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婚喪嫁娶,疫情過後能不能簡單化?

73農民工老劉


首先我認為完全可以簡單化

1.疫情過後,經濟後退,收入明顯不如往年

2.一切從簡,拒絕浪費,有時可能席面上根本吃不了多少,剩的全都倒到,浪費了人力,物力

3.特別是嫁娶,禮金十幾萬的要,再加上房,車,還有酒席錢,普通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負債累累


80後花花在農村


首先,今年結婚的,要是挑選在發生疫情期間的,早期的一律都不能去辦結婚登記處登記和領證吶,有的會照樣進行結婚儀式,只是非常的冷清。因為,不得舉行聚會,不得辦酒席,也不得隨意出門,所以,原本邀請的嘉賓都不能去,婚禮上,就是自個兒家的幾個人。而有的,會改日期,推遲之後再結婚。

而喪事,在疫情期間,也是一樣,非常簡單和冷清。就自己家裡的人在哀悼,不得讓親朋好友過來。有的,只能通過視頻送葬,實在是沒辦法的辦法,只能日後再去墳墓前表達心意。接著,疫情過後,估計,只要鍾南山老先生說,隔離結束,大家可以出門的話,大家出門的景象,會一蜂窩的飛出來。而疫情過後,婚喪嫁娶在農村一樣會照辦起來,結婚可是人生大事,喪事也是傳統習俗,疫情都結束了,自然該如何生活,繼續如何生活!

然後,至於婚喪嫁娶會不會從簡而辦,減少人群聚集?個人覺得,不太可能!因為,就像前面說的,紅白喜事都是大事,而在農村,更加看重習俗的禮儀和文化。該請客辦喜酒的依舊會辦,該喪事弔喪的一樣會,哪些有錢人的,依舊會辦得更加隆重。就像,我們這每年都有佛誕,政府一直都說不可以請客,可實際上多多少少還是一樣請客的最後,除非是國家政府再次下達命令,村長宣傳和嚴格要求之下。也許,農村的婚喪嫁娶會有所收斂。不然疫情過後,農村的基本會好了傷疤忘了疼吧!







老韓的農閒生活


婚喪嫁娶在農村算的上是頭等大事了,一般情況下都要請客辦酒席,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七姑八姨的來做客。要說今年這疫情過後,農村的婚喪嫁娶能不能簡單化,我本人認為是不會簡化的。為什麼呢?情況是這樣子的

根據我村情況,春節過後,是有好幾家都定好了日期計劃要娶媳嫁女的,但由於今年的疫情都把這事給黃了。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不允許多人集聚,如果他們想要想簡單化的去辦這些事,也不是不可以辦,就是因為他們都不想去簡單化的辦這事情。

我侄兒定的就是今年農曆2月18日娶媳婦的,年前就把一切都準備好了,請貼都下了。突然鬧了一場疫情,終身大事就這樣給擱置了。當時也有人說過,不行就簡簡單單辦一辦算了,可雙方主人都不同意一切從簡,說這樣辦太沒面子了。從這情況來看,疫情過後婚喪嫁娶不會簡單化的。

現在農村婚喪嫁娶確實應該簡單化一下了,攀比現象越來越嚴重了。為了一個臉面有錢的使勁的起時髦,沒錢的也是不要命的去追。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成風,別的不說就說吃席一事,大多都是吃一半倒一半的。多可惜啊!

如果這次疫情過後,政府要是能出臺一些規定,讓大力倡導村民節儉辦理婚喪嫁娶,不大操大辦搞鋪張浪費。或者有村民委員會,制定一些村規民約,對婚喪嫁娶操辦宴席規定一個最高標準。只有這樣,我想以後的婚喪嫁娶才會簡單化點。我的回答就到這了,喜歡我的就加個關注點個贊。謝謝了!


三農老二


農村的喪葬婚嫁聚會,一般都比較隆重,流水席都是吃上好幾天,附近本家的人都會過來一起聚餐吃飯,熱熱鬧鬧的大辦幾天。在農村,所謂的席面都是面子問題,也不能搞的不像樣子,吃席面還是要吃農村的露天酒席比較有味道,不像城市酒店裡面的酒席,只有儀式感,沒多少意思,吃完嘴一抹就走了。如果遇上全國性的非正常時期,我們該如何辦呢?

特事特辦

現在正在疫情時期,遇上喪葬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這種事情趕上了也是沒有辦法的。這種情況下,就只能一切從簡儘快處理完喪葬事宜。我老家那邊都是土葬,一般是裝入棺材後下葬。如果是按照我們那邊的風俗,就是將死者先裝入棺材裡面,然後選個後面的日子再舉辦喪禮。如果沒有道士唸經的禮儀,在我老家那邊是不行的。喪葬有複雜的流程,該有的流程一樣不會落下。要麼是從簡辦理,或者拖著時間以後再下葬。

關於婚嫁,這個就最好處理了,等疫情過後,重新選個好日子辦理就好了。家庭聚會或者朋友聚會,現在都是能不在一起吃飯就不在一起吃飯,往後聚會也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少吃了一頓飯就會關係鬧僵。


木原園


農村婚喪嫁娶是各地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俗,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大家互相之間便形成了一種攀比心裡,首先有錢人大操大辦,窮人愛於面子,負債也要跟風,就造成了極大的鋪張浪費。現在很多地方婚喪嫁娶宴席餐桌上,一桌菜三桌人都吃不完,很多菜客人沒動過筷子,便已吃飽,大量剩菜便被倒掉,確實浪費,十分可惜。

要大力倡導村民節儉辦理婚喪嫁娶,不搞鋪張浪費,一是由政府出臺一些規定,大力宣傳。二是村級組織召開村民大會討論,制定村規民約,對操辦宴席規定最高標準。由村民自己約束,對個別不聽勸阻的村民給於從重處罰。


農民胡老頭


對的,這個可以有。有的地方,據我所瞭解,要吃上3天,而有些地方則只吃三頓,這個是由風俗決定的吧,但是,如果想要改變風俗很難,只能是量力而行吧。


我初三立志當學霸


農村的婚喪嫁娶,疫情過後能不能簡單化?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是我們泉州市這邊不會簡單化。

因為婚喪嫁娶多是一些古老的傳承和歷史遺留的文化在裡面,一時想要簡單化,只能靠村民的自覺,我感覺不可能。


隨風漂流175051778


我覺得慢慢會改變,但需要時間,畢竟幾千年的文化底蘊在,我感覺最近農村的婚喪嫁娶也慢慢的跟上了時代的變遷。最直觀的就是婚鬧文明瞭不止一點點,以前那惡俗的,不文明的,在我們這是沒有了,都是親戚朋友意思一下。白事我們這裡也沒有以前的繁瑣了,都在與時俱進,時代在變,以前老的傳統一定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