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典故:三月桃花女神和有關她的詩詞(一)

一、三月桃花女神——桃花夫人(息夫人)

三月桃花當令。晚清學者俞曲園《十二月花神議》裡,以息夫人為桃花的女花神。

古詩詞中的典故:三月桃花女神和有關她的詩詞(一)

桃花夫人名叫媯桃。媯是姓,桃是名。媯桃嫁到息國之後,便稱為息媯。息媯是春秋時陳國人,她先後有兩任丈夫,第一任是息國國君,第二任是楚文王。

她出生於陳國的媯姓世家,是春秋時代陳國(今河南淮陽)國君的次女。媯桃生得十分美豔,從簡單的歷史記載與傳說來看,她的美豔不在我國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下,甚至還有超過。因面若桃花、容顏絕代所而得名桃花夫人。曾有詩云:“ 桃花夫人好顏色,月中飛出雲中得”。從此以後,桃花便成了中國美女的關鍵詞,如“桃花顏色”“豔若桃花”等。除此之外,形容男人有了紅顏知己,叫“桃花運”,形容女人紅杏出牆,叫“命犯桃花”。後面兩種似乎是貶義詞,但這個貶義,也來自桃花夫人本身。

古詩詞中的典故:三月桃花女神和有關她的詩詞(一)

根據左傳的記載,息媯和姐姐蔡媯在公元前684年(陳宣公九年、楚文王六年)六月分別出嫁到息國和蔡國。新婚後的媯桃,依風俗必須省親,由於陳國和息國並不接壤,需要途經蔡國,她特別去探望姐姐蔡國夫人。蔡哀侯接待她,見她如此美貌,便禁不住挑逗調戲。息侯聽說後,非常生氣,但因本國勢小力弱,便暗中聯絡強鄰楚國的國君楚文王,密告蔡哀侯對楚有侮謾之心。楚文王早就有意吞併蔡、息這兩個小國,於是假裝替息國報仇。兩國密謀滅蔡,按約定楚出兵佯為襲息。息與蔡有互保協議。蔡哀侯聞訊,派兵趕來相救。在息國都城之外,楚息兩國軍隊夾擊打敗蔡軍,並活捉了蔡哀侯。此為歷史上的莘野之戰。

蔡哀侯由於荒淫好色而從一國之主淪為階下之囚,在楚國受盡折辱,恨透了出賣他的息侯。為了報復,蔡哀侯在楚文王面前大加稱讚息媯的美貌。楚文王聽後十分驚訝,得知息蔡反目乃是因為息侯的夫人媯桃。經過再三考慮,楚文王釋放了蔡哀侯,卻把媯桃記在了心上。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十年)設計將赴宴的息侯當場擒拿,然後派兵衝進息侯宮中搶出息媯。聽說丈夫被抓,息媯本來想要投井而死,卻被侍衛勸阻。楚文王百般撫慰許諾,只要息媯嫁給自己,就不殺息侯。為了息侯得以活命,息媯只得忍耐苟活。息侯因此保全性命,被流放到汝水之南,採食十家之邑,不久,就鬱郁而死。

楚文王與息媯成親,封她為楚夫人。因為她叫媯桃,故楚國百姓稱她為“桃花夫人”。楚文王雖然搶到了桃花夫人,並對她百般呵護,恩寵有加,但桃花夫人卻始終對他冷淡。三年中,她在楚王宮中生下了兩個兒子,長子熊囏,次子熊惲。可是,她卻從未說過一句話。文王佔據了她的身體,卻沒有贏得她的愛情,這一點讓他非常不愉快。但他極有耐心,數年如一日疼愛著她。息媯雖然仍不說話,但也為楚文王始終不渝的真情所感動。一天,趁著稚子繞膝,桃花夫人心情略好時,文王問她為何不說話,她終於開口說道:“身為一介婦人,前後竟事二夫。不能以死守節,又有何面目與人言語?”言畢愴然淚下。

楚文王知道她是傷感息國的滅亡,為了取悅息媯的歡心,便以蔡哀侯從中挑撥為由,在當年秋天進攻蔡國,蔡哀侯再次被俘,最終客死楚國。對此,《左傳》評論說:《商書》中說的“惡蔓延的時候,就像野火燎原一般,如果不靠近他,那要怎樣來撲滅呢?”這恐怕就是指像蔡哀侯這樣的人。

古詩詞中的典故:三月桃花女神和有關她的詩詞(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