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種豆角須防鏽病

秋植豆角生長環境氣溫高,降雨量較多,加上田間春植豆角遺落的菌源(夏孢子)大。因此,秋植豆角易發生鏽病,農戶應及早進行綜合防治。


一、主要症狀:豆角整個生長期均可感染病菌發病,但在始花至結果期間抗性減弱,感病性增強。該病以侵害葉片為主,發病初期的葉片下面出現星星點點褪綠黃白色斑點,斑點逐漸增多,直至密佈整張葉片。在病斑相應的背面生成黃褐色稍突起的斑痂點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後散出大量的夏孢子,生長後期的老葉片上有時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葉片枯黃脫落,植株矮小,莢少而小,生育期縮短,最後枯瘦而死。

二、病原:為擔子菌亞門、單胞鏽菌屬。侵染來源是春植豆角的病殘體或遺落田間的夏孢子堆,夏孢子萌發產生芽管,以氣孔侵入寄主。在18―25℃時,空氣溼度大或霧露重時,寄主表面有水滴水膜時,夏孢子最易萌發侵入寄主,病株又以夏孢子通過氣流、昆蟲、人畜在田間植株間傳播,引起頻繁的再侵染,產生的冬孢子堆又成為翌年春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

三、防治方法:以加強土種肥水的管理為基礎,適時噴藥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1、清除病殘體,減少侵染源:春植豆角收穫後,將殘株死苗收集燒燬,以減少侵染來源。

2、選種與選地:

①選種栽植:選用抗病品種,起畦栽培,宜雙行植或單行植,這樣易排除積水及疏通透氣,不利於夏孢子的降落及侵入。

②選地:最好選擇前茬作物為種植禾本科的田塊,不選前茬作物為種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塊。這樣能避過鏽菌的直接侵害。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使根瘤活動增強,植株生長粗壯,葉片濃綠厚實,抗病性增強。

4、適時施藥防治:於發病初期及時施藥防治。藥劑可選用50%粉鏽寧600―800倍或50%硫懸浮劑500―600倍或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噴施。每隔8―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