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折射出我们的教育有哪些短板要补呢?

阳光成长与学习


1、家庭教育,部分家长视孩子在家上课生活为负担,不可取。

2、素质教育,疫情期间,建议让孩子多了解家国情怀、人类命运等,引导孩子感受、参与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而不是一味补课。


新高考学业规划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措不及防。全国各地纷纷延迟开学,但“开学不返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如火如荼。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也是参与进来,在线上开展教学。随着地方教育局出台了线上直播课程,我们就是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批改作业,并给予指导。在这个过程中,线上教育的利弊和短板?和这种形势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一吐为快。


政府集合一批优秀师资力量参与课程直播,他们的专业知识深厚,阅历丰富,让学生在这个漫长的寒假中获得了名师课程和较系统的学习,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回看,这些是优势。但即便在这么好的教学资源下,学生两级分化却在加大?为什么呢。

问题出在孩子和家庭教育身上。

不自律的孩子、没有目标感的孩子、心理素质差的孩子,这三类孩子注定跟不上线上教育。李岫云曾说,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这类孩子,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父母和家庭教育的问题。


1.缺乏自律的孩子

因为在校上课时,师生面对面,有老师的时刻监督。

而网课没有课程的制约,难免会变得松散,懒惰。老师鞭长莫及,同学间互不知情,独自学习的孩子不自觉地就会放松警惕,自欺欺人,甚至作业都是网上搜题抄的。

而自律的孩子,抓住时机,偷偷努力,弯道超车。


2.心理素质差的孩子

而强大的心理素质,是所有优秀品格培养的基础和前提。

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挫折,是去调整自己去适应和战胜,还是直接被困难打败?两种心态产生不同的结果。


3.没有目标的孩子

所谓“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说的就是人要有目标,才努力奔跑。

有目标的学习,像运动会上赛跑,专注而努力。没有目标的学习,像饭后散步,东一步西一步,没有方向。

如何去补短呢?

1.自律的父母,才能养育出自律的孩子。

那些一边教育孩子“关掉电视,快去写作业”自己却整天捧着手机,从不阅读和学习,是很难培养出自律的孩子。另外,家长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给孩子正面示范。让孩子早睡,父母先有好的作息习惯;想让孩子多运动,父母要自己迈出家门投身运动中去。让孩子多读书多学习,就要让孩子平时也看到你投入工作和学习的精神。


2.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果性格孤僻、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急燥、自负,情绪不稳定等等,这都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即使学习成绩再好,也很难有所成就。疫情下,更需要阳光健康的心理,阳光积极健康生活。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亨•奥斯汀说过,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3.帮助孩子找到并制定适合的目标。

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对自己的儿子马飞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目标就是孩子努力的意义,并对自己充满信心。目标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步一步的踏实努力,串联而成,但也不能太高,令人望而生畏。

曾有报道称,中国大陆有80%的中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家长期待的目光盯得过于功利,因地制宜,让孩子思考并制定合适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们也要经常思考:未来社会需要什么养的人才?我要成为怎样的人?

拥有崇高的目标,才是孩子的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注我
一线教师,小学生家长,分享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助力孩子有效学习,轻松提分!

小学提分课堂


现有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教出的孩子成绩优秀,但综合素质较差。

1、要重点培养,孩子对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应试压力大,往往注重多背多记多刷题,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孩子动手和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少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高不了。

2、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此次疫情来临之后,到如今孩子在家限制的时间已近50天,长时间一个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如果没有好的自律性,就难保孩子能够按时完成在线所学的功课,更谈不上体能的锻炼。我想很多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变的比在学校时懒了,内务不做,早晨不叫不起,生活习惯拖沓,整天提不起精神,没有动力和兴趣。只要孩子自律能力养成了,疫情期间恰恰是孩子查补自己短板的最好时间。

3、要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书是能激发孩子主观能动性的不错的动力来源,只要找准了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可行的。只要孩子的阅读兴趣起来,阅读能力自然就差不了。而阅读能力是孩子学习所有学课必备的能力。

4、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此次疫情之大,超乎人类的想象。我们面对这种灾害,要引导孩子减少对未知事务的恐惧。我们要多保护孩子的思考兴趣,少一些批评、玩笑和嘲弄。


正三观学堂


短板:网课教育的探索,如何规范好网课学习?如何提高网课学习的效率?网课教育,如何对残疾孩子,特殊孩子教育?


岷州博书教育


首先,你这个问题比较大,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只能谈谈自身看法


身边事,身边说,就拿学校来说,疫情的影响,到线上网课的开展,都在逐步推进,表面来说,学生达到了停课不停学的宗旨,但是,学生学习进度没有影响吗?学习效果没有影响吗?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因为停课,不得不开展线上课程,对于没有线上系统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另外上课老师统一培训平台使用,学生也要学习软件的使用啊,这些组织起来都是难题


等这些问题解决完了,上课期间,出现迟到早退,网络卡顿,不预习不练习不复习,通知家长,家长也是焦头烂额,说:一会语文老师需要发反馈;一会数学老师需要拍视频;一会英语需要发音频,总之孩子们上个网课把家长弄的要疯狂。


所以从侧面反映出,线上线下上课的不同步化,习惯的不协调性,认同的给我点个赞!


李三少爷


这次疫情,让很多人都呆在家里自我隔离,而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于是学生在家里纷纷展开学习,但问题就暴露了。我曾经在为头条上说过,当疫情结束的的时候,就是人们分化显现的时候。事实上分化的,不仅仅是学生。

暴露出的教育短板是哪些呢?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自主性学习的问题。

对学生而言,会自主学习的,即使不出门也能够学习,从目标设立,到学习计划制定,对学习全过程他可以自我管理。至于学习条件,感谢我们的国家对互联网运行的保障,什么资料都可以获得。而不会自主学习的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不讲,大家也可以想象。

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不是疫情来了以后才发现的,而是在平常的教学管理中整个都缺乏这方面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死练,已经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就没有机会去学会自主学习。网上有篇文章说,有个孩子想在家自学不想开学,说出了想让疫情再多一些时间的话。想让疫情延长肯定不合适,但他这种愿望的背后就是对学校不合理教学管理的声讨。

可悲的是,这次疫情本是培养孩子自主性学习的最好机会,因为孩子有了自己学习的时间,家长也在家里,是开展亲子阅读的很好机会,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绝佳时机。但是,当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时候,下面是“闻风而动”,各地教师成了网上教学的网红。尽管各地组织了优秀教师的课程供大家学习,但是,具体到各校还是再强调,学生必须按自己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尽管教育部发现这些问题后一再强调不要按正常课程进行,必须予以纠正,但下面还是一意孤行。上课、作业、考试,甚至比平时要求更严,让不少家长崩溃。原来那些基础差、纪律不够好的学生,离开了老师的监管,干脆自己就放弃了学习。

如此操作,在开学后怎能不两极分化?

自主性学习有多重要,对学生学习来说,前面我们也谈到。而事实上,从我们身边就可以看出来,善于自主学习的,成年以后,他也会不断的学习进步。同样是疫情自我隔离不能出门,有的人只是吃喝躺着感叹挣不到钱,而有的人利用这些时间学习进步,甚至还搞创造发明名。武汉某公司董事长就利用在家的时间搞出了公共汽车消毒的发明,不仅利于抗疫,而且注册了专利发明。这位董事长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这个结果吗?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当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家长向我咨询:孩子说老师在网上讲的听不会,不想学,咋办?的时候,我对他们讲,不要学了。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陪孩子读书吧。阅读不仅能培养自己的“阅读脑”,让自己的大脑更聪明,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语感,增强理解能力。这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好,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不管是个人,还是学校,我个人认为,应当汲取教训,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下大功夫,这才是让教育上台阶的根本大法!

你觉得有道理,就点击”+关注“,让我们成为好朋友,让我们共同关注教育,让我们的教育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