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時候,集中營猶太人為什麼不反抗,管理者畢竟是少數,而集中營猶太人人數眾多?

潤物毛雨


簡單來說,無謂的反抗就是自殺!

集中營倖存下來的人,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猶太人不反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主要屠殺的對象就是猶太人,這源於當時的種族歧視和客觀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和猶太人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所以希特勒上臺後,不會重蹈歷屆德國皇帝的後路,殺光猶太人以絕後患。

據瞭解,二戰爆發前,希特朗並沒有對猶太人進行迫害或殘殺,而是斷了他們的經濟命脈。

長期以來,猶太人變得麻木不仁,就算被關到集中營起碼還是有飯吃的。

這種消極態度,導致猶太人沒有反抗的勇氣。

並且,德國二戰時期戰鬥力世界第一,猶太人在集中營若敢逃跑,將面臨被屠盡的局面。

況且,納粹集中營周圍佈滿了電網,逃跑是很難的。

猶太人失去反抗的勇氣,逆來順受。

如果二戰在持續個幾年,恐怕不止600多萬猶太人死亡。

其實猶太人還是有組織過反抗,但是大多數只發生在隔離區。

在1943年就曾發生過著名的華沙隔離區大起義,但是這次起義的結局卻非常壯烈。

起義計劃可以事先預謀,但是當手大多數都是無寸鐵的猶太人,面對荷槍實彈的德國軍人時,心理再強大的人也無法貿然動手。

縱然他們想要反抗,懷揣求生慾望,但前提是要有武器支持。

在現實當中,一挺重機槍就可以壓的一大片人抬不起頭來。

再加上當時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雖然有宗教信仰支持,但是也難以轉化成保家衛國的思想。

目前的以色列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猶太國家,80%的猶太人生活在以色列。

如今的以色列可是非常強大,說是中東戰力第一也不為過,畢竟戰績在那擺著。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曾經差點被希特勒屠盡。


歷史怪誕說


二戰期間,當時有幾百萬的猶太人被關押在集中營,這麼多的猶太人明知道結局是死亡,為何不殊死一搏?

一、二戰爆發前,希特勒並沒有對猶太人進行迫害或殘殺,而是斷了他們的經濟命脈。

長期以來,猶太人得不到食物補充,營養體質跟不上,導致猶太人身體體弱多病。

二、集中營內實行的是“連坐”的方式去懲罰那些反抗的人,也就是“集體責任”。

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抵抗,全家都倒在納粹的槍口下;一個社區裡有小部分人謀劃抵抗納粹,一個社區的人也逃不掉。

小型的連坐一般在一個集中營的一小塊管理區20—50人,大型的連坐例如在“特雷布林卡集中營”,一個猶太人刺殺了一名管理高官,看守的士兵殺了超過160名猶太人。

所以,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反抗只會連累自己的親人、朋友,對在集中營的猶太人有著很強的威懾力。

況且,集中營周圍佈滿了電網,逃跑是很難的。

三、德軍在二戰期間戰鬥力強悍,猶太人在集中營若敢逃跑,面對的將是機槍和大炮,只有被殺的局面。

對於猶太人當時在整個歐洲都沒有辦法聯合起來,況且猶太人手上可以使用的武器實在是太有限,並不能組織起來一支軍隊來反抗德軍。在當時集中營裡,猶太人也沒有實力去反抗受過正規訓練的軍隊。

沒有武器,沒有軍隊。所有的反抗都是無謂的犧牲。

四、集中營中,猶太人被派去做重體力的勞動,每天都勞累不堪,這種勞累感、機械感卻是讓個人體力得到最大的消耗,而不能再做其它事情。

五、對於集中營中猶太人秘密轉移,反抗逃生變得更加艱難。

每一次的轉移,猶太人都必須熟悉新的環境,對集中營的守衛標準一概不知,地形環境也是模糊不清。另一點就是,一群人被轉移到另一個集中營以後,以名信片的形式寄給之前集中營的人,說“安全到達,我活的很好”,以達到麻痺的效果。

總上所述,大規模的反抗是很難發生的,但這並不代表猶太人在集中營並沒有反抗。

這並不代表他們很弱,畢竟我們能夠看到,由猶太人組成的唯一國家——以色列,就能在阿拉伯世界的團團包圍中生存下來,打贏了歷次中東戰爭。

這固然和美國的支持有關,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自立自強,全民皆兵...試想,如果二戰時,他們若是有一個自己的國家,他們在面對納粹德國或許不敵,但他們的表現絕不會比其它國家遜色。


沒有跨不過溝


在眾多回答中,有一種答案特別黑色:如果德軍連囚徒的反抗意識都鎮壓不了,德國人有何顏面去面對他們自詡的種族優越感。



猶太人有組織的反抗是有的,大多數發生在隔離區,列如1943年著名的華沙隔離區大起義,這次起義非常壯烈。後來還拍成了電影,2001年的《起義》。在片中,猶太人躲在樓頂居高臨下伏擊德國列隊前進的部隊,最後慘遭屠殺。隔離區的起義可以事先預謀的,但是正面面對荷槍實彈的時候,心裡再強大的人也無法貿然動手。



人縱然是有強大的反抗,求生慾望,也是需要有武器上的支持。在現實當中,一挺重機槍就可以壓的一大片人抬不起頭來。再加上當時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家,雖然有宗教意思,但是難以轉化為保家衛國的思想。



還有德國人將他們安置在各個集中營中,而且對於猶太人的屠殺消息封鎖很嚴,其他集中營的猶太人不知道屠殺的事情。



其實除了猶太人,列如我國的抗日戰爭的大屠殺,白起坑殺趙軍等,他們難道不想反抗嗎,手無寸鐵怎麼反抗。


蟈蟈影視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範圍最廣的一場戰爭,無數個國家和民族都飽受戰火的摧殘,其中有一個民族最慘,那就是猶太人。據統計,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至少600萬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殺死,簡直慘不忍睹。成為德國元首之前,希特勒吃了很多次來自猶太人的虧,他打心裡討厭猶太人,於是在他上臺後,把猶太人歸入到他的種族滅絕計劃之中。

1936年的紐倫堡納粹代表大會上,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幹部們制定了《猶太最終解決方案》,這份方案不僅明確指出猶太人不再是德國的公民,還決定逮捕年輕的猶太人作為免費勞動力,其他的則必須被“肉體消滅”。1938年,希特勒的黨衛軍燒燬了全國各地的猶太會堂,三萬多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從那以後德軍就開始了對猶太人的迫害。1939年,德國攻佔波蘭後,先後在波蘭建立了六個猶太人集中營,其中最大的集中營內關押了近40萬猶太人。

德軍不斷在歐洲大陸上佔領土地,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就會開始抓猶太人,然後用卡車送到這些集中營內,篩選部分猶太人留下,其他全部殺死。德軍在戰場上大舉進行攻擊,需要的軍需資源越來越多,他們必須留下能幹苦活的猶太人,用於幫助他們開採礦石,其他幹不了苦活的猶太人全部送到毒氣室進行滅絕。

德軍如此肆意抓拿和殺戮猶太人,猶太人沒有反抗嗎?德軍的暴行確實引起了猶太人的反抗,但那是在被關進集中營以前,而且每次猶太人的抵抗,均引發了德國黨衛軍的瘋狂報復。時間長了,猶太人就只想躲藏起來,他們不想做無謂的反抗。進入到集中營後,那些無法承受重活的猶太人被送進了毒氣室,他們之所以沒有反抗是因為德國人騙他們進去的理由只是洗澡消毒,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反抗,等進入毒氣室後,他們也就沒有機會進行反抗了。

至於那些在集中營內幹苦工的猶太人,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工作量大、食物供應少、睡眠時間短暫等等,而且他們手上只有採礦用的鋤頭,根本不可能敵得過德軍手上的機關槍,就算他們反抗成功,能跑去哪裡?德軍已經佔領了歐洲大片土地,每個地區都在進行嚴格的身份盤查,留在集中營或許還能活著,如果跑出去,在外面再次被德軍抓住的話,可能會被直接殺死。



電視劇中經常出現武藝高強的人從集中營內跑出來,實際上這個不現實,集中營的守衛會在制高點架設機關槍,底下一旦有風吹草動,馬上會進行機槍火力管制,不會有人能夠存活下去。


世界近代史觀察員


首先,猶太人畢竟沒有什麼有效殺傷武器,無法對抗有機槍的德軍,就算搞了,也得靠堆人命來突破,二,有人說可以考慮搞游擊隊那一套,但是並不理想,畢竟坦克不是什麼善茬,猶太人沒什麼正規能抵抗的隊伍,三,繼波蘭淪陷後,法國也涼涼了,猶太人能裡應外合的一個盟友沒了,沒這個膽子,畢竟連法國游擊隊都沒這麼大膽子,四長期的屠殺虐待給猶太人的心裡造成極大的壓力,不少人得了精神病,五,就算搞定了一個集中營,附近的部隊會迅速增援,到時死的就是他們


Dark清帝國傅儀


二戰的時候,集中營的猶太人為什麼不反抗?其實是有反抗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但是納粹德國在抓捕了大量的猶太人之後,又把他們運輸到各個集中營。具體到哪裡去,去幹什麼,被捕的人都不清楚。



(納粹集中營老照片)


曾經發生過著名的“華沙猶太區起義”,華沙當時是猶太人的第二聚集地,納粹將華沙猶太區當做城市集中營使用,除了原本的35萬猶太人囚徒外,納粹不斷的將新捕捉的猶太人投入該地,使之構成了50萬人之巨的巨型封鎖區。


上面的起義,是處在集中營的猶太人看到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被屠殺,他們也不想束手待斃,於是赤手空拳的與荷槍實彈的納粹德國展開了肉搏戰。付出的代價是很多,換算成比例是,1萬多人猶太人用生命去博擊,造成300多名納粹德國人的陪同共赴黃泉。




(納粹集中營老照片)


一本描述了在納粹德國設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回憶錄《活出生命的意義》,於1946年在美出版後, 立即引起了轟動。


“這本書曾經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它被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這部作品銷售已達1200萬冊,被翻譯成24種語言。”


(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是猶太人,心理學家,醫生弗蘭克爾。納粹時期,他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全家6口人,父母、妻子和哥哥四人全都死於毒氣室,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在希特勒納粹德國種族滅絕運動中。美籍猶太人弗蘭克爾被捕,並經過幾天幾夜長途運輸,被關押到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那裡象徵著毒氣室,焚燒室和大清洗,曾有150萬猶太人在那裡失去了生命。但不幸中的萬幸,在納粹德國屠殺了600萬猶太人的名單中沒有他,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成為"倖免於難的人"。


(奧斯維辛集中營)


弗蘭克爾最欣賞尼采的這句話,"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是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可能會奪走人們很多東西,但是卻奪不走人們應對這些變化時的態度,自由和精神面貌。


弗蘭克爾《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中就描述了他和猶太人獄友們在集中營的經歷。我在看過這本書之後,才大概能明白為什麼他們不反抗。因為一到奧斯維辛集中營,90%的人,那些老弱婦孺,身體羸弱和生病的人,還沒有弄清楚自己是到何方,就被送入了焚燒室,失去了生命。


弗蘭克爾一行1500人,只有10%的人,150人在第1輪選擇中活了下來。隨後要面臨著種種的走向死亡的挑戰。老獄友告訴他們,一定要想法設法的刮臉,讓自己看起來精神飽滿,臉色紅潤。即使腿再疼,腳再疼,走路也不能一瘸一拐,要表現的自己能幹活才能活下去。

(集中營老照片)


弗蘭克爾他們乾的是體力活,修鐵路,鋪鐵軌,挖戰壕。在冰天雪地裡穿著單衣幹活,甚至都沒有鞋子。一天的飯食就是一點麵包加上湯,還有過期腸,後期甚至出現了殘忍的人吃人的現象。


天天吃不飽,沒有力氣,沒有藥物,疾病纏身,也沒有武器,動作稍慢就會導致被鞭打甚至送進焚燒爐,縱使反抗也是死路一條。


弗蘭克爾可獄友們也都有過自殺的想法,更有逃跑的想法和計劃。甚至手觸一下高牆下的鐵絲網就可以解脫,但是他們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對生的強烈的願望,渴望與親人團聚,渴望重見光明與幸福,一路支撐著他們走了下來。


每天睜開眼睛發現自己還活著,就覺得又活了一天,很開心。”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治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2019年1月27日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4週年紀念日,世界各國都在舉辦各種活動來紀念大屠殺,願逝者安息。


(集中營老照片)


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重獲新生後,他更是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嶄新的生活中,不單成為暢銷書的勵志作者,讓後人能瞭解那段不堪歷史,而且給了人們更多的積極向上的理念,甚至讓一些沒有勇氣活下去的人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


有一個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軍人,在想結束生命前,讀到了弗蘭克爾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深受感動,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弗蘭克爾在67歲高齡時,學習駕駛飛機並領到駕照,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是的,弗蘭克爾是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裡被編號為119104的待決囚徒,更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人。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


歷史漫談君


反抗肯定是有的,但是隻有少數人逃脫,而多數都被殘酷鎮壓了,畢竟手無寸鐵的集中營勞工和全副武裝的看守們比,雖然看守人少但是他們有武器,並且經過訓練。而猶太人則是普通的人,手裡沒武器,並且沒有經過訓練,不知道怎麼反抗。真正成功逃離集中營的人多數都是有軍事訓練背景的,所謂“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很難成功。

在集中營裡的人,因為被剝奪了一切,會陷入一種不能拯救自己的困境之中。想反抗的人需要足夠的精力進行計劃,以及足夠的體力實施計劃,而一個人一旦被投入集中營一段時間,超量的勞動和超低水平的食物供應,會使得他們根本就沒有精力做任何長遠規劃,更沒有體力與看守搏鬥,或者逃跑。他們只能機械的遲鈍的從事簡單的勞動直到熱量耗盡而死去。吃不飽的人都聽話,這是奴隸主們慣用的手法。


躺贏主要靠實力


猶太人不反抗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幾千年來猶太人流亡世界兩千年,沒有國土,寄居在各個國家;主要是從事商業活動,對猶太人來說,賺錢就是他的信仰;所以猶太人在各國瘋狂的斂財,有時候甚至對當地經濟造成很大的破壞;加上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上帝選民,除了猶太教其它宗教都是下等宗教,造成被各種族、宗教認為為異類。所以經常受到所在國的政府迫害,猶太人作為旅居的民族,無力反抗;所以慢慢的養成了忍受的習慣,沒有了反抗意識!

二、初期納粹只是把猶太人遷居到了聚集區,外面派人把守,聚集區內的條件極差,食物、水的供應嚴重不足。而連坐制度也讓猶太人放棄了反抗。因為食物水等的供應不足,猶太人個個都面黃肌瘦,體力不足,而且沒有武器,反抗的條件不具備;集中營建造好之後,納粹都是在夜幕的掩護下,迅速地把聚集區內的猶太人轉移進去。這就從根本上斷絕了猶太人反抗的可能性。


木乙


有一本書,叫《活出生命的意義》,是心理學家弗蘭克爾寫的。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這本書中就描述了一些他在集中營的經歷。看過之後,你也大概能明白為什麼他們不反抗。吃不飽,沒有力氣,沒有武器,縱使反抗也是死路一條。


豆芽的小窩


這個就屬於純粹的誤解了,二戰集中營裡的猶太人不僅進行了反抗,而且反抗的還相當激烈。

最著名的有“華沙猶太區起義”,華沙當時是猶太人的第二聚集地,納粹將華沙猶太區當做城市集中營使用,除了原本的35萬猶太人囚徒外,納粹不斷的將新捕捉的猶太人投入該地,使之構成了50萬人之巨的巨型封鎖區。

這些猶太人被塞進城市,只不過是納粹為了減輕控制軍力和成本的方法罷了,隔離區裡沒吃沒喝,疾病肆虐,每天都有數不清的猶太人死去。

不僅如此,納粹還在附近修築了特雷布林卡集中營(Treblinka),這座集中營與臭名昭著的奧斯維辛一樣,都被稱為“滅絕營(Extermination camps)”,它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執行邪惡的種族清洗政策。

華沙猶太區每天都有大批的猶太人被拖到特雷布林卡進行有組織的屠殺,有87萬猶太人或吉卜賽等民族的平民在此被屠殺,不分男女老少或者嬰兒。後世根據以色列的認定,其中猶太人有80萬,最高的統計數據是100萬。

納粹會通過步行驅趕或汽車運輸,每天華沙猶太區裡調走大量的猶太人,同時又通過鐵路轉運來更多的猶太人,它們大多來自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希臘等地。

後來納粹乾脆往特雷布林卡修築了鐵路和中轉集中營。囚徒們經過中轉營的集結後,成批送到滅絕營的“驅逐廣場”,男女一律脫光全部衣服,婦女還要剪掉長髮,然後他們再分批次被送進毒氣浴室殺戮,直到死前,他們還以為這是得到了“勞改”的機會,不必在城市封鎖區中等死,因為納粹使用了紅十字會的LOGO進行欺詐。

儘管特雷布林卡滅絕營修在華沙東面茂密的叢林裡,但納粹的種族滅絕行為還是在猶太人中間不脛而走。每天數不清的人被送走“勞作”,再也沒回來,而特雷布林卡火化爐的黑煙卻從不停息,這造成了華沙猶太人極度的警覺,再加上有些納粹看守口風不嚴(或者說懶得嘴上把門),還有一些盟軍投送的猶太人地下工作者傳信,使得封鎖區的猶太人知道了真像。

於是在得到蘇軍已經反攻過來的消息後,華沙猶太區決定奮起反抗,不願再每天傻瓜一樣讓德國人拉去“滅絕”。他們在付出一定血的犧牲後,阻止了德國納粹進隔離區再繼續拖走人的行為,但納粹也開始撕下面皮,徹底的斷絕了隔離區的供給。

1943年4月19日,希特勒生日在即,武裝黨衛軍為了拿回自己對“劣等民族”的榮耀,出動了坦、大炮對猶太隔離區進行了衝擊,所到之處踏平並屠戮殆盡。

猶太人為此展開了殊死反抗,這中間還有來自波蘭抵抗組織、英國、蘇聯甚至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抵抗者,猶太人中的中堅分子通過地下途徑弄到了部分槍支,他們在220個核心戰士的帶領下與德軍血戰到了5月16日。

德軍司令官、黨衛軍旅長斯特羅普報告稱:猶太匪徒的抵抗異常激烈,突擊隊必須日夜不休的進攻才能打垮他們...活捉和被消滅的猶太人已經有56065人。

最終華沙隔離區被徹底踏平,近1個月的戰鬥中,1.3萬猶太人被殺死,最後的猶太戰士們不願當德軍俘虜,選擇了在地堡中自殺。

荷槍實彈的德軍也傷亡了300多人,他們惱怒的將見到的猶太人用槍逼在一起,然後拿衝鋒槍成片的掃死。許多女人被勒令當街脫掉衣服接受檢查,德軍的理由是害怕她們褲襠藏雷,實際只是殺紅眼後的一種變態羞辱。

德國人後來抹除了特雷布林卡滅絕營的一切蹤跡,還在上面蓋了個農場,讓一家波蘭人經營,許多當事的猶太人也被一併滅口。

另一個就是著名的布痕瓦德爾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Buchenwald)的暴動,這座集中營是德國境內最大的猶太集中營,關押的大都是些德國、奧地利猶太人,甚至後期還塞進來不少戰俘、政治犯、殘疾人、同性戀。

這座集中營與滅絕營有點不同,總體來說是個勞改營,囚犯需要長時間進行艱苦的奴工勞動,如果讓看守稍有藉口,那麼這個犯人就會被隨意處決。基本上,布痕瓦德爾的囚徒只有兩種下場:1.累死 2.絞死。

黨衛軍的看守們將找理由處決這些囚犯當做政治任務,他們會變著法子找麻煩將犯人弄死。比如集中營指揮官卡爾·奧托·科赫的妻子被憤恨的猶太人背地稱為“布痕瓦爾德的婊子”,因為這倆夫妻整人堪稱變態,還無聊到在集中營修賽馬場,為此活活累死了不少人。

1945年時,德國已經日薄西山,布痕瓦爾德集中營的囚徒開始被德軍轉移或“處理”,囚犯們不願意被送到死亡集中營中,因此幾個波蘭猶太人拿偷偷搗鼓的原始發報機發送了求救信息,很幸運的是,這些信號被美國第三集團軍接收到,他們奇蹟般的聯絡到援軍。

很快,明白法西斯大勢已去的囚犯開始了暴動,這批人中間有相當成分的精英階層,所以他們很早就建立了集中營內的地下組織,在嚴密的紀律和出神入化的騷操作中,他們居然積攢下了91支步槍和1挺機槍。

所以結果是相當不出意外的,猶太人和政治犯們找了個德軍看守最鬆懈的時刻,然後一鼓作氣佔領了全部的集中營,並且他們還槍決了所有的黨衛軍,只有不多的幾個看守據險而守,與囚犯們零零星星的槍戰。等美軍第80步兵師幾天後姍姍來遲時,戰鬥都差不多結束了。

但集中營的慘狀依然令人動容,雖然這是一場暴動,但大多數囚犯都是虛弱的,躺床上無力動彈的人大把,到處又髒又臭,擠滿了瘦骨嶙峋有出氣沒進氣的人體,直到美軍開始搭救時,仍不斷的有人死去,甚至有人就在美軍眼前猝死。

巴頓將軍親眼見到這些慘狀後都忍不住情緒,他讓部下帶人去附近的德國城市武裝押送了一大批德國市民,不談任何條件,只要求來一發“震撼式教育”。

類似這樣的集中營反抗還有很多很多,猶太人的逃亡、地下抵抗甚至主動聯絡的暴動並不乏見,只是大多數以失敗告終。德軍在對待猶太人集中營的態度上也遠比那些關押盟軍俘虜的戰俘營要差很多,動輒屠殺了事。殺人變得過於平常,便不會變成什麼需要大驚小怪記載的事情。

再者,納粹雖然一直在進行著各種種族滅絕政策,但他們也明白這是種醜事,是見不得光的東西,是納粹黨形象的汙點,所以相關的信息非常非常少,像被徹底抹除的特雷布林卡滅絕營就是例子,納粹根本不允許這樣的信息傳世。

從華沙隔離區的事件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納粹對猶太人的管控是極限化的,他們壓根不在乎猶太人的死活,死了還更好。而且德國人將種族滅絕這種行為程序化、公式化了,抓捕-運輸-集中-中轉-屠殺-焚化-掩蓋簡直是一條龍服務,還明目張膽的打著醫院、紅十字會的標誌辦事。比如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所謂“7號樓醫院”就是個死亡中心,專門用於注射殺死猶太人,僅黨衛軍少校弗里德里希·恩特萊斯博士1人,就在4天內拿毒針扎死了300多個猶太人。

面對德國人用計劃方案執行的“科學化種族滅絕”方案,集中營裡的囚徒根本沒有什麼辦法去抵抗,許多人到死都沒想到自己會被默不作聲的殺死。

而且就算反抗基本沒有用,集中營看守的確不多,但猶太人被提供的生存資料是最低最低限度的,餓殍遍地,疫病流行,站著不走路都晃,讓他們去爬鐵絲網、奪槍、與看守追逐搏殺?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就算體力上能支持,接下來又怎樣?盟軍、蘇軍戰俘營身強力壯的軍人戰俘們越獄的次數不知凡幾,解決掉看守勝利大逃亡的也不是沒有,然後呢?面對人生地不熟的環境,敵人重兵守衛的腹地,他們哪裡都去不了,不少人都是半途被抓回或死於逃亡,真正能逃走的萬中無一。

所以,猶太人要逃亡、暴動真的是難比登天,在戰爭局勢並不利於盟軍陣營的情況下,你逃走也是白搭,成功的暴動也沒有地方可去。

就算沒有逃跑或暴動,活下來的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以色列人一度很討厭集中營的囚徒被稱為“倖存者”,經歷過大屠殺的人都不願意被貼上這個標籤,通過抗爭逃脫的人也更願意稱自己的‘戰士’。

不能抗爭的死去,也成為許多幸存者的心結,集中營裡恐懼的時光、苟活的自責內疚,令許多人痛苦了很久很久。

我們還是理解一下吧,儘管猶太人集中營的鬥爭並不彰顯於世,但我們也不應該抹殺這些人曾經奮戰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