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世界公認的股神巴菲特活了89歲,一共見過5次美股熔斷,而我們十天內,就見證了4次。

如果把金融危機比喻成雪崩,那麼每次雪崩之前,雪花們都是在勇闖天涯中,享受著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好時光。

一旦雪崩來臨,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一、從張學友的演唱會,看2008年金融危機


有一句話,叫做“年少不聽張學友,聽懂已是獄中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從2016年底到2018年底,2年的時間,張學友開了215場演唱會,有80多個逃犯在張學友的演唱會上落網!

以至於後來張學友開演唱會,警察都會心領神會的在微博上調侃,懂了懂了!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張學友今年都59歲了,為什麼還要這麼拼命努力賺錢,兩年辦200多場演唱會呢?

如果不是因為窮,誰願意那麼拼?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早在2007年,張學友其實就準備退休,安逸去了。

但他去銀行存款的時候,被某個銀行職員說動,把存款變成了理財,投給一個收益率據說高達10%的房地產債券。

這個高收益債券的售賣方,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名字叫雷曼兄弟

2008年9月15日,誰也想不到的是,雷曼兄弟居然會破產

雷曼兄弟的破產,不僅僅是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銀行破產案,還成為了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序曲。

雪崩之前,張學友也是一枚勇闖天涯的雪花,覺得可以安心退休了,然而沒想到的是:

張學友一輩子的存款,一夜之間蒸發了!他的退休計劃只能改成加班賺錢計劃。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不僅僅是張學友這一片雪花,很多香港明星都是在那個時候,一夜之間血本無歸,踏上重新掙錢路的。

比如曾志偉的女兒曾寶儀在博客上曾經哭訴:“這回真的血本無歸,恐怕連人生都要重新開始。”

然後曾志偉就加入了“傳奇全家桶”,扛著屠龍刀,嘴裡喊:“裝備回收,交易自由,真傳奇,真兄弟”。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二、2008年金融海嘯的起源:美國房地產泡沫


要說08年金融危機的起源,還得從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說起。

2000年,美國股市的互聯網泡沫破裂了,美聯儲連續27次降息,把利率降至1%,也沒有挽回市場的信心。

不能眼睜睜看著股市完蛋啊!

於是美國政府拿起了房地產刺激經濟的法寶,通過低利率誘使民眾購買房屋,導致美國房價泡沫持續膨脹。

用房價泡沫來抵消互聯網泡沫,從而拯救股市,拯救經濟。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如果僅僅是把貸款發放給符合銀行規定的優質客戶,那麼房地產泡沫不會吹的太大。

但資本是貪婪的,銀行把優質客戶挖掘完後,為了賺錢,銀行決定發放次級貸款,把錢貸給那些收入不穩定,還款能力差,信用級別低的人,讓他們去買房。

那時候美國人全民炒房,沒有人審核你的信用,沒有人審核你能不能按時還貸款。

有的美國人甚至直接把自家狗狗的名字寫上去,一樣可以貸款買房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這樣的次級貸款,其實就是典型的垃圾貸款,用銀行的話來說,就是“一坨狗屎”。

商業銀行為了賺更多錢,把成千上萬這樣的“狗屎”精心包裝,形成了一個按揭貸款資產證券(MBS)。

次貸的利率是10%,商業銀行抽取1%,轉手把MBS賣給了投資銀行。那麼商業銀行安全了,把本金回籠,還有1%的無風險利潤。

然後還可以把本金再作為房貸,貸出去,無限循環,無限的無風險利潤就到手了。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投資銀行也不傻,不做接盤俠,他們把大量的MBS打包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債務抵押債券(CDO)

啥意思呢,就是單個的客戶是次級貸款,違約概率很大,但CDO裡有數十萬計的次貸客戶,總不可能所有人同時違約吧?所以CDO在概率上說,相當安全。

要是你還不放心,投行說,你可以支付一筆保險金,讓保險公司承擔你的風險。如果出問題了,保險公司會賠給你本金所有損失,不出問題,保險公司掙到你的保險金。

於是呢,垃圾債券就這樣變廢為寶,大家都覺得自己賺到了,無風險套利是最好的。

後來這個模式不斷被複制,出現了CDO的平方,甚至還有CDO的立方。這就是不斷的加槓桿,把整個房市的槓桿加到了幾十倍!

而美國穆迪、惠譽、標普,著名的評級公司給這些債券的評級,都是“3A優質低風險資產”!

張學友和一大批香港明星,就是購買了這樣的垃圾債券,成為接盤俠的。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經濟規律告訴我們,風險從來都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面對飆升的房價,從2003年到2006年,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把利率從1%提升到了5.25%,終於刺破了房價泡沫,還不起房貸的人開始大量出現。

大量美國底層民眾和“前中產階級”無力負擔一年比一年高的房貸利息,被銀行趕出家門,公園的躺椅一時間人滿為患。

2008年,房貸逾期創造了全新的紀錄,金融危機轟然而至!

恐慌之下,房價雪崩式下跌,建立在房貸債券基礎上的比全球GDP規模大十幾倍金融衍生品泡沫,瞬間倒塌!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三、2020年美股崩盤的真相:企業債泡沫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會在市場重複。

2008年以後,華爾街的監管吸取教訓,再不允許把次級貸款這樣的“狗屎”包裝成金條,然後瘋狂的加槓桿了。

但要是沒有槓桿,銀行賺的錢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貪婪,大型投行不允許承擔過大的風險,無風險套利不加幾十倍槓桿銀行不會甘心的!

於是,他們瞄準了企業債。並且把各行各業的企業貸款整合在一起,起名叫CLO。然後評級機構認為它們不會同時違約,那麼風險分散可控,於是就出現了無風險套利的空間,後面的操作流程和CDO完全一致,CLO簡直就是CDO的翻版。

不過企業貸款和房貸不一樣的是,除非各行各業全軍盡墨,否則同時違約的概率幾乎就是零,比房貸相對優質一些。

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大量的企業債都是短期債券,但卻有長期借款,依賴借新還舊來苟延殘喘,一旦無法獲得新的貸款,立刻全面崩盤!

假如出現某種突發事件(比如今年的新冠病毒,再比如石油價格戰導致石油價格下降,美國頁岩油企業遭受衝擊),導致大量行業的企業營收惡化,當月收入減少,那麼大量的BBB級美國企業債券將會按照評級規則被降級為垃圾債。

而根據美國監管政策,債券型基金和養老金等機構可以持有BBB級債券,但不允許持有垃圾債。

大量的基金將按照規則,強制賣出這些企業債券,形成一股巨大的拋售狂潮,造成流動性擠兌風險。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於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情況,美股十天內熔斷4次,創造了歷史記錄。

一方面是市場本身已經有企業債泡沫,一觸即破;另一方面是大眾對美國疫情控制沒信心,導致市場很難被救回來。

石油價格戰,是危機的導火索。

特朗普如果真的想挽救美股,就要放棄一切幻想,捨棄短期經濟利益,紮紮實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如果做不到,別說把利率降到零,就算你降到負的都沒用,美股只會跌的更慘。

資本市場裡的錢是最聰明的錢,他們能感知一切危險。


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