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村日漸冷清的“婚喪嫁娶”是因為90後獨生子女多親戚少,你怎麼看?

用戶68056351


不光是獨生子女…

1.農村人少,也就是國慶、過年等長假,我自己就在農村,在家20-40歲的年輕人很少很少,基本都是留守兒童、老人(父母)、主婦…在家人少,紅白喜事去的人肯定少;

2.生活壓力大,大家都忙著賺錢,都在上班。最多雙休,單休、調休或者不休的比比皆是。不是特別關係,不可能專門請假去趕熱鬧;

3.觀念在更新,很多人不想送禮了。人情往來,到最後都是花錢,少了人情。很多人看開了,還不如省下來,自己花銷。

總之呢,現代人都忙賺錢,平時工作壓力大,沒時間去搞那些事。更何況,國家還提倡,移風易俗,一切從簡。






嶽西姥


我也是農村的,農村90後基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很少。而且父輩兄弟姐妹也多,像我父親兄弟4個,還有一個姑姑,我母親有6個兄弟姐妹,這在當地也是普遍現象。至於農村日漸冷清的婚喪嫁娶,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為了結婚和子女上學,很多都去縣城,市裡面買房了,導致農村常住人口減少,很多酒席一般就在農村縣城或者村鎮舉辦了,圖個方便省事,而且很多地方農村舉辦酒席也沒有條件了,農村的房子長時間沒住人,辦酒席的話很不方便,確實就沒有原來的氣氛了。還有就是外出打工的人太多,工作都很忙,而且路途遙遠,沒有時間回老家參加婚禮,葬禮,這也是現在農村婚喪嫁娶越來越冷清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傳統婚禮習俗的沒落,人們對婚禮觀念的改變


CS優雅


作為一個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90後,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的。

我記得小的時候,誰家要是有個“婚喪嫁娶”這種事情,村裡的人都會前來幫忙。

現在村裡基本都是一些老人,在這種需要壯勞力的大事情上,村裡卻沒有幾個人能幫的上忙。不是說不願意幫忙,只是都在外邊賺錢,給別人打工,回來一趟著實不容易。

說到親戚,我家大部分的親戚都在農村,從初中開始到現在參加工作了,我一直在城市,所以,和我的“親戚們”之間的聯繫,基本上都是春節那幾天。

過年的時候,帶著禮品去親戚家拜年,大家之間也沒什麼話題就是尬聊。

當年唸書的時候,人家問你學習成績。

現在工作了問你有沒有對象,問你工資多少,買房了沒有......

他們似乎對於這個樂此不疲。

他們所關心的東西,是年輕人最不願意提及的,給人一種莫須有的負擔。

大多數的親戚問這些,不是說想真正幫你或者能幫到你,有時候僅僅是為了攀比,甚至只是他們飯後的談資。

我想大多數90後的做法都是,能逃則逃。

於是,春節拜年成了走過場,一杯水的功夫,放下禮品就走,去下一家。

整個流程走完了,年也就過完了。



鮮農場


原回是多方面的,六零後的我一直生活在農村。你說的這種現狀的確存在。我以前讀過陝西籍作家賈平凹先生的長篇小說秦腔。其中就有一段描寫農村過白事的情景,年輕人為了生計,大部分都背井離鄉到很遠的城市裡打工了,家裡只剩下一些孤家寡人,誰家死了人,連個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這不是人情的缺失,確實是社會進步的使然。八十年代以前,農村是集體形式,公社以下有大隊和生產隊,實行的是公分制,按勞分配。無論家裡有多少口人,在生產隊長的帶領下,全體社員都要參加集體勞動。哪個年輕人要是出門做點小生意,那就是搞投極倒八。所以,農村的人多的是。再加上民風諄樸,誰家有了紅白大事,全村人都會前來幫忙。那場面自然顯得熱鬧。現在呢,不是人情淡薄,而是真的沒有那麼多的閒散人了。所以自然就顯得冷清。


人比黃花瘦46


算來現在的90後也只是20來歲。除了讀書的,相信大多數的90後都離開農村老家,到城裡去打拼。而其中也有一大半的人是在工廠打工的,如果家裡有“婚喪嫁娶”需要按舊的風俗行事的話,打工的90後是無法請到長的假期的(在農村辦這些事情應該需要一個星期,再加上路途的時間,算起來也要十天半月的),除非你辭職。為了生計,除了至親,想必是大部分人是寧願選擇放棄回家參加“婚喪嫁娶”的儀式的,再加上離開家鄉的90後,思維方式和觀念也有所改變,從而導致農村日漸冷清的"婚喪嫁娶",其主要原因並不在於90後獨生子女多、親戚少。


馨2481601



農村風光1988


農村"婚喪嫁娶"的日漸冷清主要原因有:

90後年青人,大多在縣級或以上城市工作。就近購房或租房,結婚時.為了省事和方便,在當地將喜事就辦了。當然,也有獨生子女.婚齡人相應減少這一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普遍延長。在同一時間內與老人去逝相應減少有很大關聯。還有農村一些老人.為了祈求上蒼保佑子孫健康.幸福,老來入教。按照教義和教規,老人去逝後.喪事要簡辦。所以使人們有這種感覺。


用戶7976239991578


這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吧,90後的獨生子女在農村還是比較少的,一般農村的話,一個家庭至少也有兩個孩子。也有獨生子女的,不過比較少,只不過不像以前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那時的孩子一般家裡都四五個,現在主要是年輕人出門打工的多,就算是在家的話,年輕人對這個習俗瞭解的也比較少。


敬想好事


親朋四海打工忙,

水遠山高路太長。

遙寄一千表心意,

何時相聚訴衷腸?


費玉山905


主要還是在家裡的人少了。青壯年都出去打工去了!在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歲數大的和留守兒童。還有現在的網絡,交通發達可娛樂的項目太多。以前的人都是為了熱鬧去往人多的地方湊,現在就是在家的年輕人也都是整天拿著手機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