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蘇秦、張儀遊說各國,最終都達到各自建立或瓦解聯盟的目的。

那麼問題來了:戰國列候為何都願意聽從蘇秦和張儀的“擺佈”?

難道他們都是“木頭人”,寧願受到兩人的操控和擺佈?

還是說蘇秦、張儀話術高超,輕鬆騙過戰國列候?

都不對!

兩個關鍵詞:抗秦和事秦——

弄懂了這兩個關鍵詞,

就弄懂了這篇文章的問題——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蘇秦為什麼要遊說各國諸侯合縱抗秦,兩件事可以看懂:

一:秦國改革;二:蘇秦受挫;

春秋戰國時代整個紛爭的大背景,

是周王室的衰敗和周天子影響力的衰弱。

這是大背景,正因有這個大背景,

才有會“事秦”和“抗秦”的趨勢變化——

說秦國改革,無非就是秦孝公時代的商鞅變法。

這場改革對秦國的改變很大,但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對外關係與對內關係的變化——

對外關係又分為外交和軍事兩大塊。

變法之前,秦國是不受待見的“西垂夷狄”,

變法之後,秦國成為周天子承認的西部方伯(霸主)

此外與楚宣王聯姻,和魏惠王結盟。

秦國外交關係進入正常化,結束不與中國會盟的歷史;

在軍事上,秦國和魏國貌合神離,

趁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損失慘重,進而撕破盟約,

進攻魏國,收復秦國之前丟失的河西之地;

對內關係上,通過商鞅一系列改革,

秦國實現了“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的成績。

國家內部政治、社會經濟環境趨於穩定;

軍事上也通過“軍功爵位制”刺激士兵的戰鬥力,

變法之後秦國的迅速崛起,導致天下局勢發生鮮明變化。

即“抗秦化”日益成為諸侯們的潛在共識,這是基於秦國的強大決定的;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因此,蘇秦基於這一點,先是遊說周顯王,這是最優先選擇,

因為周天子有政治上的地位、名聲的合法性優勢。

但周顯王認為他不靠譜,蘇秦的第二優先選擇是秦國,

為什麼要選擇遊說秦國,因為他看到了秦國的強大,

因此決定再推秦國一把,幫助它成就霸業;

但秦孝公剛剛死去,又發生商鞅叛亂的事情,

剛剛繼位的秦惠文王短時間內不願再有大的政治變動——

由於這兩件事,決定了蘇秦為何要去遊說列國,

換言之,當初準備去推秦國這列火車的人,

現在成為了準備攔火車的人。

所以,蘇秦遊說六國都有一個核心的觀點:即抗秦

他遊說燕國,說:故曰秦之攻燕也,戰於千里之外;趙之攻燕也,戰於百里之內;

他遊說趙國,說:六國從親以賓秦,則秦甲必不敢出於函谷以害山東矣;

他遊說韓國,說: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又復求割地;

他遊說魏國,說:事秦必割地以效實,故兵未用而國已虧矣;

他遊說齊國,說:秦之無柰齊何,而欲西面而事之,是群臣之計過也

他遊說楚國,說:夫秦,虎狼之國也,有吞天下之心(以上《史記》);

蘇秦的所有遊說之詞,都在表達一個鮮明的觀點,

即事秦的危害和抗秦的好處,他主要通過政治和地理,

兩個方面來打動列國諸侯達成合縱盟約。

而這些都是基於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的日益強大,

導致戰國七雄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秦國成為“一超多強”的超級強國的存在。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那麼擺在六國諸侯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抗秦還是事秦?

因此,蘇秦通過論述政治和地理上和秦國的關係,

總之讓六國明白:事秦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秦國不是什麼善茬,短暫的和平帶來的,

最終只會是長期的危害,

因此,不如用結盟的方式來維持長期的和平。

而蘇秦遊說的整個背景就是秦國的崛起,

以及抗秦和事秦兩種趨勢的鮮明化。

顯然,在蘇秦的遊說下,

諸侯們自然就選擇了成為命運共同體,

一起對抗秦國的東進稱霸之路,

由此,導致秦國被擋在函谷關裡15年不能東進。

這是蘇秦的故事——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面對山東六國結盟的現狀,秦國決心要瓦解當下這種,

不利於自己的局勢。

秦惠文王方面後來派出同為說客的張儀,

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闡明“事秦”的好處——

山東六國達成的合縱之約並不是鐵板一塊,

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鬥。

秦國雖然是共同的敵人,是一頭老虎,

而山東六國是一群狼。

一群狼可以短暫震懾住老虎,

但是狼群內部的矛盾並不足以讓他們形成長久的團結。

他們是命運共同體,但不是利益共同體——

抱著這個動機和目的,張儀展開了他的遊說。

他遊說楚國,說: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而楚待諸侯之救,在半歲之外,此其勢不相及也;

他遊說韓國,說:先事秦則安,不事秦則危……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如韓;

他遊說齊國,說:大王不事秦,秦驅韓梁攻齊之南地,悉趙兵渡清河,指博關,臨菑、即墨非王之有也;

他遊說趙國,說: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梁稱為東籓之臣,齊獻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

他遊說燕國,說:今趙王已入朝澠池,效河間以事秦。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雲中、九原,驅趙而攻燕,則易水、長城非大王之有也。

他遊說魏國,說: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以上《史記》)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張儀通過利用山東六國內部的矛盾,

告訴六國君主一個道理:

你們這個聯盟本身就矛盾重重,

如果秦國發兵攻打,你們的盟友真的有條件,

有能力過來救你嗎?

到時候等到秦國的軍隊達到都城之下,

再想事秦就沒有機會了。

所以不如當下就事秦,避免將來的禍患,

而且事秦就成為了盟友,秦國又怎麼會攻打盟友呢?

通過離間計和障眼法,張儀成功瓦解了六國之約,

張儀的觀點非常強勢,甚至帶有一些威脅的口吻。

他就是要告訴山東六國的君主,

秦國的崛起已是大勢所趨,現在你不提前和秦國打好關係。

等到其它諸侯國和秦國建立盟友關係來攻打你的時候,

那就什麼都晚了。

為何戰國列候都願意受蘇秦和張儀的“擺佈”?極簡分析,一文看懂

張儀充分利用的是山東六國彼此之間,

並不相互信任以及對秦國的畏懼心理。

正因如此,六國諸侯才會在蘇秦和張儀的輪番遊說下,

前期結盟,後期分家。

之所以會造成山東六國被這兩人“擺佈”的假象,

歸根結底來說,是因為秦國“一超多強”的強大實力造就的,

導致山東六國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就是抗秦,要麼就是事秦。

抗秦有理,事秦也有理,

但從長遠來看,抗秦必然才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秦國的野心並不是需要盟友,

而是稱霸東方,一統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