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公攤面積為什麼和套內面積一個價?

混蛋De邏輯



買房的時候總是算不明白什麼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建築面積。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概念,畢竟買房不易,每分錢都得花在刀刃。

什麼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是指小區業主對小區內的公共用房、管理用房、共用建築空間等共同分擔的面積。

公攤面積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 一是能構成整棟建築物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
  • 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牆體。

雖然在很多購房者看來,公攤面積小的話,購房者所買的房子實際能夠使用的套內面積就多了。

這樣看起來確實房子的性價比高了,但要知道公攤面積是大家都要使用的公共面積,公共區域要存放的設備是需要空間的,我們出行也是要佔用公共區域的,如果公攤面積太小,則公共空間,例如樓梯、大堂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什麼是套內面積?

套內面積全稱為套內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臺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指的是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可以用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套內建築面積完全屬於買房人個人私有;與套內使用面積相比,更能完善地反映買房人個人私有部分的產權。套內建築面積與建築面積相比可得房屋的得房率,而得房率和公攤面積有著直接聯繫,與小區的相關配套密不可分。

如果得房率過高,相對的公共部分的面積就會越少,那麼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樓梯的寬度、大堂的舒適度、電梯間的數量等,所以樓盤的得房率並非越高越好,也需要有一個度。

  • 多層住宅:得房率一般為88%~95%,公攤係數為5%~12%。
  • 小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一般為85%~88%,公攤係數為12%~15%。
  • 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一般為78%~85%,公攤係數為15%~22%。
  • 高層臺樓住宅:得房率一般為75%~78%,公攤係數為22%~25%。

什麼是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簡單來說,建築面積是你買房時銷售說的面積,最後呈現在房本上的面積。而其中的公攤面積指商品房銷售中應分攤計入銷售面積中的商品房中公共建築空間的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井、共用走廊等。

購房者買房入住時,物業費、取暖費的收取,是按照建築面積的平米數收取的,購房時的房屋總價也是按照建築面積來計算的。

買房就要買好房


亞當愛剪輯


對於目前全國都執行的以建築面積來售賣,其中建築面積裡由套內面積、公攤面積二者組成,至於價格方面肯定是一致的了。如果覺得公攤面積收費高了,你有沒考慮到,你享受的公區活動面積就大了很多呢!畢竟成本放在那邊的。

至於後期如果以套內面積來計算,有沒考慮過價格方面也會很高呢?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吶?


地產微觀


很多時候也是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就是龜腚[做鬼臉]

就好像很多國家規定是沒有公攤面積的。

有了公攤面積的好處就是,單價聽起來似乎便宜一點。🤡

沒有公攤面積的60平方米房產總價120萬,一平兩萬。

有了公攤面積的80平方米房產總價120萬,一平一萬五。

兩個實際居住面積差不多,總價一樣,單價卻相差不少~

一看還行,一萬多不是特別貴,心裡就舒服多了。[尬笑]


成成在大馬


因為房產證上的面積也算上公攤面積的


天賜聊房產


價格肯定是一樣的,因為你買房子的時候,房本上的建築面積就包含了公攤面積了。


華韻億美家居


公攤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公攤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公用分攤建築面積是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

分攤原則:

約束開發商的有關商品房銷售面積與公攤面積的法規主要有建設部《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規則》(試行)及北京市2000年9月26日頒佈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築面積分攤暫行規定》。其中北京市的規定明確了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原則、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分攤原則如下:

(1)商品房公用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本幢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到本幢房屋內;

(2)為整幢商品房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局部範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

(3)公用建築面積分攤後,不劃分各套商品房攤得建築面積的具體部位,但任何人不得侵佔或改變原設計的使用功能。

公攤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沒有辦法,建議買房的時候向開發商索取公攤數據。同時,這個公攤不是由房開商說了算的,在房管局現場測量下來的面積登入房產證的時候,那個面積才是實際面積,記得按照合同向開發商退回多餘的錢。

另外,公攤是香港李嘉誠發明的,買房人要怪只能怪他。



小五看社會


我覺得題主提的這個疑惑確實很好!大多數人都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合同上面積是多少,單價是多少,就按照既定的來,也不會繼續思考什麼!

公攤面積其實是公共部分的面積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到每一戶的面積上,建築面積=套內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雖然不是購房人私有,但也必須花錢購買,雖然這是規定,是無法改變的,規定就是這麼玩的。

但正如題主所疑惑的,公攤面積是公共部分,開發商可以向購房者把成本收回,但不能把附加的利潤也轉嫁給購房者!這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油鍋說樓


國家的規定沒辦法,希望我們儘快和國際同步。視頻裡有我量過的一傢俱體得房率可以看看合理不合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59c3300b9df4c5b93d71af616934d49\

美縫假老闆


樓主好,我做房產近10年,說說我的看法,首先我們國內房地產市場,在您購房的合同裡面沒有區分套內面積和公攤面積單價。也就是我們國內房價指的是建築面積。曾經有呼籲房價要定套內面積,但是那樣會導致房價更高。我們在買房過程中主要注意自己的得房率是多少就可以,不要糾結公攤面積和套內面積的價錢。房價指的是建築面積。


雙和


其實對於以前買的不影響,敢問買現房有多少不實地看房的,房子就那麼大,哪怕是房產證上小,只要你的實際使用面積夠大,也不影響居住啊。只是房產證與實際不符,按記載的套內面積計算的話價格上跟以套內計算的有差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