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其实是个道士

李白,他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狂人、也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的侠客。更是一个敢让大唐权臣高力士脱鞋,敢为贵妃题诗的风流诗人,其实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道士。

李白,我其实是个道士

李白出生于四川,而四川既是李白的家乡也是道家的发源地,在唐代道家发展即位迅速,整个李唐社会都十分尊重道教,四川道教的宫观、场所众多,几乎是“五里一宫,十里一观”。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年幼的李白也开始信奉道家。道家的神仙思想对其影响很大,修道也成为了其一生的主题。

在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所谓的六甲指的就是道家的典集。可见年幼的时候李白便开始接触道家。

在二十岁的时候,李白正式成为了一名道士,并且进行了道家的灌顶仪式,获得了主持道士给予的“长生箓”。后来李白在他的诗中写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在古代“结发”指的就是男子二十岁的时候。

在公元725年李白出蜀,开始拜访道家名山,外出游历,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不少道家好友,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就是、年近八十的茅山宗传人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极为欣赏称其“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写下了著名的《大鹏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随后在司马承祯的引荐下认识了同是道家的著名女道士玉真公主。在玉真公主举荐和称赞下,李白进入了唐玄宗的眼中,并被其才学折服,让其供奉翰林。开始了其短暂的政治生涯。

李白,我其实是个道士


在公元774年春,因为仕途不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从小入道的李白又开始了自己的求仙之旅,此次与他同行的还有杜甫和高适,三人登高山、寻仙草、拜访仙人。三人求仙问道的经历也成为一段佳话。

李白的许多诗篇都是在自己游历的时候创作出来的,其中自然包含了很多浓厚的道家风格,在其留下的一千多篇诗中有近百篇于道家有关,

李白,我其实是个道士


在李白的诗中处处体现着他对神仙的向往,比如在游历泰山的时候写的“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以及在崂山寻仙时候写的“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李白的诗歌离不开道教,其中的“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充满了对神仙的向往。

他还写道“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可见此时修道成仙已经是李白最大的梦想,他想着能够早日服用仙丹,修炼成仙,摆脱世俗的苦恼。

对仙丹的渴望,让晚年的李白沉迷于炼丹,甚至拜在炼丹大师胡紫阳门下,并获得了炼丹秘方,古时候的丹药,都是各种矿物质混合而成,其中还含有很多有毒的物质,比如“砷”。李白的死去,与其服用仙丹脱不了干系。

李白,我其实是个道士

李白对道教的追求是从一而终的,并不像他人那样,半路出家入道,道家的神仙文化与对早日成仙的追求,伴随了李白一生。这个世界对李白而言,实在是太小了。他追求的是更加辽阔的世界,辽阔到能够让他“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

在仕途失意的情况下,一心求道成为了他唯一的精神慰藉。李白死后有木有成仙我不知道,但活着的李白却成为了“诗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