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掃墓,而農村由於路口多,該怎麼防控?

粵東古邑人氏


四月四號就是今年的清明節,但因為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下來,您當地處於防控的需要禁止今年清明節上山掃墓。個人認為首先我們農民應該對這項措施持支持的態度,畢竟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咱們自身的生命安全。但清明節既是節日,又是法定假日,農村和城市之間的環境也存在差異,此措施不能夠一棍子施行,要因地制宜。個人認為,農村地區完全沒有必要禁止咱們農民掃墓,但應該對鞭炮等進行禁止。

農村的墓地和城市墓地之間的差異,使得措施的施行應該區別對待

在我們恩施,絕大多數農村採用的還是土葬形式,等到老人去世後將其下葬到自家的山林地或承包地裡,以求得一個好風水。由此咱們農村地區的墓地間隔距離起碼都在十米以上,遠遠超過唾液能夠傳播距離。不過相對於城市來說,農村不少家庭可能都受到一個長輩的庇廕,由此可能存在多個農民去祭拜同一座墳墓的現象。

城市裡的情況則有些不同,在人們死後都是實行火葬,不少骨灰盒都安葬到同一個墓地裡,相隔的距離也不大。由此城裡人在祭祀時,避免不了要和其他人員相接觸,增加了被感染幾率。由此我才認為,農村和城市之間在清明節祭祀上應該區別對待。當然農村也得采取些措施來降低農民朋友們的風險。

農村的防控

疫情的防控不是一個群體的事,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說現在我國疫情防控成果,正是千千萬萬群體的奮鬥和奉獻,得來的。

農村道路可以用“阡陌交通,縱橫交錯”來形容,加上農村現有勞動力的外出,使得農村防控相對來說更為困難。清明節期間,一是要對農村各主要外出幹線安排人手,對前去祭祀的農民進行相應的登記,最好是每戶只放行一個人。其次相關部門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對於農民不理解的措施進行相應的解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此次疫情之下咱們農民都聽勸待在家裡,只要能夠合理進行解釋,其實我們都會按照相應措施來進行活動。

再者咱們農民自己也應該有防護意識,掃墓的時候也得帶好口罩。春天正是萬物復甦的結,也是天氣較為乾旱的節氣,這個時候千萬別燃放鞭炮:一是會造成空氣汙染,二是也有可能引起火災。同時燃放鞭炮也需要一定的開支,不如留下來用到其它的地方,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疫情當下,當以生命為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