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特徵有哪些?

黃山壽石96


明代早期瓷器處處流露著元代遺風,這也是朝代交替時的基本規律。洪武瓷器體型碩大,且釉裡紅比青花數量多,因此有人猜測朱元璋尚紅,畢竟姓氏都代表著赤色。到了永樂、宣德,無論是青花還是其他陶瓷產品,形成了一個小高峰,都發生了質變。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蘇麻離青”(陳色劑)造就了著名的永宣青花,在中國青花產品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在故宮陶瓷館,一溜唐三彩對著一溜永宣青花,暗示著他們的地位。在經過了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兩帝的陶瓷黑暗期後,迎來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的鬥彩(雞缸杯,天字罐),弘治的黃釉,正德的素三彩等都是中國陶瓷史上值得稱讚的傑作。明晚期嘉隆萬三朝,其瓷器產品也都具備強烈的風格,嘉靖的道教符號,隆慶的尾款,萬曆的繁縟等。直到泰昌天啟崇禎收尾,明朝覆滅,清朝入關。

明代是封建王朝中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政權,打仗雖是漢族的弱勢,但文化方面的素養得天獨厚。在明代,出現了鬥彩,出現了五彩,出現了更為過多的瓷器品種,為清代制瓷業的繼承乃至發揚提供了便利條件。尤其在青花一支,基本成了清代皇帝模仿的標杆,永宣,成化,嘉萬等各朝的青花,基本都被模仿殆盡。


經典863


這個問題太大了,也只能籠統地回答!

明代自1369年朱元璋洪武元年開始,歷經269年,共17個年號,16位皇帝。永宣,成弘,嘉萬為明代瓷器的高峰期,此時地胎質細膩,釉水純正,紋飾精美,溫度保持在1300度以上。

總的來說,明洪武時期瓷器以釉裡紅為主,青花次之,此時青花多用國產料石子青或摻少許進口料,由於溫度低於1250度,所以,青花紋飾多呈藍灰,藍黑!到永宣多青花器,釉面白中泛青,青花料多用蘇麻瀝青,色澤藍豔青翠,有錫光斑,胎質細膩,呈白中泛黃!到成弘出現半脫胎,全脫胎薄器,以鬥彩小器居多,青花采用平等青,淡雅細描,外勾線再平塗。到嘉萬,大量出現五彩器為主,青花次之,這一時期,五彩瓷以紅綠黃為主,採用全礦物料,紅色棗紅色濃豔堆積。官窯青花采用回青料藍中泛紫,但修胎相比早期已顯粗糙!

要想把整個明代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掌握基本脈絡,對鑑賞明代瓷器是有益的!











心深似海


發上一個永樂青花錦地梵文貫耳瓶的圖片請鑑賞!

該瓷手工制型,柴木窰泥塊墊燒。使用痕跡自然。釉面瑩潤,有玉質感,放大鏡下無作舊痕蝕痕跡。s蘇麻離青料青花特徵可鑑。麻倉土二元紅胎特徵可鑑。











老吳283884471


明代瓷器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六種:

一、造型:一般都顯豐滿,渾厚,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

二、胎體:一般都比清代的厚重,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大明顯;正德以後及明末各朝接痕特別明顯,胎體更為厚重粗糙,民窯器物尤甚。多有“火石紅”的現象,俗稱“黃溢”。

三、釉面:最大特點為釉質肥厚,滋潤。青花瓷器中,大多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貫穿於整個明代的始末。

四、紋飾:主要有龍,鳳,麒麟,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畫面豪放而瀟灑,筆意酐暢而純熟,構圖疏簡而高古。

五、器足:大件器物多為砂底,常有塌底,粘砂,跳刀痕。器足形狀有直圈足,平削圈足,壁型圈足,高足等眾多形狀。

六、款識: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署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上書寫本朝年號款,干支款,圖記款等。多以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等。

瓷器品種

明代景德鎮瓷器品種按其製作工藝可分為:釉下彩,釉上彩,鬥彩,五彩及單色釉,雜色釉。

一、釉下彩,主要指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藍地白花等。

二、釉上彩,可分為釉上單彩和釉上多彩。

三,單色釉和雜色釉,品種繁多,絢麗燦爛,在中國陶瓷史上大放異彩,與青花彩瓷並重。

鑑定方法

如何鑑定明代瓷器,具體說來,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各類器型多能確切表現本時代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風俗面貌和技術成就。若能諳熟並善於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掌握了一種比較可靠的鑑定方法。

二、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也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對於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暈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在後代的仿品中都不能準確再現。在斷代和鑑別真偽時,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他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徵也很重要。

三、胎釉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為衣。細緻觀察胎體和釉面也是斷代和鑑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鑑定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淨與燒結的縝密程度。

四、款識

明代瓷器各代款識千差萬別,憑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辨偽也就相當重要。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首先可以從研究筆法入手,然後將真假實物款識,相互比照,結合實物,反覆審度其字體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



似董古董


明代瓷器特徵:1.造型豐滿、渾厚、古樸,器型線條柔和、圓潤,給人以質樸、莊重之感。

2.胎體,琢器指立體造型,如瓶、尊等,都較厚重。圓器指平面造型,如盤、碗等,其胎體也較清代...

3.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暈散,中期漂亮,晚期發灰、暗淡。

4.永樂、宣德瓷器的裡子很規矩,俗稱“淨裡”,其他時期的盤、碗類,內壁欠平整,有凹凸不平之感...

5.明代所有瓷器露胎處(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紅痕跡的現象。

6、釉面最大特點,為釉質肥厚、滋潤,青花品種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數器物釉面潔白外,其餘皆為青白色,俗稱“亮青釉”。這種白中閃青釉面貫穿於整個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邊微有垂釉痕跡。 7、器足,大件器足,多為砂底,永樂、宣德大盤均為白砂底。

8、款識,明代以前景德鎮瓷器多不書款;永樂以後,開始在官窯器物上書寫本朝年號款,在民窯器上有圖記款,吉祥語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朱書等。


幣市動態


整個明代先後有十七個皇帝在位執政,可以說每個時代的特徵點都是有差異的,個人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體現:明代的瓷器一般來說造型比較豐滿,渾厚,古樸,線條比較柔和,圓潤,有莊重感。當然也有粗大明一說。胎體來說很厚重,釉質比較肥厚,滋潤。紋飾構圖比較豪放,有很多道教紋飾比較突出。大件器物多為砂底,經常會有塌底,粘砂,跳刀痕的現象。從款識來講明代開創了寫本朝年號款的先列。各種干支款,圖記款,吉祥款,私人名款運用而生。


東方文化館


感謝邀請!我是——遇鑑熊影收藏,一名資深古玩收藏愛好者。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在古玩這個行業希望與你為伴!

在中國瓷器近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青瓷到白瓷,又由白瓷到彩瓷兩個鼎盛時期。從青瓷到白瓷的轉變是唐宋時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轉變正是由明清時期完成的!

明清時期彩瓷的興盛,標誌著瓷器發展最高階段的到來。彩瓷從廣義上來說,就是顏色釉瓷器與彩繪瓷器的總稱。明清兩代彩瓷的盛行,是中國古代陶瓷工匠積數千年燒製陶瓷器的經驗之結果!

明代瓷器特點不一,畢竟經過好幾代跌換。要說起來能寫好幾本書,說幾天幾夜。我們以明代官窯為例(明代官窯又稱御器廠,專門為宮廷燒造日用品的窯場)

在明洪武時期,洪武官窯主要品種有青花、釉裡紅、釉上紅彩、外醬釉內藍釉等,從目前已經確認的窯器來看,有精細的和粗狂的;精細的代表以青花雲龍碗、外醬釉內藍釉高足碗為代表,這類器物器型較小,碗盤居多,胎質細膩堅緻,器壁薄而規整,釉質純淨。部分青花器上還帶有印花。

另外一類是傳世較多的青花、釉裡紅大型器,風格比前一類顯得粗狂,胎質較為粗松,胎底厚重,施釉不均勻等特點。

總之,明代從洪武時期起,官窯瓷器雖然幾起幾落,但基本上貫穿始終,並且經歷了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等幾個輝煌時期,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瓷器精品,為中華瓷器文化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瓷器文化知識博大精深,也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私信一起交流學習!

(青花雲龍紋盤—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搗古俠


明代瓷器的特點:永樂神品:甜白玲瓏蛋殼瓷九龍碗。宣德青花,青花五彩。成化琺琅彩,鬥彩,瀝線轉雙龍,……都精美絕倫!特點:精美,觀物即知,我去告訴尚琳莊請他發圖片,一看便知。



可憐,我只這隻雞缸杯圖片。還是尚琳莊的。


微音九鼎


我提供一些簡單的的線條,望能助喜愛古瓷器的網友們參考,明代瓷器重點在外銷瓷,是世界上最鼎盛的制瓷國家,是中國雄霸青花瓷700多年製作最高峰的時段,最能體現代表作是宣德青花,永樂青花。最承前啟後的萬曆鬥彩為青花過度粉彩時的最高製作。這樣的簡單描述希望能有幫助。


粉粉與墨墨


嘿這都是明代瓷器的高手朋友,說說這個款,是大明的還是大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