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在刘备,曹操,孙权的部下中选一个最忠心的人,你觉得分别会是谁?

只只暖你


曹操集团,最忠心的,文:郭嘉。武:许褚。

刘备集团,最忠心的,文:诸葛亮。武:张飞。

孙权集团,最忠心的,文:鲁肃。武:周泰


吃我一根棒


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就大事的人,身后总有一帮“死忠粉”,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全心全意辅助自己的领导,以达到彼此的最终目标。

在东汉末年这个军阀割据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波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们有的出身官宦时间,有的出身豪门,有的甚至是街头小贩......不管各个实力怎样折腾,天下大势总会归于平淡的,当一些势力被淘汰后,就来到了三国争霸的时代!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智囊团和将领,因为有这些“死忠粉”的协助,他们才能在乱世中生存直至强大。所谓“死忠粉”重点自然在忠心上面,因为敬佩自己的主公,所以愿意死心塌地的跟随他、保护他。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如果非要在这些人才中选取一个最忠心的人,那我们也只能从史料记载中来寻找答案。

一、曹魏:典韦!

典韦舍命就主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了,这件事发生在公元197年曹操第一次讨伐张绣,即第一次宛城之战。这一战本曹军是大获全胜,无奈曹操抢了张绣的美女婶婶,最终导致张绣反叛。这一仗下来,曹操狼狈得如同丧家之犬,不但失去了最看重的长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明,而且爱将典韦也在此战中带着遗憾丧生。

在得知张绣反叛后,典韦亲率护卫兵在前门阻挡以保护曹操后撤。试想一下,典韦虽武力值爆表,但毕竟双全难敌万手,不多久身边的断后队伍全部阵亡了。其实以典韦的身手在短暂阻挡后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可他听到到身后的千军万马直呼要取曹操人头,于是决定继续阻挡敌军,以保老大全身而退。典韦战死时身边敌军尸体无数,直到他倒下后,张绣的士兵仍然不敢向前。

一个人忠不忠心,不是在你发达的时候他整日宣誓表态,而是在你无助时、失利时能够守护在身边,陪你起起落落,陪你出生入死。典韦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他二人早已不是领导与手下的关系,而是朋友、是兄弟。俗话说“生死面前无大事”,典韦愿意拼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也绝不允许敌军靠近曹操,这等忠心,值得人们歌颂和赞扬。

二、蜀汉:关羽关二爷!

这人世间最不能背叛的恐怕就是感情了吧,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派关羽守下邳,自己则去了小沛,两年后曹操亲率大军工大刘备,刘备不敌,独自逃跑到袁绍那里求收留,留下关羽孤身奋战。

试想一下,关羽在最需要大哥帮助的时候却被狠心遗弃,不知道他当时内心该有多失望,自己当亲哥哥对待的结拜兄弟竟然就这么跑了,或许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兄弟不要也罢了但关羽并非常人,他奋战许久,无奈寡不敌众,最终被曹军生擒。

曹操敬佩关羽的勇猛和为人,随即任命关羽为偏将军,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留在身边,希望能为己所用。但是,尽管大哥刘备抛弃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兄弟感情一直深深藏着心中,无论曹操付出多大的耐心,给予多少的利益,关羽都不为所动。直到万军丛中取颜良首级,解白马之围,报答了曹操的恩情,关羽变驰马而去。

这份忠肝义胆被后人铭记在心,此后关二爷便成为了"忠义"的代名词,当然“人在曹营心在汉”这个典故也是从此而来。

三、东吴--周瑜

对大多数人而言,周瑜最大的名气主要来源于演义中与诸葛亮的故事,无论是“火烧赤壁”还是“三气周瑜”都堪称是精妙绝伦的片段,但演义毕竟是演义,很多内容是罗贯中先生杜撰的,多少与正史有些出入。

这里之所以把周瑜称为东吴最忠心的人是因为在他完全有能力夺权掌控吴家大业的时候并没有新生异心,而是坚决辅助小孙权巩固江东。孙策被暗杀后,年仅十几岁的孙权接替哥哥掌管江东势力。那时候吴家基业并不稳定,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部军心不稳,没人服气这个不足二十岁的小主公。而周瑜此时正率大军固守江东边塞,得知好友孙策战死后伤心欲绝,他深知小孙权没有暂时还没能力经营江东,于是率领大军去为孙权助阵,帮助他安稳内部局势,巩固权威。

试想在东汉末年那个战乱四起的年代,谁是谁一生必须要追随的人?谁又非谁不跟不可的?那个时代是凭实力说话的,今天和你眉来眼去,明天就可能兵临城下。如果周瑜心中没有那份执念,按照他的能力与野心,吞并吴家产业恐怕并非难事。

似乎“患难见人心”用在忠义方面再贴切不过了,人心是一个比较奇妙的东西,看似难懂,但有时候一件事就能看透本质。其实我们细想一下,真正看透一个人是不是忠心也就是在患难的时候,刘备在事业刚起步,四处碰壁的时候又关羽张飞这帮兄弟在身边;孙权在最无助的时候有周瑜这些名人帮忙稳定局势,而曹操善于拉拢人心,他有一帮死忠粉在身后撑腰.......福祸本相依,莫南带来的损失毕竟只是暂时的,但通过这场磨难能够收获的东西却能一生受用。


风古


个人认为!曹操最忠心的部下,应该是典韦;孙权最忠心的部下,应该是周瑜;刘备最忠心的部下,应该是赵云或者张飞;


先说曹操!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能够三分天下有其二,他手下的忠臣良将肯定是最多的;比如曹氏宗族的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纯等,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外姓将领典韦、许褚、张辽、乐进、张郃、庞德等,谋臣团队的郭嘉、贾诩、程昱等;

但如果要找一个绝对忠于曹操的,我认为应该是典韦、许褚、曹洪这几位,因为这几位跟曹操都有过命的交情,乃舍命救主之典型;


曹洪曾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并不是在风平浪静之际随便夸夸海口,拍拍马屁;而是在曹操追击董卓,被徐荣大军击败,命悬一线之际说的;曹洪把战马让给曹操,曹操推辞不就,曹洪才说出了这句话;所以!曹洪对曹操,可谓是绝对忠心,随时都可以为他献出生命;

许褚的话!应该是曹操最亲密的基友,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超越了曹氏宗亲;好到什么程度呢?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有“心有灵犀”,许褚对曹操是有心灵感应的,这一点很多情侣都羡慕不来;徐他准备暗杀曹操,许褚在自己的营帐中,但他能感觉到曹操即将面临危险,小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于是慌忙赶到曹操的大营,将徐他等人全部杀死;而且曹操死的时候,许褚伤痛欲绝,口吐鲜血的举动,更是胜过了曹操的亲儿子们;


为什么要把典韦排在第一呢?原因很简单,真正因为护主而牺牲的,仅仅典韦一人;实际上典韦可以走,以他的武艺要想突围并不难,但是他没有走;当奋力杀退众人之后,所有敌兵都不敢向前,典韦主动冲入了敌阵,为的是给曹操多争取一点时间;

所以我认为,曹操最忠心的部下,应该是典韦!!

再看孙权!

东吴最忠心的部下是周瑜,这边应该没什么争议;具体体现两点:

第一:两救东吴

第一次拯救东吴,是在孙策死后不久,曹操新破袁绍的时候;曹操给孙权下了一封诏书,让他把儿子送过去做人质,结果众臣皆犹豫不决,只有周瑜力劝孙权,说服众臣;可以说没有周瑜,江东基业将毁于一旦;从此权母视周瑜为子,孙权视周瑜为兄;

第二次拯救东吴,则为赤壁之战,众所周知的一场战役,我也就不多说了;

可以说!这两次投降曹操,对周瑜都没什么影响,正如鲁肃所说,投降曹魏之后,这些大臣们,待遇肯定比之前更好,加官进爵,甚至封侯都有可能;唯一得不到好处的,就是孙权,孙权的下场只会跟刘琮一样;所以!周瑜两劝孙权的表现,足表其忠义;

第二:

赤壁之战后,周瑜领兵攻打南郡,与曹仁对峙一年之久,最终将南郡拿下;显然!周瑜的野心,并非吞并南郡这么简单,他的最终目的,是借南郡,顺江而上,发兵益州,进而图取天下;曹操知道周瑜的野心之后,派遣将干前往南郡,想要招揽周瑜;周瑜对蒋干说“丈夫处事,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共生,能移其意乎?”周瑜以苏秦、张仪自比,断绝将干招揽自己的念头,足见其对孙权绝对忠心;

所以我认为,孙权最忠心的部下,应该是周瑜。

然后刘备!

说到刘备最忠心的部下,大多会想到关羽?毕竟忠义武圣的名声,早已贯穿古今了;

可实际上呢?关羽并非刘备最忠心的部下,只不过一些文学作品,把关羽的事迹渲染得有些过头了,所以才导致后世莫名的崇拜;

关羽忠心刘备不假,但绝非最忠心的,因为根据正史记载,他有投降曹操的记录;而且跟演义不同的是,正史投曹,并不是因为保卫嫂嫂的安全,而是兵败被俘投降;而且关羽叛曹投刘,除了千里寻真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嫌疑;

来看一下关羽传裴松之引蜀记原文“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取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乞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原来关羽与曹操,有争妻的过节;关羽多次请求曹操,将吕布帐下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赐给他,结果曹操见了杜氏之后,自己将她纳为了小妾;就是曹操的杜夫人,之后为曹操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即曹林、曹兖、金乡公主;秦宜禄则被张飞所杀,主使应该是关羽,因为当时秦宜禄也在曹操帐下做事,张飞也属曹操帐下将领,两人并无深仇大恨,张飞完全没理由杀秦宜禄啊!

另外!除了蜀记之外,华阳国志、魏氏春秋、九州春秋等史书的记载都差不多;裴松之对此说法,显然也是肯定的;

所以!我认为关羽并非最忠于刘备的,否则他之前就不应该投降曹操;投曹又叛曹,虽说表面上是为了刘备,但也不排除他自己放不开争妻心结的因素;

反观赵云、张飞,对刘备则是一如既往,特别是赵云,长坂坡孤身投曹营,单枪匹马救出后主阿斗,为了刘氏血脉,他完全可以做到视死如归;


爱尚文史


刘备手下当属关羽关二爷。

即使身处险境仍然不投降,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关二爷也因此被视为忠义的化身,同处刘备阵营的诸葛亮也很忠心,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尽力辅佐少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毕竟还沒有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在生死关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曹操手下最忠的,当属“古之恶来”典韦。

面对张绣的背叛,典韦忠心护主死战到底,这份忠心即使比起关云长来都是不遑多让!

至于孙权手下最忠的,当属周公瑾!

周瑜和孙策是连襟,又是兄弟,对孙策的亲弟弟,周瑜自然是尽心辅佐。

赤壁之战,人心惶惶,连张昭这样的重臣都想投降,周瑜,鲁肃是不多的几个主战派,更不为江淮名流蒋干言词所动坚决抗曹,并亲自指挥战争击败曹操!

周瑜应该知道,战争如果失败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如果投降,便和张昭一流一样,照样做他的东吴大都督,即使做不了大都督,以周瑜之才智混的也不会差,但他选择了孙权,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看到了周公瑾的忠义。





布闻天下


说起三国,我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那换句话说,有人问你,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中选出一个最忠心的部下你会选谁?换句话说你认为谁忠心。

刘备其实从一开始织席贩履的走卒,逆袭成为蜀汉皇帝的可以说经典,除去他敏锐的政治头脑、识人用人的驭人之术,还少不了手下众多兄弟哥们的帮衬扶持,重点是刘备会用人心。



说起三国我们会想到,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个个都忠于刘备。这些人非常忠心,但是我个人不选武将。欲成大事者,须在政治上狠下功夫,简单的来说论证务能力,具诸葛孔明之才者曲指可数!没有诸葛亮,哪来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换句话说没武将,诸葛亮也不行。



其实忠心我选诸葛亮,其实自出隆中到举兵伐魏,诸葛亮是真的累死在五丈原。不管他是不是权臣吧,作为蜀汉说一不二的人物,人家没有贪赃枉法很难得、徇私舞弊!

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殚精竭虑,壮志未酬身先死。其忠于蜀汉、忠于刘备之心可昭日月! 刘备阵营里,首选诸葛亮。 换句话说诸葛亮其实能不能拿下天下不好说,有一点是一定,最后老天没有帮诸葛亮。


说起曹操那真的是比刘备强太多,曹操不管是文、武、礼仪等都比刘备强。换句话说,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刘备你就是小人,可是我不杀你。

其实曹操下手比较少猛将,挟天子以令诸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原能人异士望风而归。忠于曹魏者自然是不在少数。

天子在手的曹操,在政治上占有绝对优势。手下文臣武将多不胜数。要论忠心耿耿的下属,曹营里多了去了。曹氏、夏侯氏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外姓里论统兵能力当属张辽为首。



张辽也是够忠心不二。但还有一人,足以“死心塌地”而论! 许褚,许仲康!明朝文学李贽说:养子如马超,得人如许褚。


说起孙权,17岁督领江东。 周瑜,对孙氏来讲,其忠心程度绝不亚于诸葛亮之忠于刘备,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周瑜非常忠心,其实在历史记载周瑜真的是忠心一个人。

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看法,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我个人还是看好曹操,曹操要是有诸葛亮帮助,刘备永远起不来。


篱上青说历史


刘备就不用说,我一定选刘安!(不用解释了,都懂得。)

曹操手下必须要选曹洪!(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孙权手下我非选张昭不可!(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张昭这话说的非常有意思,当初太后(指孙坚吴夫人)、桓王(指孙策)不把老臣交给陛下,而把陛下交给老臣,所以臣思尽臣节想要报答厚恩……就是你孙权的江山是我张昭让给你得!你要有点数。确实,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孙策嘱咐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孙策得话非常明确!没有任何争议,就是孙权如果不行,张昭就可以取而代之。不像刘备含含糊糊的,“君可自取”?取什么呀?取成都,还是取别的儿子?整的到现在还在争议,刘备到底是给还是不给诸葛?有知道的吗!模棱两可。


公明淏


刘备的话,我估计会选关羽,关羽与张飞可以说是最先辅佐刘备的,情同兄弟,即使在战乱中,三兄弟被逼分散,曹操招贤关羽,本想自杀以明志的关羽顾忌到刘备的妻子,便委身曹操,曹操所送美食,美婢全让关羽送给刘备妻子并,唯有一匹千里马让关羽喜开颜笑,目的是为了能早日见到大哥刘备。挂印封金后离开曹操,丝毫不眷恋高官厚禄。之后为刘备退曹仁,围襄樊,擒于禁,战庞德,忠心耿耿。

孙权的话我会选张昭,张昭作为东吴集团资格最老的臣子,率群僚立而辅之,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了当时的局势,还举荐了严畯、吕蒙等人,成为了孙权的得力干将。

曹操我则会选典韦,古之恶来,其能力自不用说,为了风花雪月的曹操付出了生命,身负数十处伤仍将敌军拒之门外,曹操得以保全性命逃走,后来曹操还为典韦哭了数次。


爱汕美食


刘备手下最忠心的是赵云。这并不仅是因为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夫人,更是因为赵云曾经反对刘备攻下成都后分田地、财物(当时诸葛亮没说话),反对刘备攻打东吴(当时诸葛亮也没说话)。

赵云是真心为刘备好,所以仗义执言,也因此得罪了人,他是五虎上将中官位最低的。

关羽虽然号称刘备最好的二弟,但从野蛮拒绝东吴求亲、擅自发起襄樊之战、不肯与黄忠老卒为伍来看,他显然没有把刘备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


曹操手下最忠心的是典韦。宛城之战,为掩护曹操突围,典韦率十余人断后,死战不退。典韦身受几十处伤,仍然徒手夹死两个敌兵,最后“嗔目大骂而死”。典韦遗体被送回老家襄邑安葬,曹操每次路过襄邑,都会隆重祭祀典韦。

曹操手下还有个忠心的,曹洪。淯水之战中,曹操被徐荣击败,坐骑被射死,曹洪主动把马匹让给曹操,等于把生的希望留给曹操,把死的挑战留给自己。但是因为曹洪后来有点经济问题,颇多贪污受贿,这也算没把曹老大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考虑,所以判定曹洪不如典韦忠心。


孙权手下最忠心的,毫无疑问是周泰。在一次山贼突袭中,孙权连马鞍都被人砍中了,周泰舍命保护孙权,身中十二处伤,昏迷了好久才醒过来。后来有朱然、徐盛等将领不服周泰,孙权亲自解开周泰衣服,指着伤口回忆当年的危急场面,于是再也没人敢不服周泰了。

孙权手下还有一个很忠心的人,虽然从表面看,会有点看不懂,他就是张昭。张昭在赤壁之战时,是一个主降派,看上去并不忠心。但张昭想投降绝不是怕死,而是因为他背负着孙策的重托(孙策临终把孙权托付给张昭),第一位是要保证孙家的安全。

充其量张昭和周瑜、鲁肃的分歧,是政见的不同。张昭带着赤壁投降的污点过了一辈子,直到晚年还被孙权拿出来说事。

可是张昭对孙权的忠心,又是无所畏惧的。为了孙权好,张昭多次冒死劝谏。有一次甚至把自己家里门堵上了,以表示对孙权不听从自己意见的反抗,孙权也够绝的,居然让人去点火,没想到即使这样,张昭也坚决不出家门。张昭用自己这种坚决的态度,来表现对孙权的忠心。


一斗书生说历史


我会选廖化,因为此人从未背叛刘备 即便在关羽出事后,他先去刘封孟达处求救,又到西川求救。后面和孔明姜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直到姜维死他还没死,后来和张翼等忧死。他跟刘备集团比赵云还早几天。是绝对的忠臣,而且活的长,亲历蜀汉从兴到亡,从未动摇忠心。


浩浩和汤汤


刘备集团,我选诸葛亮。

诸葛亮感刘备三顾之恩,27岁随刘备走出隆中,一生历经坎坷,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君王,54岁病死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更是呕心沥血,并且毫无私心。诸葛亮身为丞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三国志》有载‘国中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以当时天下群雄逐鹿之势,他完全有条件学曹操之于汉献帝,逼刘禅封自己一个‘王’,然后剑屐上殿,入朝不趋,培养一些心腹,再挖蜀汉的墙角。可他呢?出师伐魏前,还是毕恭毕敬地上表,请求后主批准,尽极人臣之礼。既便在前线取得胜利,形势一片大好之时,后主一纸诏书,便立即回师成都,不欺主。后人读《出师表》,诸葛亮拳拳忠君报国之心,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曹操集团,我选许褚。

许褚是曹操的侍卫队长,负责曹操的人身安全,心中只有曹操一人,其余谁都不认。

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夺得冀州。许攸立有大功,并自持有功,对曹操出言不逊。许褚听后,便出手杀了许攸,他不允许有人对自己的主公曹操不敬。

有一次,曹操正午睡。征南将军曹仁有事要见曹操,卫兵阻挡不住,许褚横剑立干帐门之前,曹仁惧,不敢入,由是深恨许褚。有人说许褚:‘彼乃宗亲重臣,何阻之耳?’许褚答:‘彼虽宗亲重臣,乃外臣,吾乃内臣。执责所在,不敢有私’,曹操于是更爱许褚。

曹操死后,许褚哭得吐血,可见对曹操感情之深,对曹操何等忠心。

孙权集团,我选周泰。

周泰原是孙坚部将,追随孙坚、孙策南征北战,忠心耿耿,为孙氏奠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最能显示其忠心,也是其一生中最出彩的是濡须之战。当时,孙权被张辽、徐晃两军团团围往,不得而出。周泰为救主,三番杀透重围,舍命救出孙权,而自己被枪数十,肤如刻画,血流遍体。孙权看他全身伤痕累累,心中感概。孙权泪流满面,抚其背,手指其创,一处创,赐饮一斛酒,又以自己的青罗伞盖赐之。吴人为他点赞:三番救主出重围,忠勇如泰世所稀。遍体疮痍犹痛饮,血痕残酒满征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