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制玉业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得到巨大的发展。玉器的分布地域较晚期明显扩大,尤其原本少见玉器的中原地区也出现了如陶寺那样的制玉业。在工艺上,雕刻、抛光及镶嵌的技术均为晚期所不可比拟。

切割

对较小而薄的玉料,用质地极坚硬的石片或陶片作为“锯”,采用在一个面上用手工推拉切割的方法;对较大且厚的玉料,从上下两个方向对切将玉料切开是锯切常用的加工方法,由于两次切割的刃口不在一条直线上,经常会在玉片上留下凸起的台状锯痕。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如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清溪村出土的玉环,直径7.8厘米,孔径3.9厘米,厚0.4厘米,器表残留有切割玉料时留下的台状痕迹。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出土了6件切割后的玉料,其中11号墓出土的玉料长13.9厘米,宽6.7厘米,厚3.3厘米,不规则形相邻两个面切割,成直角,侧边玉面上有横向切槽,宽0.8毫米,其余各面为自然面。

除了锯切割外,也使用线切割的方法。玉器表面留有平面呈椭圆或抛物线状的弧形线条的情况在良渚文化玉器上十分显著。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如浙江余杭瑶山211号墓出土的89~1号带盖柱状器,一面扁平、一面弧凸,其器盖直径4厘米、厚1.1厘米,在盖平的一面上留有明显的弧线切割痕迹。从侧面看,用该方法切割而成的表面并不十分平整,该器盖的平面没有经过精细琢磨,表面呈现有凹凸不平的现象,浙江余杭瑶山5号墓出土的玉圆牌,残径4.6厘米,厚0.3-0.7厘米,从残断的开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未作精细打磨的线切割痕迹,是用线切割法加工完成的。

当时使用的柔性的线状物可能是麻绳、马尾、荆条、动物的筋等类物质。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雕刻

雕刻工具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多有发现。在凌家滩墓地曾采集到一批刻划石器,原料基本为玛瑙,也有石英岩,尖端都有刻划磨损痕迹。

鲨鱼牙也可做雕刻工具,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大墓曾出土过鲨鱼牙,浙江余杭瑶山7号墓也出土过一件动物牙齿,将鲨鱼牙捆绑在木棒的下端,完全可以用做刻玉工具。浙江余杭反山20号墓出土的一件鲨鱼牙,残宽约1.2厘米,有一处朱痕,很可能是漆绘木柄的遗痕。

良渚文化玉器的阴线刻,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玉器阴线刻划技术的最高峰。阴线刻的形式分为两种:一为宽粗形,二为细密形。如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的玉“权杖”,整体路呈平行四边形,端面以及杖体均刻划纹饰。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帽两側错落雕琢神人兽面纹,在两面近中部及帽外侧面另有错落的交互螺旋的椭圆形图案结构,余均填满小尖细线条,刻划的线条浑然一体。高5.72厘米,宽8.4厘米,厚约1.5厘米。其线纹细若发丝,密而不乱,表现出玉工极高超的刻划技艺。

该墓出土的一件玉琮,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重约6500克,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被称为“琮王”。

出土的玉钱通长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最厚0.9厘米,上部钻有一孔,两面刃部上角均有一浅浮雕的“神人兽面纹”,两面刃部下角还有一浅浮雕的“神鸟”,被称为“王”。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琮王”和“铖王”上的“神人兽面纹”都相同,神人头戴羽冠,脸作倒梯形,双手持壁,双腿盘坐,脚为三爪鸟足,以密集的细线和卷云纹雕刻而成,但整个纹饰仅高约3厘米、宽4厘米,十分精美传神。良渚玉器有些刻划线条纤细如发丝,在1毫米宽度内竟精刻有四五条细线,堪称史前微雕的杰作。

钻孔

根据不同的需要,良渚文化的玉匠采用了不同的钻孔方法。

上海福泉山墓地60号墓见有玉器钻孔工具程钻,该墓出土两件钻头,其中编号29的是一件玉质钻头,圆柱形、头端孤凸,有磨痕,圆柱上部有一周深槽,槽上有三周轮旋纹,顶部有一圆柱形榫,可以插入钻杆。长5.3厘米,最大径1.6厘米。程钻法在良清文化玉器上多见。张陵山5号墓出土的角,扁平角形,器长6厘米,宽12厘米。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器身镂空,是在对钻圆孔内向三侧切割而成。中部有一未钻透圆孔,为实心单面程钻痕迹。双面钻的两个孔形基本相同,有时两面钻的两次钻头相接处,因钻头较圆,孔璧上会留下一周凸起而尖锐的台痕。

“隧孔”在良渚文化玉器上面也可见到。良渚文化浙江余杭反山14号墓出土的玉蝉,椭圆形,前端略宽,背弧凸,以四凸的弧线勾勒出眼、翼,其中眼部展开呈龙首纹的展开图。腹部前高后低,有线切割痕迹,并钻有一对横向的隧孔。长2.35厘米,宽1.6厘米,厚0.95厘米。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抛光

新石器时代末期玉器的抛光工艺比晚期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良渚文化玉器在地下经过几千年的侵蚀,受沁严重,但出土的一部分玉琮、玉冠饰表面至今仍有耀眼的玻璃光泽,说明当时的抛光技术已达到一个很高水平。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水晶耳珰,扁圆球形,表面呈玻璃光泽,水晶的硬度达7,而且质性脆。在新石器时代能将弧面的水晶器抛光到如此程度,可见抛光水平之高。

镶嵌

镶嵌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玉器的色彩感受和装饰效果。浙江余杭反山墓地M1出土的嵌玉漆杯,整体为一长形的带把宽流杯,口沿外壁弦纹带及底部、器把上均镶嵌有玉粒,镶嵌的玉粒除了口沿外壁、底部以及把部位的小玉粒外(长约0.2厘米,宽约0.1厘米),其余的玉粒大致呈圆形,有大、小两种,大者直径约0.7厘米,小者直径0.2-0.4厘米。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图案以大者玉粒为中心,主要结构有重圈、螺旋纹等,类似陶器上的鸟蛇样刻划或玉器地纹的螺旋线,整体器形鼓腹,圈足,是玉与漆器的镶嵌代表。山东朱封村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玉笄,通长23厘米,分别由镂孔镶嵌绿松石的玉牌和玉杆两部分组成,在玉牌上兽面纹的双眼是用绿松石珠镶成,镶嵌物和被镶嵌物的质地都很坚硬,要求工艺水准更加之高,表明这时已熟练掌握了镶嵌技术。

俏色

龙山文化三里河203号墓出土的鸟形玉饰,厚0.6厘米,其上有直径0.3厘米的小孔,用管钻穿,说明了玉器的制作已经有相当熟练的技术。出土的鸟形青玉饰,鸟喙部分的玉色稍浅,喙与头之间有一条浅褐色纹,利用这种原有玉色,把头和喙很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为制作俏色玉器开创了先河。

穿越到新石器时代:一窥古人“治玉”技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