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政治,你觉得历史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关心婷


"无关政治,″那么从哲学的角度去划分唯心和唯物,唯心主义认为历史是意识的,是由人心所决定的,是由英雄和圣人创造书写的,曾对孔子歌诵到:"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物质的,是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都是社会物质生活发生改变后,人们要求进步要求转变社会状况的搏弈,这时就有一个先进的思想,成为凝聚民心的灯塔。毛泽东是改变旧中国的一代伟人,他看清了这个民心,他的思想唤醒了亿万大众,人心齐泰山移,众志成城无所不胜。毛主席把改变历史的秘诀告诉了我们,一一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冰元


张三把李四杀死了,这是事件,肯定是唯物的,不可能是张三幻想着把李四杀死了,而李四同时也虚拟着认为自己死了,旁边的人都出现了幻觉,以为是看了场电影。

然后呢,把这个事记录下来,这就成为了历史。

这个事,唯物在前面,肯定是唯物的。

但是,变成历史流传以后,下面发生的事就唯心了。

某朝某代,某皇帝忽然想起这个事,问史官,我听说某朝曾有张三杀死李四,这是什么情况。

史官的职责是中正执笔,必须实事求是,皇帝问了,他应该实话实说,但是,史官知道皇帝说话的背景,是想借此生事,做不好的事情,你张口实话实说等于助纣为虐,史官正好有良知,所以,他就可能打太极拳,说这个事是某史料记载的,但写这个史料的人也写过很多荒诞的东西,张三李四这个事,还需要研究。

皇帝当然不满意,他知道史官的意思,就把史官扔一边了,发动大臣说张三杀死李四是怎么回事。

投机取巧的那些大臣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就拿出所谓考据的本事,证明确有其事,甚至编造各种证据来证明。事实上,最早记录张三李四事件的人,认为事情很简单也很清楚,因此记录也很简单。当时的人也知道这个事,也就都没说什么,也没留下什么记录。

但是,在皇帝的意志下,各种东西都出来了,汗牛充栋,一时难辨真伪,皇帝无所谓,爱真的假的,你们说有这个事就行,我认为这个事很说明问题,我们因此要干几件大事,然后他就干了。

然后的历史发展下去,还会有各种反覆……

总之,一千年过去了。

今天的学者,一打开历史文献,说我们要研究历史,读到张三李四,所有的有关记载都支离破碎,一千年了嘛,留下来的文献很少,东一个,西一个。学者怎么办呢?只好拼图,一块块拼,可是,这些用来拼图的块块到底是真的假的呢?拼出来的图有意义吗?是历史事实吗?不知道。那么,到底有没有张三李四事件呢?不确定。

这样,有没有张三李四事件,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这就全看后来人的判断和取舍。大家争论真相,但其实除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又无法论定真相。历史在主观选择中成为唯心的东西,就是我愿意以为的历史。

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所以,历史本源被记录以后,很难说,它是唯心还是唯物的,但,历史研究就是要寻求真相,尽可能回到唯物的层面,包括寻求考古证据,包括新科技手段的应用,去趋向唯物。


真相很简单


我认为历史是唯心的,因为历史是人写的,而写历史的人都是接受了帝王或统治者的使命来篆写历史,那么他就受到帝王或统治者对历史事件好恶的影响,写出的历史要附会帝王和统治者的心情,史实就会有偏差。

再者写历史的史官个人的道德修行及三观高度也千差万别,那么各个史官笔下的历史真实性就让人存疑,对历史大事的对错判定也有不正确的地方。甚至帝王或统治者利用强权逼迫史官歪曲历史的事件都可能发生。还有帝王或统治者以好处利诱史官,史官受诱惑篆改历史都是有可能的。

史官个人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水平低下的史官写出的历史当然存在不准确、不真实的情况。

古代的史籍由于战乱、火灾等影响经常会镸失、焚毁,导致历史记载中断。后来再补写断代历史就无依据可循,史官可能依民间记载或历史传说来书写,这样的史书真实性、可信度就大打折扣。

通过上述的种种事情分析、判断,我当然认为历史是唯心的。


刘257728326


历史唯物主义相信宇宙膨胀导致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它揭示物质世界的起源,我们理解的爆炸是一种毁灭,但它却在爆炸后用漫长的过程和缓慢的速度成就了人类文明的兴起。按照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上帝的创世纪,“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兴起了洪水,却又以诺亚方舟拯救了人类。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不管怎么演化。源头蕴含着世界源自毁灭和拯救的对立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理论之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揭示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和历史规律,人类的战争和文明竞争是残酷和冷血的,按照这一原理,强大的恶人会长期统治世界。上帝却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爱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揭示了人类脱离愚昧和野蛮的力量源自于人心最柔软的良知和爱。

人类的历史进程里中唯心主义往往是人类探索社会的思维触角,而唯物主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武器。在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下,推动了人类历史曲曲折折的发展。唯物的实践和唯心的辩证不断冲突交互,人类历史呈现了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形态。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都是从经验开始,沿着外部环境的物质作用和内部环境的意识突破;事物的发展和抽象概念的演绎;科学的冷思维和人类审美的情感温度;物质存在和创新物质的矛盾从低级认识到高级的思辨,人类永远遵循从表象到本质的认识逻辑,却常常苦恼认知到的永远是表象。

未来人类在三维世界的物质观,需要借助强大的思维逻辑去认识一个自己从未看到的更多维度世界。当人类能看清意识的物质性的时候,也必定不会被物质的属性束缚对物质的狭隘理解。


盛新宇北大纵横


一部历史,唯物是主流,但关键时刻又是唯心的。大家都知道,唐宋元明清以及从民国到现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是唯物。但是,如果没有秦王破阵图的苦思良策,以及玄武门变中治变,就成不了唐朝的基业;赵匡胤不黄袍加身,又杯酒释兵权,也成不了富强而软弱的大宋;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战世界,成为当代之雄,但好色的胯下欢,毁了自己,也毁了元朝;朱元璋在敌强我弱中居然赢得明朝江山,努尔哈赤一生气,率十八骑反明,结果越战越勇,成了几百年大清…………等等等等,如果有心人错过先机,历史有可能重写!也步韵作《临江仙》结束吧:

青史巍巍谁在写,

个中多少英雄?

横刀立马啸长空。

有心成大业,

险道战旗红。

✨✨✨✨✨✨

直到死生皆度过,

方能满面春风。

庆功会上喜相逢。

几番夸命大,

笑在酒杯中。

2020.3.19.





星灵晓圣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是唯物主义的,因为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是受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因为氏族部落中地位不等,导致氏族成员间获得食物的权利不一样,进而产生了贫富差距,随着贫富差距扩大,氏族部落进一步分化成不同阶级,从而产生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阶级不满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奋起反抗,推翻了奴隶社会,奴隶地位得到一定提高,但土地等重要的生产资料仍然掌握在少数王侯将领手中,这些王侯将领将土地分配给奴隶耕种,定期收取租赋,这又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清朝末年,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外国列强的侵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不堪,现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国由此进入到了近代革命时期,人民通过流血革命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通过一系列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从而建立了新时期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上看出,人民群众永远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并不以革命领导者意志为转移,虽然革命领导者对历史进程作用不容忽视,但往往不可能永久性改变历史的车轮方向,因此从整个历史发展角度而言,历史是唯物的。


吴良飞律师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组成世界的当然包括意识了。所以意识也是物质。

1把意识从物质中分离出来。这是分类标准不同。看不见,摸不着,,测量不到就不是物质吗?上帝粒子,夸克……你是怎么测量到的。引力,磁场这些也看不见,但是它们确实在起作用。

2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我想到了一个物理学定义:物质周围存在引力,那么有引力存在就一定有物质。

同时也可以这样说,有物质就一定会有意识。有意识就一定会有物质存在。

所以物质与意识共同存在。他们之间不能说谁决定谁,因为他们同时存在。

人活着的时候有意识。这是活着的意识。人死了的时候有死了的意识。不同的状态对应不同的意识。死了就是沉睡状态的意识。

3现在的物质概念是三维的。那么意识是几维的呢?意识可以是任何维度的。因为意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通过想象到达任何地方。古往今来,一念即去,一念即回。

4意识可以改变物质,让物质发生改变。物质也可以改变意识。二者相互作用。





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


人类的历史是以生存为目的,为了获取和巩固自己的物质基础而创造的,后来随着物质基础的建立和巩固又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所以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思想意识则是人类在感知和感觉物质世界的存在,并在物质世界高度发展后的产物,因此人类的历史是唯物的而不是唯心的。通过人们对自然科学的不断研究也已经证明了,人类世界是地球由无机到有机一个漫长的发展的过程,在地球的蛮荒时代是没有任何生命体可以存在的,也没有任何可以与环境联系的自我的存在。

在人类的启蒙阶段由于知慧的低下和对自然界认识的贫乏,一些人类自己无法认识到和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比如火灾、水灾、干旱、瘟疫等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损失和威胁。为了寻求保护,古代的人们就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密不可分的某种联系,从而把它们视为自己的祖先或者是保护神,出现了对植物、动物等的原始“图腾”,认为是它们在主宰着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这时候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对未知事物的崇拜还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

人类有了私有观念以后,为了维护和强化个人及私人集团的利益,开始建立起一定形式的社会制度,这个时候阶级严重分化,形成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一些人为了更加有力的团结、统治和剥削另外一些人,有意识的制造出各种理由,把原始人类对“图腾”的崇拜神化之后,用来证明自己的力量是来自于某种神灵的启示,权利和利益也是这种神秘的物体所赋予的,让另外的一些人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们,服从于他们。这种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在古代中国对龙凤的描述和崇拜,在埃及对法老和金字塔的崇拜。那时候这种观念虽然已经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依然还是一种自然的、朴素的观点,并不是彻底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点。

彻底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点是在中世纪或者是稍早期伴随着资产阶级萌芽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在唯心哲学和宗教产生以后才逐步的发展和巩固起来的,他们表面上打着平等、博爱、自由的旗帜,实际上早已把人划为了三六九等,让所有人的出生和命运都服从于主的意志和神的安排,其实也就是服从于他们的统治和指挥。所以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存在,他们支持并相信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来自于神或者是上帝的灵感、启示、救世主以及奇迹创造者而不是人类自己。

那么从时间发展的结果来看,显然彻底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是以宗教的形式和披着文明哲学的外衣进行宣传和教育的结果,因此它的存在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骆驼草的吟唱


无关政治,我觉得历史是唯物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三个词语的简单定义。 历史:过去的事实。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当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大基本派别,阐述它们估计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的,在这里不作过多展开。

学过哲学的都知道,物质是客观存在着万事万物的总和,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过去的事实虽然消失了,但客观存在过,它就是物质的。

问题不辩自明,无关政治,我觉得历史是唯物的。

再说两句题外话,历史从来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红蓝白


唯心和唯物是两个极端,推动历史的力量是中庸的,既不“唯”心也不“唯”物。在历史的演变中,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都会起作用。历史唯物主义也不否认精神、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这实际上是对“唯”的立场的修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