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怎麼把這桶油到了......

傳奇人物怎麼把這桶油到了......

陳久霖 中航油

吧12月5日,週日中午,湖北黃岡市浠水縣竹瓦鎮寶龍村。43歲的陳久霖跪在祖父的墳前,上了一炷香。11年來,他還是頭一次到這個離家約半小時路程的墳前拜祭。

就在五天之前,陳久霖任職CEO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為China Aviation Oil,下稱中航油(新加坡)]發佈了一個令世界震驚的消息:這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因石油衍生產品交易,總計虧損5.5億美元。淨資產不過1.45億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嚴重資不抵債,已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傳奇人物怎麼把這桶油到了......

消息公佈後,已經被停職的陳久霖於次日奉母公司中國航油集團之命回國,旋即在新加坡引起巨大反響,要求其立即返新接受調查。陳久霖在北京沒有久留,於12月4日返回家鄉湖北黃岡市浠水縣竹瓦鎮寶龍村探望父母、祭掃祖墳,隨後於7日晚乘機返新。

8日凌晨1時,飛機甫一落地,陳即被新加坡警方羈押。次日,他獲保釋。

無論陳久霖還是中航油(新加坡)及其母公司中國航油集團,如今都處在輿論聚焦之中。

傳奇人物怎麼把這桶油到了......

多年來新加坡市場上風頭最健的“龍籌大班”陳久霖突然在石油期貨市場上翻船,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當年同樣在新加坡從事期權投機搞垮了巴林銀行的英國人裡森;中航油(新加坡)近一年石油期權交易虧損連連,一直未曾披露,直至11月12日仍然在三季度業績報告中大唱利好,使海外投資者再度對中資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和誠信發出嚴重質疑;中國航油集團在10月21日明知上市公司處於高風險狀態,仍然隱瞞真相,向一批基金出售旗下中航油(新加坡)15%的股份,將所得款項用於補倉,明顯涉嫌內幕交易。

國內還有更為廣泛的思考。中國航油集團海外採購的“獨臂”突然折斷,使人擔憂隨之而來的補救將加大航油進口成本,也意識到航空油料供應的壟斷局面本就極不合理,早該結束;中航油(新加坡)期市虧損數額巨大,讓人對國有大型企業在國際期貨市場的風險控制能力深感憂慮,也對現有的監控體系發生懷疑——

事發後,面對媒體滔天的指責,陳久霖曾對友人說:“我的情況與裡森不一樣。我不是裡森。”12月4日上午,在首都機場候機時,他還用手機短信發了幾首自寫的詩。其中一首說:“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人生本有終歸路,何須計較長與短。”那心情,確也與當年危機發生後潛逃到德國後來又被引渡回英國裡森大不相同。

歷史有時正由這種驚人的相似與相異組成。“中航油(新加坡)鉅虧”發生後,《財經》派出記者在新加坡、北京兩地採訪了大量市場人士以及陳久霖的親友、同事,也曾派記者到他的湖北家鄉。陳久霖本人對事件內幕緘口不言。但《財經》在採訪中獲得大量事實及文件,已足以對此一事件始末緣由、對事件主角陳久霖的行為進行較為準確的還原。

傳奇人物怎麼把這桶油到了......

真實的故事比推測更深刻也更令人震動。《財經》發現,陳久霖和中航油(新加坡)在約一年的時間中一錯再錯,到後來完全是同時犯下若干項大錯,至今看來仍然情節惡劣,難以寬恕。不過,這些錯誤並不僅屬於一個人、一家公司,而且也並非偶然。

至遲在10月9日以後,這起事件極度惡性的演變,已應由包括陳久霖在內的中國航油集團管理層整體承擔責任;而最後將中航油(新加坡)推向懸崖的是一種合力。這種合力既蘊藏在期貨市場的波詭雲譎中,更深植於國有壟斷企業的制度錯位之下。

中航油(新加坡)風波在相當長時間都不可能平息。整個事件的調查進展值得關注,未來公司生死及債務清償牽涉多方,陳久霖的個人命運同樣是個懸念。在中國國內,這樣一起衝擊強烈、損失巨大的事件誰人問責、如何吸取教訓,仍然需要決策者作出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