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影視招商成了投資方的香餑餑?

“投資”以成為時下熱門話題,大到集團企業,小到個人。然而談到的無非就是風險和收益。影視投資也不例外,但影視投資與一般VC/PE投資略有不同,整個生命週期開始沒有利潤的淨投入,為了把夢想變成現實,或擴大規模持續不斷的淨投入,扭虧為盈,加速成長,穩定成長這樣幾個階段。從行業來說,而影視投資風險相對較小,回報高,週期短。因此,影視招商早已經成了投資方的香餑餑。


為什麼影視招商成了投資方的香餑餑?

電影投資成功案例:

《捉妖記》投資3.5億,最終票房24.38億,票房回報率696%;

《美人魚》投資3億,最終票房33.92億,票房回報率1130%;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投資6000萬,票房7.87億,票房回報率1312%;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投資7000萬,票房9.56億,票房回報率1366%

《全民目擊》投資1000萬,最終票房1.81億,回報率1810%;

《煎餅俠》投資5000萬,票房11.63億,票房回報率2326%;

《泰囧》投資5000萬,最終票房12億,票房回報率2400%;

《廚子戲子痞子》投資1100萬,最終票房2.7億,回報率2455%;

《戰狼2》投資2億,最終票房56.28億,票房回報率2814%;

《前任3:再見前任》投資3000萬,票房19.4億,票房回報率6466%。


正是因為影視投資的收益基本都是翻倍,所以很多人都找不到好的渠道去投資電影。真正懂行的影視投資人都有自己的電影圈子。遇到看得上的電影,就會大量投資,享受幾百到幾千的電影票房收入。而普通人想投資電影,要麼被騙,要麼就只能找製作公司,看製作公司的影視項目,是否有商業價值。綜合評估後進行投資作為電影出品人,參與百億票房分紅的幾率也就大很多。只要影片能達到B級以上,這樣的電影是很難虧本的,那麼只要扣去投資成本之後還有高票房,那投資人的收益自然不低。近兩年高票房回報的案例比比皆是。

而電影投資的收入,一般情況下,投資一部電影的週期為4-18月,網絡電影獨家播出是三個月結算一次,院線電影是下映後三個月內結算第一筆分紅,其餘陸續結算。

不過,影視投資招商虛假難定,不能盲目投資。需抓住機遇,並三思而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