾天生物鐘嚴重紊亂,靠吃安眠藥強制睡眠。即便這樣,她也從沒叫過一聲苦和累……

主動入黨 奮戰“疫”線

2月8日,張靚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自己的丈夫:“在這裡,我受到了身邊黨員幹部的鼓舞,看到了他們不計報酬、不懼病毒、不怕犧牲,搶分奪秒,奮鬥在疫情防控、生命救治的最前線。他們,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

於是,張靚鼓起勇氣,擬出了“入黨申請書”。當天,她將寫好的入黨申請書交到護士長手裡,並鄭重表態:“不管黨組織是否批准,我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名共產黨員,我會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會努力在防控疫情鬥爭中經受考驗,為奪取這場疫情防控戰的勝利不懈努力。”

妻子在一線奮戰,丈夫也不再埋怨,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著妻子。當張靚的丈夫得知醫院口罩緊缺時,通過單位多方協調1000個口罩捐獻個一線醫務人員。

在張靚的微信“個性簽名”中,她這樣寫道:“我希望著,祈禱著,這裡一個也不能少。”(記者 樊小帥 通訊員 趙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