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成長需要規範,如果早年紀不立規矩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在六歲之前完成。所以六歲之前的努力會讓人受用一生,那麼如果我們把他撫養到位,第一,人是幸福的來源,因此他會喜歡人,這樣才會對其他人友好,我們叫社會性發展,就會很順利,性格如果培養規範到成年他做事就會有規矩。

在改革開放這30年,社會發展很快,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留守的兒童。

很多人因為異地工作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現了叛逆,父母這時候想去管管不了了,因為他們都錯過了孩子早年性格培養的關鍵時候。此外,就是我們學校,雖然是教書育人教書,也在育人,但是在教書的過程當中,我們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來提升他的對社會的貢獻各種能力。

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發展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什麼?第一,城市化,我們的人口從二八開到六四開,因為人量的增加,我們不得不把城市擴張,同時還要蓋高樓,所以“拆”這個字也是這30年當中傷痛的一個起點。第二,社會化,我們會有社會化的問題,一是從工作到飲食都變得越來越集中,教育也變成的一個集中的行為。這個影響是什麼,只要你家庭在城市,我們就會有社會化的屬性,那在小時候的養育當中就容易出現部分異化現象,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智商高,但是他們sha人冷血,很多名牌大學出現冷酷無情的犯罪,很富有些家庭也經常出現富二代肆意妄為,民間就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所以往小了講,富不過三代,往大了講考慮到國家,如果我們只考慮GDP,會出現什麼問題?也就是說國家富裕了,但人的素養不高,我們能想到以後會發生什麼。

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所以說,所有的社會問題,都可以總結到人的問題上,而人的問題,是人的早年的教育問題,有多早?六歲之前是非常重要的四個階段,其中兩個在六歲前,那麼早年的問題重在家庭,家庭是培養人的過程,而養育也是培養人的過程。

因此,重視家庭養育也是提高國力重要的方法,所以我最後想呼籲一個問題,我認為全社會要有個共識,養育人是國家的大事,每個人從出生到3歲前這個過程是完全依賴別人,那誰來撫養,我們的共識毫無疑問的是母親,我希望國家立法給母親3年的培養期。

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很多國家現在女性養育的時期是給養育費的,也就是說,你在家雖然是養育自己的孩子,實際上也是給國家培養人才,當他成年進入社會的時候,如果他成了一個科學家,一個好企業家,一個好領導人,那將會是國家的幸事,但如果它變成一個壞人,只要誰接觸到他,誰就會有zai難。因此,家庭的養育也是國家的大事。

家庭教育第15課:早年的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