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学了,在天津我给他规定每月生活费1500元,儿子说不太够,大家一般都给多少?

尤凤燕


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给多少合适?

  • 有些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就几百块钱。
  • 也有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一个月花上万。
看到一则数据:

北京大学生生活费全国最高,每月接近3000元;

广东省的经济能力是全国之最,当地人也都有钱,至于大学生活生活费,每个月平均是2500元,这几乎就是四五线城市的月工资了;

上海和江苏的月均生活费则不到2000元。


那怎样给孩子规定生活费才合适?关键是要跟儿子好好沟通,他觉得适合才是最好。

首先,可以给他规定一个生活费的范围,有固定费用和审批费用。

这两项都可以跟孩子探讨,吃饭穿衣文具零食,日常开支需要多少?

比如,孩子说1000块钱。好,这1000块钱就固定了,每个月准时打1000块钱给孩子。另外有一个审批费用,审批费用可以有一个上限,比如1000块。

有意外开支,就动用这笔钱,但要列好清单说明理由。

这样做的好处:

  • 一是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生活,
  • 二是让孩子学会记账,一旦有了记账的习惯,他会监控自己的额外开支,自发形成节俭的习惯。

其次,用孩子的梦想来鼓励孩子形成节俭的习惯。

集体生活里,孩子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从众,别人有一款新手机,他也想要。别人有一双新球鞋,他也羡慕。但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保持节俭的自律,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所以,不妨和孩子沟通,每学期设定一个要实现的梦想,一次国外旅游,一套化妆品,一双限量版球鞋……而这个梦想是父母每月生活费之外的奖励。

  • 每月生活费1500,奖励500。
  • 每月生活费超过了1500,奖励失效。

通过这种奖励机制,鼓励孩子通过节俭,要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最后,对父母的提醒: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

孩子说生活费不够,不要跟孩子讲理,比如,“某某某一个月才1200,人家都活的好好的,你1500还不够?”这样就变成了抱怨,孩子会感觉委屈,很难跟你心平气和的沟通。

而孩子从家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他就会自己想办法,比如,校园贷。

当孩子说1500不够时,信任他,跟他一起理一理钱都用在哪里了?

再规划一些好的方式,让孩子觉得钱更富裕。这不正是对孩子财商的培养吗?

总之,大学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是合理的,要具体到你家的孩子具体分析。关键是跟孩子做好沟通,共同规划,帮助孩子合理用钱,形成节俭的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终生。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 ,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轻松教养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