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考可以選六種外語,但絕大多數學校只教英語呢?

世界文化愛好者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高考可以選擇六種外語,這六門外語分別是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但因為絕大多數的學校只開設英語課程,所以考生在高考的時候只能選擇英語這門外語科目。為什麼學校不開設其他的語種,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呢?



高考可以選六種外語作為考試科目的規定是從2017年開始實行的,而這一屆的考生要在2020年才會高考,也就是明年的高考才會出現除了英語科目的考試語種。我是2015年高考的,那個時候也有其他語種的考試,不過是作為一種選考。如果你想要報考相應小語種的專業,可以選擇去參加其他語種的考試。

相對於俄語,日語,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來說,英語的難度是最低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世界級別的語言,而其他五種卻沒有被入選,只是少數國家在使用。正是因為學習英語的難度低,更加適合大眾化的考試,所以學校只開設了英語這門課程。


再一個就是人們的認知習慣所造成的,一說到外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英語。大家在很小的時候接觸的第一個外語也都是英語,所以英語也就成為了正統外語語種。而其他的語種因為日常中的接觸很少,也就成為了異類,不受到重視。

同樣和人們的使用習慣也有很大的關係。之前說過了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很多國家都把英語作為第二母語來使用,我國也不例外。英語在國際上的普遍性使用,讓大家不得不去學習。能夠說得出一口流利的英語在以後的生活就業中會有很大的優勢。


最後一個就是學習的成本。英語這門科目在我國地位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所有的學校都開設有英語科目,一直到了大學還要學習兩年的大學英語。假設你高考的時候選的是俄語語種,那麼你從小就要學習兩門外語,雖然說高考是俄語,但你的英語也不能落下,因為你大學裡還要考英語四六級,還要學兩年的大學英語,那麼你的學習成本就會增加很多。而且你比別人付出的時間也更多,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比別人多學一門外語導致你兼顧不到的其他科目,高考崩盤。

同時這個學習的成本不僅僅是體現在你身上,還會體現在學校和老師的身上。如果學校開設六門語種,那麼將會多出五個外語教師。學校的負擔會一下子增大,以前只需要給一個老師開工資,現在要給六個老師開工資。

除了工資成本上升以外,其他的教學設施也要相應的配備。就拿教師來說,一個語種需要單獨開一個教室吧,無形之中就多出了五個教室。我相信沒有幾個學校能夠擔負得起這個成本。況且可能因為語種的原因,有些語種選考的考生很少,有些語種選考的考生很多。這就會導致老師之間的不平衡,憑什麼大家都拿著一樣的工資,他只用教二十個學生,而我就要教八十個學生呢?這種情況是學校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還是統一為好,省事還省錢。



考慮考試語種的時候還要想到以後的選專業填志願的問題,因為很多專業都會對英語有要求。高考選英語專業的選擇上會更寬一點,以後的就業也會寬泛一點。畢竟小語種專業的就業範圍就在那裡。


大三老學長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們學校有特設的日語班。

為什麼絕大多數學校只交英語,首先英語是世界多個國家的通用語種,使用率很高,其次其他語種老師並不是很多。而且除英語外,國家並沒有設置通用教材,高中用的則是N1之類的考級書,費用也有點貴。

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長不贊成比如當時我們學校在選英語和日語時,很多家長就不贊成孩子學習日語。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孩子到了大學後,是否還會繼續用日語。所周知大學要考四六級,當時家長並不知道孩子是否可以用日語來完成四六級的考試。當然後來我瞭解到大學也是可以用日語來參加四六級的考試的。其他語種也是可以的。



原來花花是你啊


2017高考四大變化 日語、俄語少數語種考試首次使用。

知道日語俄語可以替換英語考試後,是不是大吃一驚?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高中起點升本科和專科的公共課:語文、數學(文)、數學(理)、英語、日語、俄語、史地(歷史、地理合卷)、理化(物理、化學合卷)實行全國統考,試題由教育部統一命制。

不僅僅是日語,就連俄語也可以選擇!

再記得我們奶奶輩的那些高考生嗎?他們那個時候第一外語可是俄語!

不過話說回頭,按照難易程度來說,俄語難度最大,日語難度相對於俄語以及日語難度對於我國高中生來說,更簡單一些,因為我們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聯繫。

不過,如果高考選擇日語考試而不選擇英語,那麼升入大學後,可以選擇的專業相對要窄一點,適合選擇外語系的學生,另外,把英語科目換成日語,更加適合想要前往日本留學的中國高考生。

日語現在可謂是除去英語之外,在中國最為強勢的外語。日本文化影響深刻。無論是日劇動漫還是日本的偶像以及時尚等等,都充斥中國,對於營造語言環境比較容易。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英語,我們學習英語的週期遠比日語學習的週期長很多,在沒有充足的準備以及專業的學習之下,不建議貿貿然選擇日語考試。出了準備不充分,還需要提醒的是,日語雖然入門簡單但越學越難越到後面語法越多越複雜,如果不是興趣驅使以及想要出國或者就讀外語系,學習日語的的難度並不亞於英語。

1月1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表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在保留原有學習科目,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適應我們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需要。

也就是說,從2018年9月開始,高一的新生們就已經使用新課標了。

但實話實說,算不上什麼大新聞,也沒什麼實際的用處。北京作為全國的首都,對外交流機會極其豐富,但發展了這麼多年,非英語高考學校一共也就3、4所,北外附中的西班牙語高考班後來還停辦了,目前僅剩一所日語的樂壇中學和西班牙語的古城中學,以及少數開設興趣、選修課的學校。學習德語和俄語的學生都不成規模,甚至是個人學習,高考時採用自主報名的形式參加考試的,可見市場需求如何。

這些科目在大學裡被稱為小語種不是沒有原因的,儘管世界上母語使用者眾多,但在中國需求量小是不爭的事實。英語在世界範圍的溝通、貿易、學術等各領域中充當通用語言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其地位無法撼動——除非真來個外星人滅英屠美,否則在中文和其他外語差異極大、高中學生本就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學習一門外語就已經很難了,那麼外語科目的最優選項顯然不是小語種。

至於有些孩子說我實在是不喜歡英語,英語太難、太枯燥,或者懶得背單詞等等,,所以決定換一門語言來學習,那麼面對的絕對是更深的一個大坑,俄德法西日都比英語難得多。就算是其中最簡單的西班牙語,其語法的枯燥程度也不是英語能比的——這還是不得不學的入門部分。

那麼中學階段學習小語種的學生畢業之後的優勢何在?主要在於其掌握了英語之外的“第二外語”,也就是能夠使用三種語言溝通,比單純的英語學習者有一定的優勢。只是這種情況只適用於在高中階段學有餘力的少數優秀學生,不適合大規模普及。

另外就是中學英語的難度近年來是在緩慢下降的,而其他外語由於大綱制訂時間早、修訂次數少,甚至是沒有大綱,高考出題時難度起伏大,就算是最簡單的時候也會比同期英語題目難一些,所以在外語科目考試中,非英語考生在分數上相對吃虧的。而在進入大學之後,若沒有前往語言對象國留學或者進入相應的外語類專業,非英語學生在中學階段外語科目的投入基本就算是作廢了。

綜上,新課標雖然對課程內容有所規範,但實際效果不強,畢竟以往老師教學也是以高考內容為標準,不存在沒有大綱就教不了的情況,目前能看到的較為積極的作用是促進了其他外語的普及以及大學外語專業學生的就業,以及在有了專門的教學大綱後,各地區教委勢必增設相應的教研內容和評定標準,有助於規範各個學校的教學活動。


ChoyFrank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2017年,確定了高考可以選擇六種外語作為考試科目。但是至今仍有許多學校只教英語,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英語的國際地位依然很重要,國家需要這方面的人才,英語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學好英語對我們將來當然有很大的好處。

二,選擇小語種的人較少,教起可來可能不太方便,並且對師資有很高的要求,一些學校可能請不了這麼多外語老師。三,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我們小學初中學的外語就是英語,高中當然也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繼續學習英語。

四,可能教育資源不均衡,也有一定的原因。大城市的師資力量更強。小縣城請不起那麼多外語老師。




陳正果2


學英語,大家都在叫學了沒用,大規模學其它語種那更會被斥為浪費大家時間了。

所以,教只能教最有可能有用的。

教英語自有其合理性

學一門語言是為了溝通,在這個維度上講,學英語是效能最高的。請看上圖,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遍佈每個時區,遍佈每個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時殖民地。也就是說,學會了我們的母語,再學會英語,就能通行於世界上大部分的陸地面積了。而且,這裡面發達國家不少,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是。

當然,其它語言也有國際性,比如西班牙語。學會了西班牙語,可以通行南美洲。可是,這些國家普遍不發達。比如南美的強國阿根廷,其GDP僅僅相當於中國的一本普通省份,河北省。

按當前的匯率算,兩者一樣多。所以,為了和這麼遙遠的弱國做生意學西班牙語,還不是走走腦子怎麼滿足內需呢。

所以,如果不是在特定國家有關係比如親戚的,學英語是最優選擇。

所以,我認為當前的大部分學校教英語是合理的。要麼不學外語,學就學英語。


英語學人


中國政府的英語普及政策,真的很棒。因為,英語是所有國際語言中最容易學的。其他語言的難度,基本上是英語的2-5倍。別抱怨了。沒讓你學歐洲那幾個語言。學完就會感覺學英語太幸福了。


給點錢就能摸的小貓咪


個人認為,小語種不適合作為公共外語來學習,只適合作為專業來學習。因為掌握英語是必須的,畢竟使用的最廣泛,而且是很多非英語國家的第一外語。也就是說,你與非英語國家的人可以用英語來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小語種(比如德國人,他們普遍會說英語)。所以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基本上都把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相當於非外語專業學生的公共英語)。用小語種來取代英語,這種做法我覺得不可取。


Jessir純傻小子


當年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如今的世界霸主(美國)使用的都是英語,也就是說,英語是世界的通用語言。

所以,為了讓我們所學能夠有所用,就讓英語成為我們主要所學的外語。

同時,對國家了來說。更多的國民掌握英語,有利於我國與世界更好地接軌。

也就是說,學習英語是存在一定功利性的。所以,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逐步提高,國內也就出現了“取消英語學科”的聲音。

但是,我個人覺得,學習一門外語是很有必要的,它更多的價值不體現在與外國人交流上,而是體現在體悟他國文化,以及重新感悟中華文化與他國文化的差異,並深入思考上。這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所上不到的一課。


談談見解


第一次知道高考可以考六種外語,那會小語種的不是很佔優勢,我兒7歲已經熟練閱讀英法書籍,看來我讓他學二外,三外,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本來也就是因為他喜歡才學的。


春雨綿綿飛


我覺得這也是國家以及學校為學生考慮吧,如果學英語以外的語言,那難度就相當於大一些。甚至幾倍。高中正是該緊張學習的時候,如果只是學俄語或者其他語言,那數學語文物理這些科豈不是沒有時間學了?所以我認為,學生首先要學英語,因為英語相對於其他語言還是簡單的。並且英語的應用面更廣一些(至少我認為),畢業後比較好找工作。

第一次進行討論,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