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為何會突然死亡?她的丫頭抱琴暗示了答案

賈元春,在薄命司中位列第三,雖貴及皇妃,位高勢大,但文中關於賈元春的文字非常的有限。

在第二回時,作者借冷子興之口淡淡帶出賈元春,其為賈政長女,出生於大年初一,後被送入宮中做了女史。此後很長的十幾個章回中,再沒有關於賈元春的文字,直到了第十六回,賈元春封妃的消息才傳來賈府,並且是在賈政的生日當天,賈政聽到宮中有人來時,戰戰兢兢,惶惶不安,進宮後方知是女兒封妃了,大家才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氛圍特別的弔詭,似乎為元春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元春為何會突然死亡?她的丫頭抱琴暗示了答案

元春的封妃是很突然的,因為冷子興在介紹元春時,寶玉才七歲,彼時元春卻已經在皇宮了,到了元春省親那年,寶玉也有了十三歲,除去建造大觀園花費的一年,可見元春至少在宮裡至少待了五年,才得以封妃。而封妃之前,賈府對宮裡的信息一概不知,毫無徵兆。

事情就是這麼巧,元春莫名其妙的被封,最後連死都是莫名其妙的。何以見得呢?

雖然紅樓未完,但在前八十回,作者已為我們做出了很多劇透,譬如根據第五回眾釵的判詞,我們都能對其的命運走向做出大致的猜想。在薄命司中,賈元春的紅樓夢曲《恨無常》如此寫道: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在這首曲子中,我們可以獲悉一個信息,那就是元春死得很突然,以致她死的時候,都沒來得及跟父母告別,賈府的人也毫不知覺。由“望家鄉,山高路遠”可知元春不在京城,而是路遠山高的野外。那麼元春到底遇到了什麼事?

縱觀全文,除了在第五回可以尋找關於元春命運結局的線索,便是第十八回,在這一回,元春省親,過程中有聽戲一項活動,元春點了四齣戲,分別是:《豪宴》、《乞巧》、《仙緣》和《離魂》,其中《乞巧》後面脂批:《長生殿》伏元春之死。

元春為何會突然死亡?她的丫頭抱琴暗示了答案

《長生殿》是一部演繹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戲劇,二人歷經各種曲折後又和好如初,並在七夕節在長生殿互相發誓永不分離,然安史之亂爆發,在逃亡過程中,軍士譁變,唐明皇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如此,賈元春之死,應該和楊貴妃相似。賈元春跟楊貴妃一樣死在宮外,正應了那句“望家鄉,路遠山高”。

那麼楊貴妃到底得罪了誰?以致下場如此悽慘?其實秘密就藏在元春的一個丫頭名字裡面。那就是抱琴。

賈府的四個姑娘,依次取名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作者暗示四個女子的命運是“原應嘆息”,而四個姑娘的貼身大丫頭,分別是抱琴、司棋、侍書和入畫。不僅暗示四人分別擅長琴棋書畫,更有別的含義。

司棋通“死棋”,暗示迎春的人生是不能扭轉的悲劇;侍書通“侍輸”,暗示即便精明如探春,也要輸給命運;再者入畫通“入化”,暗示惜春最終了悟虛化,看破紅塵。那麼抱琴呢?琴字是今字上面有兩個王,暗示元春被捲入了二王之爭。

元春為何會突然死亡?她的丫頭抱琴暗示了答案

那麼這兩個王是誰?在前八十回,著重描寫到的兩個王,便是北靜王和忠順王,而且由第三十三回蔣玉菡的茜香羅引發的事件來看,忠順王府急急要尋蔣玉菡,主要是因為蔣玉菡後來投靠了北靜王,二王關係的緊張程度可見一斑。而在秦可卿葬禮中北靜王屈駕路祭,卻不見忠順王的身影。可見賈府與北靜王是同一派勢力,所以,作為賈府政治籌碼的元春,最終是最為北靜王一派的人物,捲入了北靜王和忠順王的鬥爭之中。

那麼元春具體怎麼死的呢?在第七十二回,王熙鳳說出了她的一個夢,夢到一個宮裡一個妃子打發人來跟她要一百匹錦,這妃子不是元春,王熙鳳不給,那人便來搶,搶著搶著就醒了。

錦象徵著富貴,而賈府的一百匹錦要被另一個妃子來搶,意味著賈府的百年富貴要葬落在另一個妃子手裡,而什麼妃子能有那麼大的能耐呢?只能是背靠忠順王一派勢力的妃子,北靜王和忠順王在宮外鬥,元春則被迫和代表忠順王的另一個妃子鬥,結果顯而易見,她輸了。在宮外,在一個夜裡,元春活生生被人用弓勒死,正像她判詞中的那幅畫一樣,一張弓掛著一個香櫞,那被掛著的香櫞就是元春啊。這也與楊貴妃被軍士勒死如出一轍。

元春為何會突然死亡?她的丫頭抱琴暗示了答案

回想當日元春封妃,花團錦簇,紅飛翠舞,閤府之人無不歡欣雀躍,不想元春封妃並不曾給賈府帶來任何實際的利益,反而因為一個大觀園耗費了巨資,庫中虧空,越發加劇了賈府的敗落,最後還要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真真可憐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