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從古至今,都流傳著各種英雄事蹟,有的是衝鋒陷陣的將軍,有的是舌戰群儒的文臣使者,有的是出謀劃策的謀士,也有安邦定國的良臣。

但有一類人他們神秘而奇特,他們的任務就是利用各種手段,從內部瓦解敵人。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間諜。他表面上沒有攻城略池般 的浩浩蕩蕩,也沒有使臣間的針鋒相對,但間諜和他們一樣,所做之事,驚心動魄,錯綜複雜,其對於國家軍事上的作用,不遜於任何一場戰爭,任何一位將軍。

本文以戰國時期為背景,簡述其間諜鬥爭的神眉鬼道,兇險程度,相比於戰場有過之而無不及。稍有不慎,便性命不保。正是這種極端環境下的較量,才充分體現出人與人之間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智慧的力量。


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關於我國古代間諜所用手段,最為常見的便是金錢收買。俗話說得不錯,“有錢使得鬼推磨”,古代間諜多用錢財收買敵軍,利用其在敵軍內部的優勢蒐集情報,以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楚漢爭霸時期,劉邦陣營中的陳平,便是一位出色的間諜。他提議劉邦以重金收買項羽手下核心團隊,離間項羽與下屬之間的關係,使其內亂而元氣大傷,分崩離析。好的計謀就如“千里馬”,而劉邦正是他們的“伯樂”,對於陳平的計謀,劉邦沒有絲毫猶豫地撥款4萬兩黃金給陳平並承諾覺不過問其花費,這就是“諮所為,不問其出入”。正是因為劉邦的信任以及陳平的妙計,為以後劉邦統一全國,建立漢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項羽自刎烏江悲劇的鋪墊

關於“死間”,就是此間諜是註定只會一去不復返,以一人的犧牲,換取國家的利益。是間諜鬥爭中,最具英雄色彩的方式,也是最悲壯的方式。燕國蘇秦便是死間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燕國向齊國復仇成功的結果。


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具體是這樣的:公元前314年,齊國舉兵來犯燕國,使得燕國幾乎亡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燕昭王繼位,他一心只想著攻打齊國來報先人之仇。蘇秦在此時出現恰到好處,他向燕王自薦,首先使齊國“西勞於宋,南疲於楚”,而實現這一計謀的辦法,便是蘇秦親自去齊國。

在蘇秦在燕國短暫的日子裡,燕王與蘇秦相處融洽,無論是人生觀、價值觀還是道德觀,都十分一致,可以說兩人已是生死之交。蘇秦親自前往齊國做間諜,可謂捨生取義。

燕王也是惜英雄重英雄,交於蘇秦“百乘千金”,助其挑起宋齊矛盾,使齊國矛頭從燕國指向宋國。蘇秦到達齊國後也不負眾望,憑藉著自身的才華與能力得到了齊王的賞識並擔任齊國丞相。但蘇秦沒有見利忘義,仍然記得自己當初的使命,終於在公元前286年成功說服齊王出兵宋國,並多次發動齊趙兩個戰爭,極大的消耗了齊國的實力,也使其被各國孤立譴責。燕昭王此時已覺得時機成熟,便遊說各國聯合抗齊。最終秦、趙、韓、魏、燕五國聯軍由樂毅統率下進攻齊國,並在濟西決戰中消滅齊國主戰兵力,隨後乘勝追擊攻下齊國70餘座城池。

而燕國的進攻,也預示著蘇秦的悲壯結局齊王在此時已想到是蘇秦從中作祟,便下令將蘇秦處以車裂之刑。


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蘇秦也用一死已報燕王知遇之恩,助其完成向齊報仇的心願。

同是戰國時期的秦國,間諜也為其統一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最早在秦穆公時期,派出的間諜也是多不勝數,其中杞子、逢孫、楊孫控制鄭國北門,是秦軍發動遠襲鄭國的根本原因。若不是當時鄭國商人弦高發現秦軍並及時彙報。鄭國是無法抵禦突襲的秦軍的。後來秦惠王時的張儀,也使用離間計對齊楚同盟進行挑撥。戰國中期以前的離間手段可以概括為重金收買、離間分化、收集軍報、散步謠言等較為普通的手段。在秦國統一六國戰爭發動時,“財劍兵”便是達到了諜戰新高度。

根據《史記》所述:“陰譴謀士責持金玉以遊說諸侯諸侯;名士可下以財者, 厚遺結之,不肯者, 利劍刺之,離其君臣之計,親王乃使其良將隨其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親王可以派遣間諜遊說諸侯們,凡是覺得能為我所用的能人,就以重金收買他,如果對方不從,便殺了他,暗殺後部隊緊隨其後攻打。環環相扣,思路清晰。這就是“財劍兵”三種手段的統稱。張儀、唐唯、尉繚、頓弱等人都是秦國最有名的間諜。而要說深受秦國間諜打擊最慘重的,便是著名長平之戰中秦國的敵人——趙國。最初兩國對峙時,趙國守將為名將廉頗。他貫徹了堅守不出的戰略方針,無論如何都不進攻,只防守。這種以逸待勞,持久待敵的方法使長途跋涉的秦軍吃盡了苦頭,若無辦法使趙國換將,此戰勝算渺茫。


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這時秦國的間諜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滲入到趙國國內,散步謠言,說秦國最擔心的是趙括,若統帥為趙括,秦軍士氣肯定會低落,自覺不能戰勝趙國。趙孝成王聽到了謠言,並且深信不疑。最後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廉頗出任統帥,結果就成就了歷史著名的“長平之戰”的著名戰爭以及“紙上談兵”的笑話。這場離間不僅使趙國輸了戰爭,更寒了廉頗這位大將的心。

隨後廉頗離開趙國,前往魏國。在之後趙王遷當政時想召回廉頗,但趙臣郭開謊稱廉頗已“一飯三遺矢”,不堪重用了。郭開也是導致趙國最後的保護障——李牧的冤死,使得趙國再無能將抵抗秦軍的進攻,最終滅亡。郭開在自己國家內間,是導致趙國滅亡的重要原因。


古代間諜,是怎樣攪動戰國風雲的?


一個間諜,足以扭轉一個國家的走向,可見諜戰的重要性。秦國無論對於間諜還是武將的靈活任用,使兩者相輔相成,是其快速統一六國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