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腦出血,也稱為出血性中風,是指非創傷性腦實質中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如果出血量過大,可能引起不可逆轉的偏癱,甚至死亡。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醫院的病床上,57歲的胡先生一動不動,妻子坐在病床旁不斷掉淚。

大約半個月前,老胡被送到了醫院,送來時嘴歪眼斜、身體也動彈不了,渾身上下都是酒味兒。

醫生初步檢查後,將老胡送往CT室,發現老胡左枕葉腦出血。

與家屬談話後,醫生準備手術,3個小時後,老胡的生命保住了,但也落得偏癱的後遺症。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老胡為何會突發腦出血?在與家屬的溝通中醫生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老胡就像在酒裡"泡"大的一樣,一天不喝酒就渾身難受。

後來,老胡在體檢中查出高血壓,醫生囑咐老胡要戒酒,但剛一天沒喝酒,老胡就出現了酒精戒斷綜合徵,渾身乏力、一直出汗、還吃不下飯。

然後又在網上看到"少量喝酒能降低血壓",於是酒癮子一下就上來了,病發當天,老胡喝完酒準備睡覺,結果手腳突然不聽使喚,一下摔倒了,妻子趕緊打了急救電話。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第1件、不注重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危險因素。

臨床中,有大約80%的腦出血患者都有由高血壓誘發,這是長期的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導致腦內小動脈發生病變。

在血壓升高時,導致腦內動脈突然破裂出血,出現腦出血。因此,雖然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會發生腦出血,但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第2件、不遵醫囑戒酒

醫生囑咐老胡要戒酒、控制血壓。

因為長期酗酒,會使血管內皮細胞出現損傷,易發生微血管出血。

長期喝酒還會升高血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在經過高壓的血流的衝擊時,脂質斑塊就容易脫落、破裂,發生腦出血。

因此,不論是任何疾病,都要謹遵醫囑,及時控制病情,避免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血壓高的人,身體出現這7種表現,可能腦出血要來,及時就醫

1:吐字不清。說話時突然語塞、吐字含糊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意思。

2:肢體麻木、無力。一側顏面、上下肢突然麻木、軟弱無力、持物不穩、流口水、嘴角下垂,伴有失語,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24小時內可完全恢復。

3:眩暈。短暫或反覆性頭暈,周圍景物旋轉,站立不穩甚至暈倒在地。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4:視覺異常。暫時性視物模糊或出現重影,視野變窄,一會兒又恢復正常。

5:頭痛。難以忍受的劇烈頭痛,或由全頭痛變為侷限性頭痛,間歇性頭痛變為持續性頭痛。

6:嘔吐。約50%的患者會出現嘔吐,這可能與腦膜受到血液刺激、顱內壓增高、眩暈發作等因素有關。

7:嗜睡。中老年人睏倦、嗜睡,但又不明原因,要高度重視。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養護血管,降低血壓,預防腦出血,注意做好3個一

第1個、多一點營養

血脈及人脈,當血管內自由基過多時,會引發機體內抗氧化系統遭到破壞,使得血管內甘油三酯、"壞膽固醇"等合成加速,造成心、腦、腎等多處器官嚴重缺氧、缺血。

補充抗氧化劑,可抑制自由基對血管的損傷,調節血脂、血壓水平,預防血管病變。

聯合國衛生組織指出,成年人每天補充200μg抗氧化劑,可有效修復受損血管。

韻.遊.菊是目前所知的抗氧化劑含量最豐富的茶,早晚100ml,養血管效果不錯。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第2個、多一點睡眠

長期熬夜,不僅會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還會加速腦出血發生。

因為人在熬夜時,機體處於應激的狀態,使腎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導致血管收縮異常,增加血管破裂的風險。

建議,晚上23點之前睡覺,每晚保證7~8小時的睡眠,若不得不熬夜,也不要超過凌晨2點。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第3個、多一點運動

揉搓頸部:可放鬆頸部肌肉,減少頸部血栓的形成率。

方法:手搓熱,放在頸部,從上到下慢慢按摩,每天3次,每次10分鐘。

活動雙手:手指與大腦皮層關係密切,經常活動能刺激大腦皮層,增強其敏感性。

方法:左右手空手抓握,每天3次,每次50組。

57歲男子,深夜腦出血,醫生搖頭:一把年紀,2件事還不知改

科普小知識:突發腦出血怎麼辦?

1:讓患者平躺並解除衣物

讓患者平躺在地面上,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影響呼吸。若患者已經昏迷,應該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

2: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3:清理嘔吐物並人工呼吸

如果患者嘔吐,應該及時將口腔的嘔吐物清除乾淨,合理進行人工呼吸,防止患者缺氧,或因嘔吐物堵塞氣管導致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