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牧部落建立起来的大辽,能够靠盟约与大宋持续一百年和平?

大马哈鱼12


960年宋太祖建立北宋,开始与辽国直接对峙,至1125年辽国灭亡,前后长达165年,这期间和平时期长达122年。澶渊之盟后虽然也经历了“关南之争”“河东划界”“幽云之役”等冲突。但总体还是以和平为主。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一方面是双方军事实力的消长;另一方面是文化融合。


一、军事方面

首先说下宋朝。宋朝的经济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但毕竟是农业国家,建立在农业基础上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还是难以应对长期的战争考验。同时,重文抑武的国策逐渐处于核心地位,守内虚外的军力布置,更戍制度带来的非战争财政损耗共同削弱了宋军的战斗力。逐渐使宋太宗开始改变外交政策,雍熙北伐的失败使宋太宗对主战派失去了信心,李昉、李至提出的“屈己和戎”“绥之以德”的思想逐渐被太宗接受。导致此后北宋军队对辽基本持保守的战略思想。到真宗时怀柔羁縻之策已经被北宋政府认可。此后北宋外交方面长期采取“修德怀远”(屈己安人)的策略。

辽朝方面。辽朝在宋太宗晚年与西夏联合,形成钳制北宋的局面。宋太宗虽有心议和,奈何辽朝此时感觉自身处于军事强盛期,对议和并不感兴趣,并且主动开展。从咸平二年(999年),辽国多次重启战端,宋真宗既不积极进攻,也不退缩,以被动防御为主。在保州、遂城、冀州、威虏军、河间等地多次交战,辽军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导致辽朝军心不振,逐渐开始考虑与宋朝议和,最终达成澶渊之盟。

军事上的对峙具有不稳定性,比如二战后的冷战,虽然处于停战状态,但各个国家头上都绷着一根弦,感觉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可能爆发。但宋朝的态度以及辽朝在文化、政治上的变革增强了这一稳定性。

在对辽态度方面,澶渊之盟促使宋辽由对立转为兄弟,宋真宗谨守条约内容,还将羁縻之策用于西夏以及南方少数民族。宋神宗时期,神宗还曾说:“对待辽国不能用对待藩国的礼节”。非常注重出使辽国的使节人选,使辽人感情上颇有共鸣。契丹作为马上民族,性格尚武、务实。辽国人认为北宋那些摈弃民族歧视观念,改善宋辽关系的官员如寇准、富弼、郭稹等人是值得尊敬的,因此对盟约也较为重视。

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辽朝的封建化改革以及汉文化的融合。不得不说,朝代时有更迭,皇权不停易主,在东亚地区,真正居于老大地位的,不是某个皇帝,而是流传至今的汉文化!

汉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促使历史上多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被汉文化融合,进而促成民族融合。辽朝也是如此,辽圣宗时期辽朝基本完成封建化改革,汉化进程的加深提高了对中原文化的仰慕,对北宋君臣和睦共治的局面甚是向往,汉族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辽也得到提升。


辽圣宗至辽道宗时期,辽文化发展达到鼎盛。学唐比宋、华夷同风成为辽朝的时代风尚。辽推行科举制度以及不断吸收汉文化,使之对北宋文化造诣深厚的文人大夫极为仰慕。并致力于摆脱自己“夷狄”的地位。他们认为自己也是中华文化的代言人,自己敬慕北宋的苏轼等精英人士,是统一文化体系的交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此对待宋朝,不再是单纯的敌对与吞并,而是有了学习继承发展汉文化的想法。爱屋及乌,对宋朝那些改善宋辽关系的人、政治作为突出、军事才能显赫的人以及文化造诣深厚的人,辽朝均十分敬慕,如苏轼的诗词在辽享有盛誉。


不过本质上,是对中原文化的仰慕,也是对两国平等外交、和睦关系的积极维护。

所以不得不说,文化认同是更深层次的认同,基于文化认同所建立的关系也更具持久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辽宋一百多年和平的历史正巧印证了这句话。


兰台读史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认为宋的实力,当下不如辽国,所以,想出一个设立“封桩库”办法,即每年存一点钱,准备为后世子孙积累资金,要么购买燕云十六州,或者讨伐辽国所需的军饷。

实际上从宋建国开始,辽与宋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像《杨家将》演义抗辽的故事基本上是有历史根据的。

到了宋真宗即位时的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战争升级,辽军发动了二十万大军。入侵大宋,一路冲破宋军的层层抵抗,最后打到了澶州。北宋朝廷上下大为惊恐,最后在宰相寇准的强烈坚持下,要求宋真宗务必御驾亲征。宋真宗没有办法,只得战战兢兢与寇准到了前线。

宋真宗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前线,所以宋军将士们顿时士气大振。而辽军攻打澶州城的过程中,遭到宋军拼死抵抗,威虎军头张瑰眼疾手快,弯弓射箭一箭弄死了辽军统帅萧挞凛。辽军见统帅萧挞凛未战而死,顿时士气低落,溃不成军。辽军见形势不妙便主动提出议和。

本来宋真宗就没有抵抗之心,辽国议和求之不得,立马就答应了。他不顾寇准等人的反对,私自派使臣曹利用前往和谈,告诉曹利,只要能议和,哪怕赔百万白银都是可以的。

寇准不得已,在曹利出发前,告诉曹利,如果赔偿金额超过30万就杀了他。结果经过几次讨价还价,宋辽双方达成协议:

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朝皇帝为兄;宋朝皇帝则尊称辽萧太后为婶,大宋每年交纳给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因议和地点在澶州城下,故称“澶渊之盟”。

虽然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有利的条件下订立的屈辱性条约。开启了对外赔款的先例,后来夏也用相同的手段获得赔偿,成了北宋朝财政的重大负担和老百姓的重压。

但是,澶渊之盟结束了宋朝与辽国之间长期的战争,使辽宋边境相对稳定,宋、辽两国也由此保持了上百年难得的和平局面。

而且两朝开通了贸易,大宋朝的生产力及商业水平远远比辽高,所以每年通过贸易从辽赚回的钱也不止止三十万岁币,因此对大宋而言,缔结盟约利大于弊,如果是两边还是打仗,从经济账上算,花的可不止这点钱。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虽然依然小的局部战争,但基本上以和平协商解决,再也没有大的战争。

然而,大宋北部的军队和辽国南京道上的士兵,因为长期刀qiang入库,马放南山,双方战斗力都急剧下降。到最后,大宋的禁军成了大宋的财政负担,战斗力极其低下。

大辽契丹骑兵也好不到哪去,养尊处优太久,有的甚至战马都跨不上了。长期的和平让这契丹和汉两个民族变得安逸虚弱起来了。所以。最后被女真拣了一个便宜,双双给灭了。

《活在大宋》里面精彩片断,值得一看。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91051736960609217"} --}

国内ERP专题


辽国虽然靠着游牧起家,却并非一味依赖游牧为生。

建立辽国的契丹族,早在唐朝时就深受中原影响,开始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内蒙赤峰曾出土大量辽国文物,充分证明辽国文明度已经相当之高。同崛起于辽国北方的金国相比,辽国同北宋物质文化上接近的多,换个说法就是价值观相似、共同语言较多。



在唐宋过渡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支持,将幽云十六州割了出去,这使宋朝立国后始终处于北部边境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地。

北宋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隐患,太宗时期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雍熙北伐,结果损兵折将而回,从此就没了收复失地的打算,全面转入战略防御。



萧太后当政时,也搞了一场南进运动,出兵进入宋境大肆掳掠,一直打到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西南),此地离京城汴梁(开封)仅一线之隔,北宋岌岌可危。

为解危局,丞相寇准硬是逼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其实真宗心里也挺害怕,一直在皇宫养尊处优,哪见过这等阵仗啊。不过当他哆哆嗦嗦走上城头时,军心大振山呼万岁,一举击退辽国进攻。



萧太后也急啊,本就是孤军深入,大将萧挞凛又阵亡了,再攻不下容易被宋军抄了后路,还不如捞点便宜早些撤军,于是两边都有谈和之意。

当使者曹利用汇报和谈价码时,真宗正在用膳,便问道:“多少”?曹利用伸出三个指头,真宗虎躯一震,差点没咬了舌头,“什么,三百万?!”曹:“圣上,是三十万”。

宋真宗赵恒长舒一口气:“不多不多,给你记大功”。



就这样,宋辽两国签了盟约,除了辽国那边想涨涨价,偶尔搞些边境冲突勒索一番,两国倒是断断续续保持了上百年和平。

光靠一纸盟约就能换来和平?显然不是,宋朝那边不用说,不想打仗,实际上辽国也一样,萧太后之后的历代辽皇也没什么进取心,放着好日子不过打什么仗呢?

除此之外,两国的实力也是半斤对八两,大家都明白谁也奈何不了谁,打到最后除了劳民伤财也没什么结果,还是算了吧。



然而长期和平安逸让辽宋两国军备废驰,哥俩都处于无底线沉沦的状态。结局都不太好,先后被如狼似虎的金国一举拿下。


史海寻踪


宋辽之间能够维持长时间的和平状态,就要讲到宋辽议和,也就是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示意图

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在打了25年之久的战争之后,辽国军队逼近黄河北岸的澶州,宋朝国都开封城已经处于辽国的兵锋之内。

大宋朝廷大为震动,是战是和游移不定。在寇准的极力劝说之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北宋军威大振,逼停了辽国军队前进的步伐。

此时,北宋朝廷以战促和,顺势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退军,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25年之久的军事对抗,开启了双方长达百余年的和平休战状态。

《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

▲澶渊之盟的签订

签订《澶渊之盟》,北宋其实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让步的。《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前两项内容主要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让步,这两项内容北宋颇为关注。

而后两项内容才是辽国比较关注的。那就是获得大量钱币和布匹等游牧民族极其需要却又无法生产的生活物资。更为重要的是开通贸易市场,可以使辽国不必通过战争手段而合法获得所需物资。

游牧民族缺少什么

▲双边互市

游牧民族虽然在骑兵战斗力上一骑绝尘,但是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抗季节变换和天灾的能力极其底下。

以游猎为生的民族,不从事稳定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的发展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在南人手里不珍贵的丝绸、绢帛、布匹、茶叶、手工艺制品、丰富的粮食储备等等,在辽国那边就极为珍贵。

因为这些东西是他们在对抗生存环境变化时候的最后一道可靠的保障。但是,他们生产不了。

以往中原政权对游牧民族的政策往往都是政治孤立+军事抵御+经济封锁三项政策并行。企图通过北方恶劣的自然条件逐步瓦解游牧民族。

一旦北方有变,生存难以为继的游牧民族只能挥兵南下,到中原去抢物资。如果开通互市,那么游牧民族就能够在对抗季节变换和天灾时,用自己的物资换取缺少的物资。

所以,在中原政权和游牧政权对抗的上千年时间里,双边互市一直都是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

所以,在《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之间开通了互市,那么辽国就可以通过物物交换得到自己所需的物资,就不需要再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去抢物资了。


风陵流度


两宋时期 , 盟约被广泛运用 于 民族社会 内部事务中。 许多蕃族大首领在商讨和 决 定 蕃人 内 部重 大事务时 , 总要定规矩 、 立盟约 , 频繁的立盟约 活动 一 定程度上调 解了部族争端 , 加强 了蕃族社会 内 部部落间的互助 关 系。 与此 同时, 盟约还常用 于 宋与周边 少数民族政权的外交斡旋 、 条约 缔结及其他社会 事务中, 承担着消弭矛盾、 构建和平的积极作用。

一 、 蕃族 内部盟约对部落间互助关系的加强

两宋时期 , 一般统称周 边少数 民族部落 为 “ 蕃部 ” 。 在这些蕃族社会 中 , 盟约 对于保障蕃 族首领对族人的统治 , 维护蕃族上层之间 、 上层 和各大小首领之间 的联系至关重要 , 故被作为一 种古老文化传统而保留 了下来 , 甚至成为一个明 辨是非的标准被广 泛运用。 由 于 “ 蕃 俗重 僧 ” , 佛教僧人在蕃族社会享有的崇高社会地位 , 所以 佛僧或 “ 佛化 ” 了 的 少数 民族政权 首领便扮演 起 “ 盟约 ” 活动 的 主角 , 发挥着极 为重要 的 调 解争端 、 联络部民 、 统一行动诸作用 。 以宋代响 厮哕政权的 “ 立文法 ” 为 例 , 响 厮哕在掌握政 权后频繁 “ 立文法 ” 、 订立盟约 , 其 目 的 就是要规范蕃部行动 、 加强各部落之间联系 。

喃厮哕政权是公元 11 世纪.初 吐蕃赞普后人 嘣厮哕部在宗 哥城 (今青海 省 西 宁 市 东南 ) 建 立的吐蕃地方政权 , 其历史前后近百年 , 贯穿于 整个北宋时期 。 所辖范围 主要在洮河 、 黄河南北 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 , 具体包括白龙江流域的下 游一带和黄河流域 、 洮河流域 、 大夏河流域及湟 水流域的藏区。 据历史文献记载 , 响厮哕是吐蕃 王朝 赞 普 之 后 裔, 本 名 欺 南 陵 温。 宋 人 曾 巩 《隆平集》 云 : “ 嘣 厮哕 , 初名 欺南 陵温锾逋 , 生磨榆国 , 盖吐蕃赞普之苗裔也。 ” 因其相貌奇伟且有吐蕃贵族血统 , “ 于是宗哥僧李立遵 、 邈川 大酋温逋奇略取厮哕 如廓州 , 尊 立之 ” 即 迎接响 厮 哕到廓州 (今青海 省 化 隆 县境 ) 尊 立 为 赞普 。

二、 双边盟约对宋与周边民族政权和平关系 的维系

通过缔结盟约建立和平外交关系 , 是两宋与 西部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宋与辽 夏金民族政权缔结的盟约 , 主要是确立双方和平 友好关系 的政治盟约 , 其中也包括一些经济贸易 条款 , 规定 了缔约双方的权利与义 务 , 对缔约国 都有约束力 , 也成为 当事方解决纠 纷的 重要依 据 , 体现着法的功能 ,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规 范。 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双边盟约主 要有宋夏盟约 、 宋辽盟约和宋金盟约 。

宋夏盟约。 西夏党项首领李继迁与其子李德 明 , 先后统辖夏 、 绥 、 银 、 宥 、 静五州 , 并以此 为根据地积极向外扩张和发展 , 攻陷宋的西北重 镇灵州 (今宁夏灵武西南 ), 攻 占 回鹘 、 吐蕃控 制的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 , 势力迅速壮大。 1038年 (宋宝元元年 ), 李德明之子李元吴 已拥有东 临黄河 , 西至玉 门 , 南达萧关 , 北抵沙漠的广阔 领土。 于是 , 李元吴 自称皇帝 , 建立西夏国 , 并 于宋宝元二年 (1039 年 ) 上表北宋 , 要求得到 北宋朝廷的承认。 仁宗皇帝闻之大怒 , 旋即决定 出 师讨伐 西 夏, 宋 夏 战 争 爆 发 。 从康 定 元 年 (1040 年 ) 到庆历二年 (1042 年), 李元昊连续 进攻宋北部边防 , 宋朝先后调派夏竦、 范雍 、 范 仲淹和韩琦等名将负责陕西防务 , 阻击西夏 , 但 宋军却一再失利 。 战争使宋朝军队数量剧增 , 军 费开支大大增加 , 财政入不敷出 , 宋朝被迫谋求 恢复与西夏的和好局面。 西夏方面 , 尽管西夏军 队在三川 口 、 张家堡等地大败宋军, 然而 , 对宋 战争 , 西 夏 “ 死 亡 创 痍 者 相 半 , 人 困 于 点 集 ” [2l( f~ll9i7A¨i .‘夏阉传上” , 而且 “ 北宋停止 了 岁 赐 , 关闭 了榷场 , 不准青 白盐进入宋境 ” [61(p.425) , 致 使西夏的粮食 、 布 帛 、 茶叶及 日用 品供给奇缺 , 物价飞涨, 引起各族不满。 加之此时辽 、 夏关系 出 现矛盾 , 为防止南北受敌 , 西夏也有了议和之 意。 于是 , 庆历二年 (1042 年 ) 六 月 , 李 元吴 派人前往北宋东京议和 , 宋仁宗愿意接受。 第二 年 , 双方开始正式谈判。 庆历 四 年 (1044 年 ), 宋夏达成 “ 庆历议和 ” , 签定和平友好条约 。 宋 夏盟约的格式 由 序文 、 正文 、 誓言和结尾四部分 构成, 《宋史 · 夏国传》 对该盟约的正文 内容有 祥细的叙述 :

“ 两 失和好, 遂历 七 年。 立誓 自今, 愿 藏盟 府。 其前 日 所掠将校、 民户 , 各不 复还。 自此有 边人逃亡 , 亦 毋得袭逐。 臣 近以 本 国 城寨进纳 朝 廷 , 其栲栳 、 镰刀 、 南 安 、 承平故地及他边境蕃 汉所居 , 乞 画 中 为 界 , 于 内 听 筑城堡 。 凡 岁 赐 银 、 绮 、 绢 、 茶二十五万五千 , 乞如常数。 臣 不 复 以他相干 , 乞颁誓诏 , 盖欲世世遵守 , 永以 为 好。 倘君 亲之义不 存 , 或 臣 子之心 渝变 , 使宗 祀 不 永 , 子孙罹 殃。 ” 诏 答 日 : “ 朕临 制 四 海 , 廓 地万里 , 西 夏之土 , 世 以 为 胙。 今乃 纳 忠 悔咎 , 表于信誓 , 质之 日 月 , 要之鬼神 , 及诸子孙, 无 有渝 变 。 申复恳 至 , 朕甚嘉之。 俯阅 来誓 , 一 皆 如约 。 ’’

对 以上史料作一分析 , 可 以得到宋夏盟约 中 相关条款 : 其一 , 宋夏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 元 吴取 消 帝 号 , 对 宋 称 臣 , 由 宋册封为 夏 国 主 , “ 世 世 遵 守 , 永 以 为 好 ” [2l( 卷四百八 I'IL.‘夏国传上” ; 其 二, 岁赐。 宋每年给西 夏银 7.2 万两 , 绢 15.3 万匹 , 茶 3 万 斤 , 共 计 “ 银 、 绮 、 绢 、 茶 二 十 五万 五 千 , 乞 如 常 数 , 臣 不 复 以 他相 干 ” ; 其 三 , 自条约建立之 日 起 , 宋 夏 战 争 中 双方 “ 所 掠将校 民户 , 各不复还 。 自此有边人逃亡 , 亦毋 得袭逐 ” ; 其四 , 边界划定 : 西夏 占领的宋朝领 土以 及 “ 栲栳 、 镰 刀 、 南 安 、 承平故地及他边 境蕃汉所居 ” 地全部归 属 宋朝 , 双方可在本 国领土上 自筑城堡 ; 其五 , 重开沿边榷场互市 , 恢 复民间商贩往来。 宋仁宗同意李元吴要求 , 于十 二月 遣邵 良佐 、 张 子爽 为使 臣 , “ 往 复议定 名 号 , 及每岁所赐之物 , 及他盟约 , 使称臣作誓表 上之, 朝廷册命为夏国主 ”册文 日 :

“ 咨 尔 曩霄 , 抚爱 有众 , 保 于 右壤, 惟 尔 考 服勤 王事 , 光启 乃 邦 。 洎 尔 承嗣 , 率循 旧 物 , 向 以 称谓非礼., 疆侯有 言 , 鄙 民 未孚 , 师 兵 劳 戍。 而 能追念前 罪 , 自归 本朝 。 腾章 累 请, 遣使 系 道, 忠悃 内 奋, 誓言 外 昭 , 要质 天地 , 暴情 日 月 。 朕嘉 尔 自新 , 故遣 尚 书 祠部 员 外郎 张子 爽充 册礼使, 东头供奉官 、 阁 门 祗候 张士 元 充 副 使, 持节 册命 尔 为 夏 国 主 , 永为 宋藩辅 , 光膺 宠命, 可不谨欤。

宋夏议 和 达 成后 , 次 年 宋 仁宗颁 布 诏 书 : “ 陕西 四 路依近 降夏 国 誓诏 , 毋 得招 纳 西界蕃 户 ” ‘, 要求边界官员 遵守盟 约中约定的条款责任。 宋夏盟约的签定 , 标志着 一度极为紧张关系的宋夏关系得到缓和 , 赢得了 宋夏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宋辽盟约。 宋初 , 宋辽双方在燕云十六州 的 归属 问题上争战不 已 。 太平兴 国 四 年 (979 年 ) 六月 ,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兴师北伐 , 企图乘胜 收复燕云地 区。 然 而 , 宋军在 高 梁河 (今北京 城东南 ) 大败 , 被辽军 “ 追杀 三十余里 , 斩首 万余级 ‘耶律休哥传¨ , 宋太宗第一次亲征失 利 。 雍熙三年 (986 年 ) , 宋太宗再次北征伐辽 , 结果三路大军仍以失败告终。 此后宋太宗就改变 了对辽策略 , “ 放弃武力 收复 的打算 , 采取防御 政策 ” ‘”¨㈣ 。 但宋 真 宗 即 位 后 , 北 宋 国 力 极 弱 , 辽军便不断进攻宋境。 景德元年 (1004 年 ) 九月 , 辽圣宗和萧太后率辽全国兵力大举南下攻 宋 , 直抵澶州 (今河南濮阳 ), 威胁北宋都城东 京 , 宋廷震惊。 在这种情况下 , 北宋朝 内 以宰相 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官员力主抗辽 , 最终促成真宗 北上亲征御辽 。 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垒 , 宋军用伏 弩射死辽军统帅萧挞览 , 士气大振。 辽军却因此 受挫 , 便有意退 兵 , 于 是 双方议和。 景 德元年 ( 1004 年 ) , 宋辽签订和议, 确立 了 双方平等对 峙关系l 是为 “ 澶 渊 之盟 ” 。 盟 约 的 主 要 内 容 是 : 其一 , 宋 、 辽 建立友 好关系 , 约 为 兄弟 之 国 , “ 北朝 与 国 家 为 兄弟 之邦 , 非 藩 屏 可 方 也 ” 。. 其二 , 宋岁 输银 10 万 两 、 绢 20 万匹给辽 ; 其三 , 宋辽沿边州 军各守 疆界 , 两朝城池依旧存守 , 两地人户 不得交侵; 其四 , 自条约签订之 日起 , 双方互不纳叛 、 互不 扰 田 、 互不停藏盗贼。 “ 澶渊盟约 ” 签订之后 , 宋辽两国摒弃前嫌 , 开始友好交往 , 这种和平局 面保持了百余年 , 极大地促进了 两 国之间政治 、 经济和文化交流。 特别是宋辽边境地带榷场贸易的恢复和 日益正常化, 使缘边社会经济文化有 了 较快发展。 宋景德二年 (1005 年 ), 辽 在涿州 : 朔州 和新城等地置榷场交易 , 宋在雄州 、 霸州 、 广信军和安肃军等地也设置榷场 , 允许边民就近 展开双边 贸 易 。 据 史 书 记载 , 终仁宗 、 英 宗之 世 , 双方 “ 互市 不绝 ”。


乐识天下


大辽能够居高临下的俯视中原王朝,原因如下:

㈠契丹是半奴隶半封建社会,国力还在上升期

  • 契丹人青牛白马的传说

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南北朝时期契丹部落开始形成八部大人,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

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

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

天显十一年(936年),以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协助石敬瑭灭亡后唐。

  •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

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改革官制,划分南北二面,实行胡汉分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整订赋税,奖励耕战,发展生产。

会同九年(946年),倾国之师南征,为后晋败于燕州长城(今河北固安县)北部。十二月,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虏后晋出帝,灭亡后晋,改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㈡契丹民族学习能力很强,仰慕中原,汉化加快了契丹综合国力提升

契丹从耶律德光开始得到燕云十六州开始,就有了涿鹿中原统一天下的熊心壮志。耶律德光称帝后戴汉式黄袍,引进汉人大儒,设立孔子文庙,根据契丹国的实际情况“藩汉分治”,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共存,“四时捺钵”巡查国土,契丹因时制宜的制度极大的激发了综合国力的提高,使得契丹钱粮充足,畜牧业发达,步兵和骑兵来源广泛。

  • 契丹有骑兵优势

耶律德光文治武功,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大辽的威名在草原上宣扬,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契丹”的声音。以至于阿尔泰以北以西的民族都将中国称之为“契丹”。

  • 辽国疆域很大,是东亚的超级大国

㈢契丹国的体制很灵活,北方封臣制和部落制共存,南方推行郡县制

长城以南刚开始的时候,述律太后认为汉人狡诈懦弱,农耕文化会消磨掉契丹人的血气之勇,到时候就后悔莫及。

于是刚开始的时候大量契丹贵族“圈地”,将汉人随意打骂,视同奴隶,是贵族的私人财产。等到辽圣宗的时候,萧太后和辽圣宗意识到汉地封臣不符合皇权的集中和南院经济的发展,渐渐的禁止“圈地”,恢复汉人自由民身份,转为雇佣身份,最终南院汉地恢复郡县制,极大的刺激了南院经济发展,赋税大幅提高,刺激了契丹经济的繁荣。

北院由蒙兀族、女直、奚人、契丹、回纥等游牧民族组成,大都处于落后的游牧部落状态,主要是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契丹为了凝聚国力,组建强大的骑兵军团,大量的加封北方部落为封臣和仆从军,主要是靠金银钱粮赏赐激发这些脏兮兮的牧民骑兵。

㈣契丹军事实力东亚最强,骑兵占比高,机动性强于大宋禁军

  • 东丹王耶律倍出巡图

契丹国虽然是“一国两制”,但是帝国领导主要都是契丹人做决定,关键岗位都是契丹人或者有血缘关系的奚人。

军队主力也以北方骑兵为主,南方汉人步兵实力堪忧(遇到后周/大宋禁军有临阵投敌的风险),当然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辽境内的汉人也自认为自己是辽人。

  • 雍熙北伐

契丹骑兵在耶律休哥等名将的率领下,迂回包抄,分兵利诱,各个击破,中原步兵累死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骑兵,高粱河战役等证明了这一点。

  • 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契丹骑兵

㈤中原王朝腐化堕落的速度快于契丹

契丹本来就是贫穷的游牧民族,突然有钱了,暴发户嘴脸的契丹人,尤其是贵族有钱有闲,就开始挖帝国主义墙角,腐化堕落了,喜欢买中原的奢侈品化妆品,反正中原的一切都比草原的粗放产品好。

  • 契丹人的血勇

再说了,也不能总吃羊肉,浑身羶腥味,脏兮兮的牧民贵族确实没有浑身香喷喷的,喝茶吃糕点,穿着锦罗绸缎的汉人贵族高雅有气质。

再说了,北院的那些封臣贵族其实也是暴发户,投靠契丹后,在每次打草谷取得财富远不如和中原商人交易方便,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流。

  • 宋辽和平是打出来的

但是相比较而言,大宋的腐化堕落更快,随着《澶渊之盟》的签订,抵触战争的真宗很快把寇准罢相,主和派上台。

  • 宋辽国力不相上下,无奈之下和谈

宋人很快就忘记了战争的创伤,设立三处榷场,和契丹人开始贸易赚钱。毕竟还要把赐给契丹人的“岁币”给赚回来。

  • 契丹贵族宴会

㈥大宋禁军也不弱,守城有余,进取不足

大宋禁军也是精选国内的壮丁,建国初期,血勇不逊于契丹人,关键还是看朝廷战和的国策。

  • 投石机
  • 宋辽攻防战之床弩兵
  • 宋辽战争

实力相当的人才能做好朋友,更何况是宋辽,实力相当的宋辽通过战争接触互相了解对方,再通过经济贸易绑架对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契丹汉化加快,“彬彬不异于中华”,百余年和平就是这么来的。

㈦宋辽两国都有内忧外患

①辽国建立后,贵族叛乱屡禁不止,皇权争夺丝毫不逊于中原王朝。

  • 契丹贵族游猎

契丹国体制的经济两极分化,游牧经济的落后和农耕经济的先进,使得农牧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南院农民逃难者多,农田荒芜,经济发展不稳定。草原上各民族争夺优质牧场,蒙古部落互相征伐,传统“减丁”政策的延续,女真野人的叛乱频发,边地部落进贡不足受压迫引起的动乱,封地贵族缺乏治理能力……

  • 宋辽和平后开辟了“货币战争”

契丹重武轻文,马工娴熟,文略不足。宋辽“货币战争”丧失铸币权和发型权,国内经济沦落为宋朝的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大量马匹羊毛羊肉通过封地牧场贵族,走私到大宋。百余年和平下的“货币战争”使得契丹长期国际贸易逆差,“剪刀差”让契丹一直处于“失血”状态。

  • 杨业战俘,绝食而死

②大宋吸取五代藩镇割据教训,“杯酒释兵权”后“重文轻武”,强干弱枝,想方设法削弱军队实力,以文御武,武将地位卑微,战阵之上,文官“瞎指挥”,监军太监“死要钱”,后方皇帝遥控指挥“提前发阵图”,武将真可怜。

大宋建立后,“蜀地王小波起义”“山东宋江起义”“江浙方腊起义”“湖广白莲教起义”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大宋统治者安于现状,寄希望于花钱买和平,对契丹“以和为贵”,抵触战争。

  • 党项羌的崛起

西夏的崛起,西北边境战争失利,“三川口”、“定川寨”等战役损失了西军20万以上精壮,大伤元气。

交趾入侵,“侬智高起义”,大宋后院起火,宋辽和平很重要。

大宋“冗官”“冗兵”“冗费”压力山大,禁军沦为大将私兵奴仆家将,战斗力堪忧。

㈧宋新社追评:

游牧民族契丹建国远远早于后周大宋,中原和草原民族的恩怨并不稀奇,草原民族为了生存,掠夺生活资源,南下“打草谷”,趁着中原混战占据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也就走了涿鹿中原的野心和实力。

  • 契丹仆从兵女真骑兵

至于宋辽和平百余年,是宋辽各方面综合国力较量后的妥协,也是两国通过战争接触,互相认识双方实力,无奈的决定。

两国内忧外患也拖了后腿,使得宋辽双方都自称是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胡虏无百年之运”形容契丹可以说很正确,到了辽天祚帝的时候契丹已经不认为自己是蛮夷,反而认为蒙古女真是蛮夷。

可以说,大宋打不过契丹,军事战争胜率很低。但是大宋可以拍胸脯说,“儒学文化”可以汉化任何蛮夷,入华则华,华人无边界矣。


宋新社


大辽是草原上十分具有侵略性的民族,却选择和大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那就要从幽云十六州开始,正是因为大辽占据着这块土地,从而能够进行制度创新,才能和大宋保持长久的和平,也才会选择和大宋保持和平相处。

宋辽时期的幽云十六州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两省北部区域。乍一看,面积不大,但是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首先,幽云十六州地理位置是处于长城以南,它的北部边界是长城和崇山峻岭,而南部则刚好相反,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所以,常常有人会说大宋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丢了幽云十六州,导致无险可守。因此,这片土地是中原非常重要的北部屏障。

对于大辽而言,幽云十六州十分重要。说这话,并不是因为它是中原的北部屏障,占据了它可以一马平川的南下中原。大辽自打北宋初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打过入侵中原的主意。所以,幽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并不在军事战略上。

幽云十六州之所以能让大辽发生质的改变,是因为它拥有能让大辽进行极其重要的制度创新、改革的能力。简单来说,是体现在制度创新上。

首先,大辽的财政逻辑变了。幽云十六州,这块土地的面积并不大,大概十万平方公里再略多一些。尽管土地面积小,在大辽疆域的版图里也是很小的一块,可是一看人口比例却不得了,人口占据着大辽总人口的六成以上。而这个状况,也确保了大辽稳定的中央财政收入。

此外,大辽还有一笔财政收入必须要算上。是什么呢?就是澶渊之盟,大宋依照盟约每年要向大辽提供岁币。岁币,是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所以,再算上这一笔钱,大辽就更是有了稳定的中央财政。

大辽的财政逻辑发生变化,统治逻辑也随即发生改变。大辽最先是一个草原上的国家,国家的人民是草原上的契丹人,最初的国家形式是采取部落联盟。但是,幽云十六州是位于长城以南,人们搞的是农耕,常住人口基本上也都是汉人。

大辽想要同时统治长城南北,就必须同时懂得草原、中原的逻辑,在此之上建立一个草原和中原的二元帝国。

大辽的制度创新,体现在哪儿呢?大辽的帝国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在幽云十六州这块占大辽人口六成以上的土地,南院采用儒家文化那套方式来治理汉人;在大辽原来的草原土地上,北院则用草原文化的方式治理契丹人。

一旦能够建立起这种草原+中原的二元帝国,那么草原的继承逻辑也会随之改变。草原上皇帝的继承顺序会从兄终弟及转为父终子及,那这样草原帝国周期性的继承危机也就迎刃而解,王朝帝国的生命周期就能大大延长。

大辽帝国基业长青的关键原因,就是在于它对幽云十六州农耕地区的掌控、治理。因此,大辽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而且是由草原游牧者建立的大帝国。



六扇门小白


一说宋朝,就要说他的天生不足,北方幽云十六州的缺失。原本只要守住那么几个隘口就可以轻松挡住敌人的进攻,结果因为十六州的丢失,迫使宋朝要在上千公里的平原部署非常长的防线,防止敌人直接打到都城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光是禁卫军就有80万的原因。然而,如此多的军队自然而然地就会造成军费的巨额花销,没有几个朝代能够负担得起。因此宋朝迫切希望能够和谈。另外,在和谈的时候宋朝也是极力主张收回幽云十六州,但是辽国根本不可能答应,因为他们早就看上了华北平原的农田,都到嘴的肉怎么可能再吐出去。最后就仅仅给宋朝让出了两个州。

澶渊之盟让宋朝彻底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但是却给宋朝带来了百年和平。为什么失去了战略要地之后,宋朝反而会得到百年和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辽国已经不愿意再打下去了。在长达25年的战争之后,双方都发现他们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所以后来干脆都放弃了。而且辽国在得到了华北平原之后,他们就成功的破除了草原国运不过百的谜题。

因为有了耕地,即使是草原因为气候的变化没有产出,但是耕地依旧会不断地制造财富,这也让他们不会陷入以前草原民族因为物资不够而动不动就分家,大动干戈的场面,辽国自然就能够长久的统治下去。这也是后来为什么辽国在不能完成灭宋计划之后心甘情愿的成为宋朝打手的原因,毕竟已经占据了华北平原,没必要为一个不能完成的目标继续耗费下去




玉润万古


因为立国以后的辽已经高度汉化。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在学习宋国所以经过几代的发展,辽已经成为一个披着游牧民族的皮的汉族人。

当然辽宋之间的和平也是通过战争得来的。宋太祖、太宗在外位期间都很想解决幽云十六州问题所以也和辽国打了几仗但是这几仗都没占到便宜,直到宋真宗才真正大败辽国,即使此时宋国已经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但是还是与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这才有了后续的百年和平。

宋辽两国发现想彻底置对方于死地几乎不可能,在接着打都不太愿意:宋朝想要安静,辽国想要发展。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握手言和,这样对大家都好,各取所得。

后来宋真宗和宋仁宗死时辽国皇帝都极度悲痛,并以兄弟之国送去哀悼。所以辽国后期基本上已经是个汉文化国家,一心谋发展,与宋国做生意。


历史摸黑人


盟约只是形式,真正的和平是靠实力和战争争取的,辽宋百年和平澶渊之盟只是一个契机,而双方经过几次大战相互摸清了底细,那就是在当时条件下基本势均力敌,想要吃掉对方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契丹国自耶律阿保机统一草原,效仿中原王朝称帝建国,之后耶律德光即位就一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谁知道后晋石敬瑭突然送来一份厚礼,那就是肯请契丹出兵帮他对付后唐李从珂,事成之后拱手奉上燕云十六州这块大蛋糕,果然耶律德光引兵击退了后唐大军,按照盟约顺利的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王朝赖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失去了,而契丹也一跃成为横跨草原和内地平原的大帝国,对内统治实行南北两院分别管理游牧部族和长城以内的农耕的汉人,无论疆域还是人口都达到了顶峰,耶律德光也将契丹改国号“大辽”。



宋朝自陈桥兵变赵光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后,东征西讨南下扫荡,迅速的统一了中原以及江南地区,当时的军事实力也是相当强大。大宋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对契丹采取主动攻击,数次大战铩羽而归让他们见识了辽国的实力,对辽国也从攻势变成了战略守势只能被动防御。

辽国在几次打败大宋后也开始膨胀,觉得自己可以吞并大宋统一天下,于是主动对宋开始了攻击,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大军进攻大宋,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极力相劝下御驾亲征,两国在澶州展开大战,辽军久攻不下,宋军在皇帝御驾亲征的鼓舞下士气高涨,辽军统帅萧跶凛被宋军强弩射死,辽军军心动摇节节败退。当时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后勤保障辽国都无法和大宋进行长期抗衡。这时辽国主动前来议和,宋真宗也没有和辽国长期战斗下去的决心,只好顺水推舟同意议和,这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辽国通过澶渊之盟获得了每年10万两白银的岁币和绢20万匹,以后每年都有这么多银子娟布,可以说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还不用费一兵一卒朝野上下非常满意。

宋朝通过盟约得到了期待已久的和平,可以安心治国发展经济,宋朝当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每年这点岁币绢布也不在乎,通过和辽国的互市交易说不定挣得更多,也是相当满意。

任何的和平都不是凭空得到的,所以“澶渊之盟”以战争开始以和平结束,对辽宋两国都是一个皆大欢喜,无论大宋还是大辽在当时实力基本旗鼓相当情况下谁也吞并不了对方,大宋开国时军事实力真的不弱。双方与其相互不停的战争不如坐下来和平相处互利互惠,这就是澶渊之盟能够让双方和平百年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