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抗疫走出國門,恆大再捐1億支持紅會開展國際人道援助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初,醫療物資十分匱乏,許多國家對我國進行了援助。如今,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國外卻紛紛告急。據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數據,截至北京時間3月22日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210644例,死亡9517例。

在全球戰疫的艱難時刻,我國除了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也向世界伸出援手。截止目前,中國已向塞爾維亞、意大利等8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開展防控和救治工作,其中也有中國企業的身影。近日,中國紅十字會官網發佈公告,恆大已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恆大國際抗疫援助基金,支持開展國際抗疫人道援助工作。


民企抗疫走出國門,恆大再捐1億支持紅會開展國際人道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官網截圖


全球戰疫,中國民企休慼與共的國際情懷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面對疫情,中國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也向世界伸出了援手。從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等重要信息,到積極向世衛組織捐款;從研製成功快速檢測試劑盒,到主動同有關國家分享防疫經驗;從加強與有關國家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合作,到及時向有關國家捐贈或出口急需防疫物資和設備、派遣專家團隊……中國既為世界防疫樹立了典範,也為控制病毒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政府層面,企業、民間機構也已經行動起來。作為中國援外的主要力量,中國紅十字會積極行動,聯合愛心企業援助境外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此次,恆大向紅十字會捐贈1億元設立"恆大國際抗疫援助基金",將主要用於支持中國紅十字會採購受援國急需的醫療物資、防護物資,採集恢復期血漿、購置抑制細胞因子風暴藥物,以及派出國際援助醫療隊的後勤保障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表示,設立恆大國際抗疫援助基金,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是發揮中國紅十字會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作用、積極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要體現。此次恆大集團助力中國紅十字會開展國際人道援助行動,體現了恆大集團作為一家傑出中國企業守望相助的社會責任感和休慼與共的國際情懷。

民企抗疫走出國門,恆大再捐1億支持紅會開展國際人道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與恆大集團合作成立國際抗疫援助基金


兼濟天下,恆大集團守望相助的社會責任感

愛人者,人恆愛之。中國許多抗疫專家的再度"逆行",不僅帶去了醫療物資、抗擊疫情的"中國經驗",還帶去了與世界人民共戰新冠肺炎的決心與信心。這也正如歐盟發言人所說,無論是中國向歐盟集中提供的援助,還是向各成員國分別提供的援助,都"極其令人感激"。而這個暖心的團結協作範例所帶來的效應,就是"面對新冠病毒這個共同的敵人,我們所有人必須團結起來,互幫互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民企的身影無處不在。騰訊、阿里、恆大等多家民營企業紛紛走在抗"疫"前線,調集資金和物資馳援疫情災區。

抗擊疫情中,恆大作為民企抗疫的典範,常常衝在了最前面。"恆大抗疫"作為網絡熱詞,已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當中。1月24日,向武漢市捐贈2億元現金;2月1日,向武漢市捐贈5000噸新鮮蔬菜;2月8日,向中國醫學科學院現金捐贈1億元,支持抗病毒創新藥物研發;恆大牽線鍾南山團隊、哈佛大學成立中美新冠病毒肺炎科研攻堅專家組,並提供5年提供8億元資金支持。

民企抗疫走出國門,恆大再捐1億支持紅會開展國際人道援助

恆大向武漢捐贈2億元


從資金援助到民生保障,科研攻關到國際援助,恆大集團在戰疫中展現社會責任感和國際情懷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全球戰"疫",沒有誰能獨善其身。疫情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需要國際社會團結應對。正是在在國家援外的統一部署下,許多像恆大這樣的中國民企所體現的中國精神、中國氣度和中國擔當、中國援助,既贏得了人心,也引發了全世界人民的強烈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