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画历史久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国画的一大特点

我国绘画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绚丽的图形。而刻画在岩壁上、描绘在地面上的画作,有可能比陶器上的绘画更早。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保留有许多绘画的遗存。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中国画又称国画,作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绢素、矿物颜料等。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中国字画历史久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国画的一大特点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带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为可入画。山水画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 意境是山水面的灵魂。在创作上,山水画家往往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感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中国字画历史久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国画的一大特点


文人画,又称做“土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代苏轼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就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所谓“画中有诗”,其实也是诸多中国画杰作的共同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