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盛文堂老師的分析,我錯了,家庭教育,你真的做好了嗎?


人一輩子會犯兩個錯誤:第一個錯誤就是你會斷定自我沒什麼出息,你會說我家庭出身不好,父母都是農民,或者說我長得太難看了,以至於根本就沒人看得上我等等,由此來斷定自我這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出息。

第二個錯誤是我們常常會從主觀上判斷別人,比如說你看到周圍某個人,好像顯得挺木訥的,這個人成績也不怎樣樣,也沒人鍾愛,你就斷定說,這個傢伙這輩子沒什麼出息。

因此,這輩子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是:一是覺得自己這輩子可能不會有大的作為;另一個是料定別人不會有作為。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孩子以及家長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輕易在學習面前低頭,輕易因為孩子難教去否定孩子。

很多家長前來抱怨孩子在學習中總是拖拉磨蹭,寫作業三心二意,虎頭虎腦,我告訴他平時多在孩子的學習上認可孩子遠比在孩子磨蹭時催促孩子好得多。很多家長對此很不理解,孩子都不願意寫作業了,我還要鼓勵他?不是應該批評才能讓他寫的更快嗎?

其實不然,對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習慣,當你在工作期間,經理走過來,指著你正在整理的資料告訴你,整理的太慢了,而且錯誤太多,對此你的心情是否會比較煩躁呢?是否心裡會有一些失落甚至抱怨。反之如果經理走過來,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整的不錯,很用心,不過速度再快一點就更好了,你是不是聽到後心裡更有勁,對自己的工作也更有信心呢?

聽了盛文堂老師的分析,我錯了,家庭教育,你真的做好了嗎?

同理在孩子的學習上也是如此,當孩子因為作業慢被家長說教催促的時候,我們扮演的是一個“惡經理”的形象,孩子不僅對家長會產生煩躁情緒,還會把這種煩躁情緒帶到學習中,甚至會和家長對著幹,不僅不提高速度,反而更拖拉。

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出現很多主觀意識上的誤區,比如孩子成績下降,家長就批評,成績上升就表揚,這種功利性的教育方式,慢慢的就會讓孩子形成為家長而學的心理,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下降。

包括很多家長在諮詢過程中反映,孩子的問題是不是遺傳他爸爸或媽媽呢?其實這種表現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聯和親緣關聯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在處理發生在周圍的人與事的關聯和問題時,孩子對家長所持的態度很容易引起共鳴。在家長高興時,孩子也會參與歡樂,在家長表現出煩躁不安和悶悶不樂時,孩子的情緒也容易受影響,即使是幼兒也是如此。如果父母親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氣暴躁,都會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點。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狀況能夠說是瞭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麼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透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把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之中。

注:本文由盛文堂老師撰寫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