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銀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日前,贛州國光實業復工後流動資金緊張,贛州銀行立即組織專人上門,僅一個工作日就完成授信流程,通過發行疫情防控專項同業存單募集的資金,為其發放貸款4000萬元。這是贛州銀行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以高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贛州銀行堅持迴歸本源,迴歸主業,堅守“專注主業、服務實體、服務民營、服務小微”市場定位,將穩健審慎經營貫穿經營發展各個方面,推動各項業務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至2月末,全行資產總額1730億元,同比增長21.49 %;負債總額1611億元,同比增長20.86%;存款餘額1313億元,同比增長24.45%;貸款餘額984億元,同比增長28.26%。

聚焦主責主業,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贛州銀行從推進戰略轉型入手,聚焦主責主業,把中小微企業作為天然盟友,加大對地方重點項目、首位產業和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推動增長方式、盈利模式向高質量轉變,實現高效益的增長。

該行制定了支持小微企業、民營經濟16條措施,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19年,全行新增貸款267億元,比年初增長41%;普惠貸款餘額170億元,比年初增長43%,普惠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30個基點。

今年,該行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制定了加強疫情防控提升金融服務20條措施,對重點企業進行上門幫扶,一企一議、一戶一策,精準制定支持方案,開闢快審快貸“綠色通道”,推出“抗疫專項貸”“應收賬款質押貸”“政企採購貸”“白名單企業信用貸”“復工貸”“傢俱品牌貸”等產品,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惠利率保證防疫企業融資需求。目前,全行已成功對接省市重點企業136家,新增和續做貸款59.5億元;新增普惠金融貸款15億元,發放復工貸3.19億元,幫助一大批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生產經營。

同時,全面落實不抽貸、斷貸、壓貸,對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且符合續貸條件的企業,辦理續貸、無還本續貸;對受疫情影響的財園信貸通、扶貧小額信貸展期6個月;對創業擔保貸款展期1年;對重大工業引導資金項目,順延1年歸還本金;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還本付息產生的罰息和複利予以減免。目前,全行新增貸款利率較年初整體下降0.59個百分點,為企業節省成本2200萬元。

聚焦風險控制,建立合規盡責的風險文化

日前,贛州銀行在分行設置了合規管理部門,在管理支行和事業部制機構設置了合規管理崗,建立起覆蓋全行的合規隊伍。

贛州銀行把合規經營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著力樹立合規審查在全行的權威性,將合規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推動合規管理、風險管理向高質量轉變,實現可持續的增長。該行搭建了合規風險管理框架,建立合規審查和合規管理內部協作機制,明確新業務、新產品及大額授信、大額投資業務的審查流程及各部門審查職責,構建合規管理部門與內審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及各業務部門的內部協作關係,完善內部管控制度體系,規範全流程、全業務、各崗位問責標準,健全後評價工作機制,在業務管理、產品管理、機構管理、人力管理等各領域全面實施後評價工作機制,全面推進規範化治理。

同時,贛州銀行從嚴管控各類風險,前移信用風險防禦關口,嚴把授信調查關和審批關,嚴控新增信貸風險。對存量風險資產,大力實施精英作戰、精準拆彈,充分用好考核“指揮”、問責“戒尺”、司法“利劍”功效,壓實主體責任,嚴肅追責問責,加快不良出清。全行資產質量全面提升,主要監管指標均達到監管要求。

聚焦改革創新,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去年以來,贛州銀行大力實施人力資源改革,通過實行中層幹部雙向競崗,推進組織架構調整和人員“三定”工作,打通非專業序列晉升通道,管理人員下降17%,實現了各類型人才有序分流,得到了幹部職工的一致擁護。

在經營發展中,贛州銀行實行改革與創新齊頭並進,推動各類要素與資源向高質量集聚,實現高效率的增長。該行通過深化“三定”改革,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中層幹部隊伍全面“瘦身”,幹部能上能下機制全面建立,工作作風有效改進,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加大績效考核改革力度,科學設定考核目標和績效指標,合理分配定量和定性考核比重,突出業績導向,實施精準考核,體現正向激勵,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全面激發。

圍繞科技金融,贛州銀行加快推進新一代核心、信貸管理、績效、財管、數倉等重要系統的更“芯”換代,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場景化、智能化、個性化、差異化,利用金融科技為業務賦能,大大提升了對經營和管理的支撐。

聚焦黨的建設,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今年初,在贛州銀行出臺的績效考核方案中,黨建工作佔比達20%,切實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該行把加強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釐清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的履職邊界,堅持將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重大問題決策的前置程序,不斷完善權責對等、運轉協調、相互支持、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著力建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強力黨委會,管戰略、管風險、保合規的健康董事會,管監督、管評價的有效監事會,抓內控、抓執行、促發展的負責經營層,推動企業黨建、公司治理向高質量轉變,實現有保障的增長。

同時,全面壓實黨建工作責任,著力推動班子建設、組織設置、隊伍建設、黨內生活、制度運行、基礎保障“六個標準化”建設,在全行黨員中開展“亮承諾、亮身份、亮行動”活動,在各機構建立黨員服務隊、設置黨員先鋒崗,開展“黨建+”系列活動,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重點領域、重要部門、關鍵崗位的監督,加大對各機構“兩個責任,一崗雙責”落實情況的檢查力度,整合業務管理、風險合規、審計監督“三道防線”職能,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幹部員工底線意識、紅線意識、敬畏意識得到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