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制玉業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得到巨大的發展。玉器的分佈地域較晚期明顯擴大,尤其原本少見玉器的中原地區也出現瞭如陶寺那樣的制玉業。在工藝上,雕刻、拋光及鑲嵌的技術均為晚期所不可比擬。

切割

對較小而薄的玉料,用質地極堅硬的石片或陶片作為“鋸”,採用在一個面上用手工推拉切割的方法;對較大且厚的玉料,從上下兩個方向對切將玉料切開是鋸切常用的加工方法,由於兩次切割的刃口不在一條直線上,經常會在玉片上留下凸起的臺狀鋸痕。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如甘肅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清溪村出土的玉環,直徑7.8釐米,孔徑3.9釐米,厚0.4釐米,器表殘留有切割玉料時留下的臺狀痕跡。

青海民和縣喇家遺址'出土了6件切割後的玉料,其中11號墓出土的玉料長13.9釐米,寬6.7釐米,厚3.3釐米,不規則形相鄰兩個面切割,成直角,側邊玉面上有橫向切槽,寬0.8毫米,其餘各面為自然面。

除了鋸切割外,也使用線切割的方法。玉器表面留有平面呈橢圓或拋物線狀的弧形線條的情況在良渚文化玉器上十分顯著。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如浙江餘杭瑤山211號墓出土的89~1號帶蓋柱狀器,一面扁平、一面弧凸,其器蓋直徑4釐米、厚1.1釐米,在蓋平的一面上留有明顯的弧線切割痕跡。從側面看,用該方法切割而成的表面並不十分平整,該器蓋的平面沒有經過精細琢磨,表面呈現有凹凸不平的現象,浙江餘杭瑤山5號墓出土的玉圓牌,殘徑4.6釐米,厚0.3-0.7釐米,從殘斷的開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未作精細打磨的線切割痕跡,是用線切割法加工完成的。

當時使用的柔性的線狀物可能是麻繩、馬尾、荊條、動物的筋等類物質。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雕刻

雕刻工具在新石器時代末期遺址多有發現。在凌家灘墓地曾採集到一批刻劃石器,原料基本為瑪瑙,也有石英岩,尖端都有刻劃磨損痕跡。

鯊魚牙也可做雕刻工具,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曾出土過鯊魚牙,浙江餘杭瑤山7號墓也出土過一件動物牙齒,將鯊魚牙捆綁在木棒的下端,完全可以用做刻玉工具。浙江餘杭反山20號墓出土的一件鯊魚牙,殘寬約1.2釐米,有一處朱痕,很可能是漆繪木柄的遺痕。

良渚文化玉器的陰線刻,代表了新石器時代玉器陰線刻劃技術的最高峰。陰線刻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為寬粗形,二為細密形。如浙江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權杖”,整體路呈平行四邊形,端面以及杖體均刻劃紋飾。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帽兩側錯落雕琢神人獸面紋,在兩面近中部及帽外側面另有錯落的交互螺旋的橢圓形圖案結構,餘均填滿小尖細線條,刻劃的線條渾然一體。高5.72釐米,寬8.4釐米,厚約1.5釐米。其線紋細若髮絲,密而不亂,表現出玉工極高超的刻劃技藝。

該墓出土的一件玉琮,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通高8.9釐米,上射徑171-17.6釐米,下射徑16.517.5釐米,孔外徑5釐米,孔內徑3.8釐米,重約6500克,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被稱為“琮王”。

出土的玉錢通長17.9釐米,上端寬14.4釐米,刃寬16.8釐米,最厚0.9釐米,上部鑽有一孔,兩面刃部上角均有一淺浮雕的“神人獸面紋”,兩面刃部下角還有一淺浮雕的“神鳥”,被稱為“王”。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琮王”和“鋮王”上的“神人獸面紋”都相同,神人頭戴羽冠,臉作倒梯形,雙手持壁,雙腿盤坐,腳為三爪鳥足,以密集的細線和捲雲紋雕刻而成,但整個紋飾僅高約3釐米、寬4釐米,十分精美傳神。良渚玉器有些刻劃線條纖細如髮絲,在1毫米寬度內竟精刻有四五條細線,堪稱史前微雕的傑作。

鑽孔

根據不同的需要,良渚文化的玉匠採用了不同的鑽孔方法。

上海福泉山墓地60號墓見有玉器鑽孔工具程鑽,該墓出土兩件鑽頭,其中編號29的是一件玉質鑽頭,圓柱形、頭端孤凸,有磨痕,圓柱上部有一週深槽,槽上有三週輪旋紋,頂部有一圓柱形榫,可以插入鑽桿。長5.3釐米,最大徑1.6釐米。程鑽法在良清文化玉器上多見。張陵山5號墓出土的角,扁平角形,器長6釐米,寬12釐米。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器身鏤空,是在對鑽圓孔內向三側切割而成。中部有一未鑽透圓孔,為實心單面程鑽痕跡。雙面鑽的兩個孔形基本相同,有時兩面鑽的兩次鑽頭相接處,因鑽頭較圓,孔璧上會留下一週凸起而尖銳的臺痕。

“隧孔”在良渚文化玉器上面也可見到。良渚文化浙江餘杭反山14號墓出土的玉蟬,橢圓形,前端略寬,背弧凸,以四凸的弧線勾勒出眼、翼,其中眼部展開呈龍首紋的展開圖。腹部前高後低,有線切割痕跡,並鑽有一對橫向的隧孔。長2.35釐米,寬1.6釐米,厚0.95釐米。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拋光

新石器時代末期玉器的拋光工藝比晚期已有了很大的進步。良渚文化玉器在地下經過幾千年的侵蝕,受沁嚴重,但出土的一部分玉琮、玉冠飾表面至今仍有耀眼的玻璃光澤,說明當時的拋光技術已達到一個很高水平。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出土的水晶耳璫,扁圓球形,表面呈玻璃光澤,水晶的硬度達7,而且質性脆。在新石器時代能將弧面的水晶器拋光到如此程度,可見拋光水平之高。

鑲嵌

鑲嵌技術的應用,增加了玉器的色彩感受和裝飾效果。浙江餘杭反山墓地M1出土的嵌玉漆杯,整體為一長形的帶把寬流杯,口沿外壁弦紋帶及底部、器把上均鑲嵌有玉粒,鑲嵌的玉粒除了口沿外壁、底部以及把部位的小玉粒外(長約0.2釐米,寬約0.1釐米),其餘的玉粒大致呈圓形,有大、小兩種,大者直徑約0.7釐米,小者直徑0.2-0.4釐米。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圖案以大者玉粒為中心,主要結構有重圈、螺旋紋等,類似陶器上的鳥蛇樣刻劃或玉器地紋的螺旋線,整體器形鼓腹,圈足,是玉與漆器的鑲嵌代表。山東朱封村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玉笄,通長23釐米,分別由鏤孔鑲嵌綠松石的玉牌和玉杆兩部分組成,在玉牌上獸面紋的雙眼是用綠松石珠鑲成,鑲嵌物和被鑲嵌物的質地都很堅硬,要求工藝水準更加之高,表明這時已熟練掌握了鑲嵌技術。

俏色

龍山文化三里河203號墓出土的鳥形玉飾,厚0.6釐米,其上有直徑0.3釐米的小孔,用管鑽穿,說明了玉器的製作已經有相當熟練的技術。出土的鳥形青玉飾,鳥喙部分的玉色稍淺,喙與頭之間有一條淺褐色紋,利用這種原有玉色,把頭和喙很形象地表現了出來,為製作俏色玉器開創了先河。

穿越到新石器時代:一窺古人“治玉”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