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穿越男在诸子百家面前高声道:抱歉,你们都是垃圾

小说:穿越男在诸子百家面前高声道:抱歉,你们都是垃圾

与此同时,孙膑返回了齐国,并且开始主导齐国变法的消息震动各诸侯国。一时之间齐国成为战国的焦点。其刚刚联合赵国吞并了燕国,如今令诸侯胆寒的兵家孙膑又返回齐国,而且还要变法!齐国本就和秦国、楚国并肩,这下平衡要被打破了。

合纵攻齐的想法此刻已经在各国诸侯心中萌生,然而苦于没有借口,齐国灭燕实在做的滴水不漏。要说唯一还算从容的,就只有刚刚吞灭巴蜀、击败义渠、攻下出函谷关门户曲沃的秦国。

秦惠文王赢驷,此时43岁,已经执掌秦国23年。在此期间他任用张仪、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等人,巩固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且东征西讨。向东从魏国手里夺回河西之地和函谷关,向北击败义渠使其一度灭国,向西攻灭巴蜀。此时正当壮年的他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秦惠文王问道:“听说孙膑返回齐国,并且要推动变法,诸位怎么看。”

樗里子出列道:“王上,齐国风头正劲,必须尽快想办法攻齐或者弱齐才行。否则其将成为我秦国大敌。”

秦惠文王点点头对张仪道:“齐国目前和赵、楚联盟,要讨伐他恐怕先要从邦交入手,张相有何良策?”

张仪行礼道:“如今齐赵联盟已经是铁板一块,短时间恐怕没有方法使其分开,二者联盟攻齐便无可能。”

司马错建议道:“可否联合楚国、魏国、韩国攻伐齐国?”

张仪摇摇头道:“不可,我秦国和齐国相距千里,合纵攻齐就算胜了那也是楚国得利。我秦国和楚国国力本就相当,如果楚国做大,于我秦国东出更加不利。所以攻齐之前必须先把楚国打趴下。尤其是商於之地和武关,乃是我秦国和楚国之间谁能取得优势的关键,如今秦楚各持一半,必须全部拿下来。”

商於之地位于今天陕西省东南和湖北省西北交接处,此处是秦岭东段,夹在秦国核心区域关中平原和楚国核心区域汉阳盆地中间。两国谁能把此处纳为己有那就可以居高临下,在地理上取得绝对优势。

楚国历史上中后期被秦国单方面蹂躏,很大原因是因为商於之地的丢失。

秦惠文王道:“可是,楚国与我秦国国力相当,又隔着地势险要的商於之地,出兵攻伐恐怕困难重重。”

张仪似乎早有计策,笑道:“既然主动攻击困难,那就反客为主,把楚军主力引诱到我秦国地界上来,一举围歼。到时楚军主力尽丧,那商於之地就唾手可得了。”

秦惠文王大笑道:“哈哈!好!那寡人就静候相国的鬼神手段!”

秦国紧锣密鼓谋划给楚国挖坑,齐国的变法也要正式拉开帷幕。

冬至,今天或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然而在古代却是最为重要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举行祭天大典。今年齐国的祭天大典格外隆重,因为今天天下诸子百家的领袖人物都齐聚临淄观礼,并且准备在随后的大辩论中一展身手。

儒家孟子,自不必多说“亚圣”之名震彻古今。

法家慎子,原名慎到原为道家,后成为法家代表人物,提倡民一于君,事断于法。

兵家孙膑,围魏救赵震撼诸侯,与邹忌联手将齐国推向霸主之位。

道家环渊,老子弟子,将老子言行著作整理为《道德经》。

此外还有淳于髡、田骈等大家都云集临淄,只有田地一直期盼的墨家巨子腹子未到。

冬至大殿隆重恢弘,大典结束后齐宣王携带百官和诸子百家返回稷下学宫,正式开始大辩论。

齐宣王落座后道:“诸位大贤,请坐。”

诸子落座后,孟子登台敲钟道:“祭天大论战现在开始。”

孟子话音落下,大厅内却鸦雀无声,各家大贤都在场,青年学子不敢抢先。而各位百家领袖有都已见惯世事、争辩多年,如此重大场合也都不愿意先开口。

齐宣王大笑道:“哈哈!看来今日群贤毕至,各位都有些不知从哪里入手啊。寡人有小儿田地,自幼通读百家经典、略有所得,就先抛砖引玉、略谈浅见。还望诸位大贤指正。”

诸子彼此观望,正襟行礼道:“善!”

田地应声上台垂首施礼道:“在下年少,读百家稍有所得,若有不足不对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诸子齐声道:“恭听!”

这时外面门童高声道:“墨家腹子到!”

大厅中立刻响起窃窃私语声:“腹子远在秦国竟然也来了。”

“听说他今年不问世事之钻研数术、天文,齐国是怎么说动他的?”

只见一老者在一个中年男子搀扶下进入大殿,拜见齐王和诸子后坐定。田地大喜,遥看大殿门外正是羽楚点头示意。田地遥遥一拜表示感谢,而后到腹子近前道:“腹子跋涉千里而来,晚辈万分感激。”

腹子点点头道:“老夫听门下说起太子平日言行和心中志向感慨万分,又得太子解惑心中难题,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己,便兴冲冲赶来了。路途艰险,迟了一些,还望太子海涵。请太子继续,老夫洗耳恭听。”

田地再拜道:“那就请先生多多指正。”

环渊悄声对孟子道:“这太子态度倒是十分谦卑,难得啊。”

孟子却笑道:“以我对他的了解,接下来你会有更多惊喜。”

田地高声道:“在下拜读百家经典,忽有一日灵感乍现,将诸子见解串联一线竟有了惊人的发现:那就是诸子之倡导都是对,然而可惜的是都只是世间大道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诸位也都是错的。”

诸子百家都是错的,这一言论犹如一声炸雷,大厅中瞬间嘲杂起来,不乏指责之声。却见孟子鸣锣道:“肃静!且听太子所论讲完再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