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能延续五千年至今?

中医生命科学


谁说千年不衰的?我觉得从民国到当代就是中医的低谷时期,现在勉强算是触底回升当中。猜测改为“为什么千年传承不断”比较符合题主本意。

一、医易同源。易经乃传统文化和哲学的根源。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可以找得到这个上古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带来的影响,过去两千年的文化传承当中,基本上是很难绕开的。那么作为一种职业,过去普通的读书人和医生,他们之间相差可能就只是一念之间,转行改业并不难。医生是一种需要智力投入的职业。大字不识的江湖郎中也有,但他们在历史上连半个文字的记载也没留下来,能留下著作的,甚至在正史中留有传记的,无一不是读书人。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医易同源。过去医学界有一句话“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只要读书读得好,脑筋灵活,学医并不难。

二、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有宋一代,官方都热衷于刊行各种医学著作和方书,其中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伤寒论》(后由明赵开美复刻)尤其流传广泛和影响巨大。当时考了几年几十年出不了仕的落弟举子们,有很多都是受范仲淹范文正公这一句话的启发,进而投身杏林,有不少人还因此留名千古的。一个行业有人愿意去从业,并且有大义在上面激励,那它能流传下来就是必然的。

三、医理和实践。古时的读书人,真正读死书的酸秀才并不多见。儒家学说素有“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觉悟,更何况与人息息相关的大事?祖师爷张机就开了坐堂行医的先河,所以后世的读书人,无论做不做医生,懂不懂开方,起码对医理也能说上几句。(见第一点医易同源)。这些医理有没有用,对于信奉致知在格物的人来说,实践中一试便知。古代印刷和纸张的成本巨大,没用处的理论是完全没机会印制和留传下来的。像《伤寒论》这样的经典,在宋朝代当局刊行后,隔了几百年还是有人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把它复刻出来了。如果是一个完全说胡八道,没有一点效用的理论,谁会花时间花金钱去做这个事?即使如名医张景岳,写了一堆手稿,但没钱出版。他的外孙带着手稿来到广东,见到当时的广东布政使鲁超鲁方伯,得到其认可,才募得捐款,把张景岳的医书手稿印出来了。可见古代医书流传之艰难。而张景岳是谁?中医中著名的“八纲辨证”就是他提出来的,问诊十问歌也是他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划时代的名医。若非如此,鲁方伯也不会吃饱饭没事干,花这个闲钱帮不知所云的江湖郎中印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