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個“涼掉”的旅遊公司……

疫情影響下,旅遊業遭重創,百程旅遊來不及“奔二”,就落座“死亡公司公墓”了……


一聲嘆息,“還沒來得及聽說,就涼了”


近期,旅遊市場哀聲連連,國內旅遊“禁止”剛鬆動,國外的“關門聲”就響起……


好奇翻看了新經濟死亡公司數據庫,瞧瞧2020年頭一個涼掉的旅遊公司——百程旅遊,存活19年6個月,死亡原因:現金流斷裂、行業競爭……


百程旅行,曾叫佰程旅行網,是一個主打O2O的出境遊服務商,提供簽證代理、專屬定製、自由行、主題團組、境外酒店、國際機票、國際單項、企業國際商旅服務等,隸屬於北京百程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百程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於2016年登陸新三板,2019年摘牌。


雖然百程相較攜程、途牛等名氣不算大,但實際上,這家新型出境旅行服務機構已經有超19年的歷史。


可惜的是,還沒來得及“奔二”,就涼了。


2020年2月29日,百程旅遊內部發布《關於公司決定關閉公司啟動清算準備的通知》,宣佈破產清算。


《通知》顯示,鑑於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旅遊業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全行業處於停頓狀態。百程也深受其影響,資金不能維繫公司繼續運轉。為此,公司召開了股東大會,管理層做了彙報,股東會決定關閉公司並啟動清算準備。


連續虧損—終止掛牌


虧損逐年擴大。數據顯示,自2013年至2016年,百程淨利潤均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分別為1761萬元、3663萬元、3935萬元、4511萬元。


2016年4月23日,百程旅遊成功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然而,在掛牌後,公司成績也並不理想。


2017年,百程虧損慘烈,淨利潤虧損2795萬元。此外,僅2017年上半年,公司未彌補虧損就已經達到7805.03萬元,未彌補虧損金額更是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1/3之多。


2018年8月,百程旅遊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也是最後一次披露年報。報告顯示,2018上半年,百程營業收入2.84億,同比增長23%;虧損1285.64萬。總資產為1.36億元,較期初增加2919.8萬元,負債總計1.16億元,較期初增加4205.84萬元,增幅56.52%。


2019年3月8日,程董事會宣佈,基於自身規劃和戰略發展的需要,為提高融資效率,降低成本,擬終止掛牌新三板。同年3月22日,百程股票暫停轉讓;3月23日,股東大會否決了終止掛牌的議案,並於4月4日恢復股票轉讓。


2019年7月17日,百程旅遊因“未能按照規定時間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被全國股轉公司決定終止其股票掛牌。


難以想象,曾備受資本青睞的“O2O出境旅遊第一股”會是這樣的結局。連年虧損、負債劇增,終於,此次新冠疫情成為壓死百程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曾備受矚目,曾獲阿里B輪投資


據公開資料顯示,百程旅遊憑藉其“科技創新和服務體驗”兩項優質表現,被北京市旅遊委評定為“5A級旅行社”。曾於2016年獲“紫禁杯”集體獎,被業內媒體評為”10大在線旅行商”、“金牌簽證服務商”,2016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此外,百程自2011年為2萬人次出國提供服務,到2015年已累計為近200萬人次提供服務。並與70多家境外旅遊局、全球50多家航空公司、30多萬家境外酒店、500多家境外合作商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據天眼查消息,在被華遠國旅收購後,於2008年,百程就完成了由斯道資本、泰山天使等投資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之後,百程從華遠國旅獨立出來。


2011年,百程完成了由泰山天使投資的A+輪融資;2014年,百程獲得阿里巴巴、寬帶資本2000萬美元B輪投資;2015年7月,百程完成了由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領投,點睛資本、飛豬資本、博雅資本等投資機構跟投的2億元C輪融資;同年8月,百程再次獲得由瑞元資本投資的戰略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程2018年中報告中,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仍持有公司16.47%的股份,為百程的第二大股東。


然而,雖然有阿里的加持,但百程旅遊仍難止虧損,直至終止上市,最終清算收場。


據相關媒體報道,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百程啟動清算髮生在疫情期間,但疫情只是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本原因在於切入的簽證市場已顯著呈下行態勢。


尾聲


據相關人士表示,隨著簽證業務的透明度越來越高以及各大商戶不斷加強的電子化、自動化以及對引流能力的重視度日益加深,簽證業務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疫情影響下,不止是簽證業,整個旅遊市場都狀態不振。


目前,疫情在境外蔓延,短期內出境遊和入境遊將難以恢復。一邊承受較大的業務損失,一邊承擔稅費、人員及房租等成本,中型旅行社和在線旅遊等企業難以前行。


接下來,難以想象,還將會有多少中小型旅遊企業像百程一樣扛不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