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搶泡麵和口罩,“歪果仁”為什麼偏為廁紙狂?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民眾開始了搶購和囤貨。但萬萬沒想到,讓“歪果仁”摩拳擦掌、甚至“大打出手”的,不是口罩也不是泡麵,而是廁紙。

不搶泡麵和口罩,“歪果仁”為什麼偏為廁紙狂?

各國掀起搶購潮

澳大利亞人民搶起廁紙來格外硬核。據澳洲網9日報道,澳大利亞“搶紙大戰”引發的打架事件增加。7日上午,悉尼西南部一家超市報警稱,一名49歲的女性遭到襲擊。隨後,一對現年60歲和23歲的母女因涉嫌鬥毆被指控犯有聚眾鬥毆罪。

廁紙搶購潮之下的美國,買不到廁紙的民眾甚至選擇了報警求助。據環球網報道,紐波特市警方1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請求市民不要再因為沒有衛生紙而撥打911緊急救助電話。“沒有我們的幫助你們還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並列舉歷史上人們解決“衛生紙短缺”的方法。

一些商家也利用“廁紙危機”尋找商機。澳大利亞有賣家推出了“買房送廁紙”的優惠活動。據央視網報道,澳大利亞一家報紙還專門多印了八頁空白頁,還分好了切割線,給讀者特殊情況下“應急”使用。報社稱,報紙比平時的銷量要好。

另據英國《鏡報》3月8日報道,由於對新冠病毒肺炎的擔憂,英國民眾開始了恐慌性購買,商店裡的衛生紙被搶購一空。英國東約克郡一個遊戲廳老闆埃迪·查普曼就在店門口把抓娃娃機換成了“抓衛生紙機”,顧客只用花約2.7元人民幣的錢就可以玩一次。

不搶泡麵和口罩,“歪果仁”為什麼偏為廁紙狂?

外國人為何熱衷搶廁紙?

搶購潮之下,廁紙貨架長時間缺貨,有些超市不得已開啟了“限購”模式。網友不免疑惑:到底為啥對廁紙這麼執著?

疫情發生後,在國內給人們採購生活物資帶來了一定影響,但多數消費者還是可以通過購物網站輕鬆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但對於其他國家的消費者而言,可能並不那麼輕鬆。電商滲透率低、商品配送鏈條不完善,有可能是消費者搶囤衛生紙等生活用品的誘因。

倫敦藝術大學消費者心理學者保羅·馬斯登表示,囤積廁紙是一種在驚慌中,用購買來“管理情緒狀態”的方法。“這是一個在你感覺失控的世界中,‘收回控制權’的行為。恐慌性地購買可以滿足三個基本心理學需求:一是對控制的需求,二是對關聯的需求,因為是‘我們一起買’而不是‘我一個人買’,三是成功買到的時候,人們產生了一種感覺,自己是‘明智的購買者’。”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歸根結底,搶廁紙的非理性現象體現出全世界在面對疫情時出現的恐慌心態。

不僅是廁紙,甚至不少美國民眾跑去槍店搶購槍支和防彈衣。很多時候,恐慌的情緒比疫情的傳播還要快,影響比疫情還要深遠。

(綜合文匯網、中新網、北京晚報、中國經濟週刊 慕名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