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评定,农村从教25年有县级以上荣誉证书。大家有什么看法?

88年中师生


时下说教育必说职称,说得连教师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首先要问自己"农村工作25年"是什么资本?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人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教师队伍亦然。1980年代人才难求,当时招生规模最大的是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多数充实教师队伍,这时期的老师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抢手货,每年大批毕业生分进来又有大批教师改行脱离教师队伍。有些改行者被强制归队回到教师队伍,坚持下来的真正意义上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1996年以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实施双向选择。其中实施较晚的是师范类,所以这前后因师范暂时的"包分配"而使录取分数线最高。以后更是″一岗难求"″逢进必考"了。所以说,在选择农村教师岗位时你必然有心理准备。这其中一点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坚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另一点说,人才饱和后组织人事部门没有硬性地约束你,不同于80年代你另攀高枝后将你"清"回来,你可以自由选择坚守或离开。所以说″农村工作25年"不再是什么资本。

至于县级荣誉,有则说明你付出过努力,值得倡导。但以此骄傲自满未免妥当,如果以此向党和人民要待遇就更不应该。与战功累累伤痕遍体的无名老英雄比该何其羞愧。

在目前,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比例不超过8%初中不超过12%的前提下,你选择做一个农村教师就注定这其中很大部分是晋不了高级职称的。是伤了你的心也好,是教育的一剂毒药是毒瘤也好,都客观存在。你可以不选择,选择了是药也得喝!


楚天959


我是高中老师81年参加工作,还有两年退休,93年的中一,因为在高中学历专科学历,要是在初中早进高职了,来了高中反而没戏了,原来的同事同学在初中都早评上高职了,当时来高中他们还嫉妒我呢,现在真后悔不该来呀。职称拜拜了,希望的教龄工资也拜拜了。农村的25年可进职,那县城的不是更亏吗,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搞师德市级标兵又开始照顾那些要进职的了。


用户117803977837


我是城乡结合部的老师!每天骑车到离家五里外的农村去教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可就是不算农村小学!学校周国是玉米地,红薯地!孩子们也大都是农民的后代!可就是没有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心中很委屈很无奈很悲催!当然给农村的同行长工资长待遇我都双手赞成!可也考虑考虑我们小城市的小老师们吧!也很累很辛苦很不易呀!领导们,请你们向我们这边看看行不?


用户9585480775850


教师职称评定,农村25年,有县级荣誉不论是政府级别的还是教育部门的,作用都不大。我今年教龄28年,农村教龄累计25年,没有什么用。就看你们地区领导的意思了。有些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的教师,评职称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据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人社部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出台实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向已评未聘教师倾斜。综合考虑到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因素,适当提高小学和幼儿园高、中级岗位的结构比例。要妥善处理已评未聘教师和新评聘教师比例划分,岗位使用向以评未聘教师倾斜,所占比例一般不低于70%。可为优秀教师设置特设岗位。

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的教师且仍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的,在本单位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情况下,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申报评聘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层要求是这样,但地方不一定就真的实施);对于在现聘岗位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或省级百千万工程人选、省级及以上模范教师等荣誉(头衔)的,在本单位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情况下,单位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为其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两类教师可不占职称岗位数对在现聘岗位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国家级或省级百千万工程人选、省级及以上模范教师等荣誉(头衔)的,在本单位没有相应空缺岗位的情况下,单位可以根据相关定,为其申请设置特设岗位(这类教师很少,在我们这儿几乎为领导层的,可以说普通教师机会就是零)。

两类教师可不占职称岗位数,对在现聘岗位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专项津贴,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百千万工程或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省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获得“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经核准后可不占聘用岗位相对应的高、中级岗位数。


a纯净白开水


教师职称评定,农村从教25年有县级以上荣誉证书,就可以晋升,这是农村教师的大好事,值得庆幸!

但也有不尽人意的一面,25年教龄这是个硬件没有歧义,但要获得一个县级以上荣誉证书,变数就不定。如果各校在每年评优选模上不按照事先拟定的章法操作,只按人情和印象推荐,则冲在第一线的教师恐怕机会难得。因为凡战斗在第一线的教师,他们的时间精力基本上花费在工作上,很少有闲暇去迎合领导、交往领导、巴结领导。如果遇到只注重感情不看实情的领导,真正成年累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只有干瞪眼、只有吞口水。

所以,“25年教龄”和“县级以上荣誉证书”这两个评职条件的第二个条件,必须在公开征询全体教师的广泛意见基础上,再结合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拟定制定出切实可行又深得广大教师喜欢和拥护的评职细则,并照此执行,方能让评职合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以及满意度高!


东方G819


25年,多么漫长的岁月,人的一生有几个25年?25年教龄的教师可以评聘高职,本是对将青春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的老师们的奖励,是对他们奉献精神的褒奖,可是,又偏偏加了一个必须要有县政府部门颁发的荣誉!老师们要是有荣誉,又何至于25年了而没评上高职呢?所以,加上第二个条件后,已不单单是画蛇添足的问题,而是又一次的伤了一线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的问题,甚至于是让一线埋头工作的教师们彻底绝望的问题了!


月在手785


有县级以上荣誉证书不一定就能评职称,25年,想必是要评高级职称(副高级)农村教师要求是降低了的,至少要有设区市级荣誉,并且还要是聘为一级教师以后获得的荣誉,在聘为一级以前拿到的证书是没有用的。这是为了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否则拿了一个市级奖一辈子躺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这是管理部门不愿看到的


浇水者


我也是一个工作了38年的农村教师,关于评定职称的话题,我不大赞同很多热心友们的观点。职称评定有几方面的硬性规定:学历、论文、教育教学成绩、还有教案编写,教研活动及成效等等。首先,我们不能从某个方面来评论有没有机会评上高一级职称,有些硬性规定是不能缺项的;其次,不能因为黑色就全盘否定光明。任何制度都有漏洞,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完全堵住水,就毁了堤坝。我教了38年书,教育教学成绩在本地区可以说非常优秀,遵守规则可以说深入于心。对于自己没有评上副高,我从没抱怨过。我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但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主要还是为了回报党培养我的恩情!友们不用笑话我,我的确就是这么想的,也是如此做的。


82年工作的老师


教师职称评定在很多地方已经陷入了一种怪圈,出现了一系列的怪现象、怪问题。

1、虽然长期扎根于教育教学一线,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成绩可以斐然,但是职称与你无缘。也许正是这样的默默无闻悄悄地伤害着那些不耍花拳绣腿,不会哗众取宠的一线老师们。

2、只懂专研教学业务,不懂取悦顶头上司,注定你原地踏步,无缘晋升。所谓取悦,直白地说就是你会变着法子让领导高兴、开心,“见钱眼开”这个成语有时候很值得玩味。

3、就算你神通广大,一句话“没有指标”,足以让你心碎一地。

4、每到晋升职称的季节,受伤的永远是一线教师,更可悲的是有人给你伤口撒盐,有人给你落井下石,也有同事给你暗下闷砖。一个学校有二十多位老师够晋升条件,但是上级领导只给我们学校两个指标,就像是往一群饿狼里面扔了一块骨头一样,立马炸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再也恰当不过了。

当然,这些也许都只是个案,随着我们国家各种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希望这些真的只是个案,我们也已经看到了希望,日前,河南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在农村学校从教且教龄男满30年、女满25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为中小学高级教师。我们为河南省出台这种政策点赞的同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教育振兴的春天已经到来。




三尺讲谈


如果真的想优惠农村教师,应该是只要在农村工作25年的现在仍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自然晋升高一级职称,这样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鼓励教师扎根农村教育。不要把学历,论文等硬条件套上去,否则,对农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就成了表面上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