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大衣發明100多年,曾在中國風靡一時,為啥07年被我軍淘汰?

覃愛慶


對於一支現代化軍隊而言,軍大衣既不實用,也不經濟。

呢子大衣,最早風靡於歐美軍隊,歐美氣候比較寒冷,尤其是在冬季和海上,而在過去還是大艦巨炮稱霸海洋的時代,海軍更需要呢子大衣,在海上,可以起到避風,防潮,保暖的作用。

歐美大國的軍隊,比如英國,早期還把呢子大衣染成紅色,這樣除了可以激勵士氣,還可以掩蓋血跡,使士兵在作戰時心理上不會恐懼。因為早期排成方陣對射的場面極其血腥殘酷。紅色作為一種對血的掩蓋非常有效。

一戰期間,戰爭的形態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基本上還是兩軍對陣,排槍齊射,只是大家聰明瞭一些,曉得挖戰壕。在西歐洲寒冷,泥濘的戰壕裡,可以保護膝蓋和大腿,在鐵絲網間穿來爬去可以保護皮膚,晚上睡覺可以當被子的最好裝備自然就是軍大衣。

所以到了二戰,大多數歐美傳統國家軍隊都沿襲了軍大衣,德國、法國、英國,軍裝裡面肯定有一套軍大衣。但是隨著戰爭形態的改變,他們的軍大衣,逐漸就不適用了。

士兵不再呆在戰壕裡,會隨著車輛高速機動,而且隨著速射武器的發明,戰術動作越來越多,班組的配合和協調越來越多,士兵在不同地形間穿梭,隱蔽,轉移,射擊等活動越來越多。經典影視劇《我們的父輩》裡就詳細刻畫了德軍班組在城市的巷道,廢墟,樓宇間作戰的場景。

由此可以看到,軍大衣除了帥和保暖,在作戰的時候是巨大的累贅——

第一,容易裹住腿絆住腳,讓士兵行動不便。

第二,很難掛攜行具,如果掛上了會讓士兵更加行動不便。

第三,在極寒地區出汗沾水以後很容易凍住。

所以二戰到了後期,德軍除了高級將領在使用軍大衣,士兵都改成了衣褲的搭配。就算是穿棉襖和皮衣,也是能不穿軍大衣就不穿軍大衣的。

我們可以看到,在二戰裡成長起來的新興國家的軍隊,比如美軍,是不鳥你歐洲那些脫了褲子放屁的紳士傳統的,還毛呢料子,還手工剪裁,還紳士風度騎士精神,都是扯淡。美軍一切以經濟實用出發,士兵一律是收腰夾克,長褲綁腿。這樣的好處是異常實用,身上可以掛滿各種作戰需要的物品。行動也極其方便,而且經濟便宜,便於大量生產。

即便在最寒冷的戰區,也是這套夾克硬扛,比如阿登戰役,美軍就來不及給所有士兵配發軍大衣,但還是將就這套M41夾克就啃下來了。相對來說,你紳士得不得了,大衣裹身的德軍又怎麼樣?仗打不贏一切都是扯淡。

二戰中,英軍地面部隊主要是在非洲,南歐晃,所以乾脆連大衣也省了。上到元帥,下到士兵,收腰小夾克除了有點像水管工,其實還挺精幹的。


二戰中只有一個國家是例外,那就是蘇軍,蘇聯氣候寒冷,不打仗也要穿大衣禦寒,所以蘇軍穿軍大衣是正常的,而且蘇軍不會因為穿軍大衣而影響戰術動作,因為他們的戰術動作就是士兵趴在坦克上,用衝鋒槍掃,坦克彌補了士兵的機動性。

因為蘇聯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士兵動員能力,所以能夠實現大量的蘇軍手持波波沙,騎在T34上衝鋒陷陣的黑技能,所以無所謂個體士兵行動是否方便,但是在蘇軍中,軍大衣也只不過是低配,蘇軍還有棉襖、斗篷、夾克等多種軍裝以適應各種不同場合的需要。

中國軍大衣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火的,學老大哥蘇聯的產物。

那個時候的軍大衣有兩種,一種是呢子的,一種是棉的。

呢子的也稱將校呢,顧名思義,是專門給軍官生產的——板正的線條,修身的剪裁,金屬扣。

這是發給真正在戰場上流過血,立過功的那些英雄們的戰略物資。然而一些子女們在混亂年代,把爹媽的衣服扒拉出來在街頭拍婆子打群架用,顯得很酷。


第二種就是我們今天還能見到的“民工大棉襖”了。這件衣服是真的好啊——

八大粒,雙排扣,軍綠色,復古味。結實耐用,保暖禦寒,生產成本也不高,裹起來是大衣,脫下來就是棉被,在那個年代,廣泛裝備軍警,此外,電影導演,工人、農民,都愛不釋手。

由這裡可見,軍大衣過去是一群掌握文化話語權的少數人的情懷,是多數勞苦大眾艱苦奮鬥賴以為生的生產工具,因為現實的需要,存在於某個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

其實GM軍隊一開始就沒學西方那套,從抗戰年間走過來,穿粗布棉襖草鞋,小米加步槍的軍隊打敗了老蔣穿得比模特還帥的那些將軍們,後來在北邊穿著大棉襖和美軍硬碰硬在南邊穿著65式在叢林裡攻城拔寨。打仗打的是運籌帷幄,將士用命,不是比你穿什麼洋氣。

在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一支現代化軍隊和發達的後勤生產保障體系,以及先進的科技,冬裝、夏裝,作訓服、禮服、常服分類很清楚,而根據作戰任務的不同,裝備也不同——寒冷地區有更好的既能保暖禦寒又不影響戰術活動的棉衣,而炎熱地區根本就不需要多此一舉的大衣。

還是那一句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退出裝備了好,讓本不該擁有它的那些人不要亂顯擺,讓需要它的人能夠獲得更高級更好更及時的保障。

堅持優質原創,歡迎各位大佬多多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