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熱衷於將孩子送出國唸書,連小學生也這樣?你怎麼看?

賢省


近幾年,有不少父母將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有的父母甚至把上小學的孩子都送出去了。本人分析了一下,可能存在這麼幾個原因:

1.中國這麼多年發展很快、很好,國家實力增強了,老百姓的錢包也鼓起來了。一些受益早、受益多的人手裡攢的錢不少,有了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經濟實力;

2.受一些媒體的影響,再加上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勢,許多家長對國外教育盲目崇拜,認為外國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比中國強,因此,隨波逐流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實際上,就本人的瞭解,從現階段來說,中國的教育並沒有那麼不堪,我們的教育體系,教育方法也有自己的優點,在某些方面外國還學習我們;

3.一些人受虛榮心影響,看見別人的孩子出國了,怕別人看不起,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

4.同樣是由於思維定勢的原因,掛上“海歸”的牌子回國來似乎就會被人高看一眼,似乎在找工作時有了一個硬條件;實際上,現在國內對海歸也不那麼神秘了,一些不怎麼樣的外國大學同樣也找不到工作;

5.不可否認,一些發達國家的教育也確實有其過人之處,真正冷靜的父母可能是奔著這些優點把孩子送出去的。但我想:凡事有得必有舍,你奔著它的優點去的同時實際上也把國內教育的優點丟棄了;

6.就本人來說,我認為出國有一個最起碼的好處,那就是有助於孩子對外國語言的掌握和運用。尤其是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學好它也是受益無窮的。

其實,這個事情無所謂對錯,本身它就是有利有弊,這就看父母們怎麼抉擇了。我希望父母們保持冷靜,真正從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出發,做出慎重的選擇。




竹下清影


早在20年前是可以的,我認為現在這些思想已經落後了。現在我國的教育已經是領先於世界了。


上海哲航航務


我認為出國留學應該是一件理性對待的事情,不應該是熱衷。凡事皆有利弊,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分析:

  1. 民族問題:

身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中國,擁有五千年曆史文明,擁有十四億人民,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我覺得出國留學肯定需要了解一個國家,融入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的歷史文明需要了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需要了解,本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及一些比較忌諱的事需要了解……所以,出國留學你是否已經瞭解了上述內容?或者說,你為了出國留學能瞭解一個陌生國家的歷史文明,一個生你養你的華夏文明你為什麼不能瞭解?

2.語言問題: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而且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都是使用比較廣泛的語言。出國留學你必須學會一種語言,但真正學會一種語言談何容易。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從咿呀學語到使用漢語進行日常生活、學習花費了多長時間?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年甚至更久。你是否願意為了出國留學去專門學習一種語言,學會一種語言並能熟練運用於工作、生活?是否能夠真正學會?

3.學習問題:

在中國,應試教育作為普遍實行的教育體制,而在外國,大多數國家實行學年制教育。單從優缺點來分析:

中國教育:計劃性強,教育體制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和建設,這是優點。缺點也很明顯,缺少戶外活動,動手能力弱,應試教育把大部分學生逼成了“考試機器”,學習成績成為了唯一的衡量標準。

外國教育:循序漸進,開放討論,課外活動多,興趣廣泛,專業性強,這是優點。同樣缺點也很明顯:知識涵蓋面低,缺少基本文化常識,缺少最起碼的歷史認知,往往一個人混在學校都能畢業。

所以這兩種教育制度優缺點明顯,那一種更適合你?你得自己權衡。

4.生活問題:

中國飲食多以大米、小麥為主。外國多以麵包、牛奶、漢堡包、三明治、熱狗等食物為主。相比於中國,外國的飲食講究一日多餐,烹調多為動物油,食物多為高脂高熱量食物,飯後以甜食為輔,還喜歡喝咖啡等刺激性飲料,蔬菜多為生吃等等。你吃慣了大米小麥後,真的能適應這樣的生活?

5.資金問題:

或許你覺得資金問題應該是最先考慮的,而我覺得這個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簡單算一筆開支:

①準備階段:考試費、培訓費、院校申請費、簽證費等。

②學習過程:保險費、路費、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電子產品等。

③學習費用:學費、生活費(按照國外的標準)。

④其他費用:服裝、房租、交通、水電等。

……

綜上所述,少則十幾二十萬一年,多則四五十萬一年,相信這個數字大多數家庭無法承擔。

6.其他問題:

人身安全、心裡壓力、起居生活、法律法規、環境問題等等諸多方面。你是否都有了解?

綜合以上六點,我認為出國留學需要: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需要孩子可以獨立面對以上問題,家庭可以承擔相應責任,並且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優秀的文化而去,而不是一昧的崇洋媚外。


半生影視


這種做法很愚蠢:1.子女送給外國人睡 2.錢給子女,最終花在國外,自己變成了子女的印鈔機

3.子女長大後留在國外,他們自己在國內,無人養老送終,無人盡孝,死了爛臭了都沒人知道。

4.國外治安沒有國內好,子女在國外被人殺死,又要麻煩國家和媒體幫忙尋人。


我是一個菜鳥


不是外國的月亮圓嗎?狗洋奴才們把孩子從小就送出去被薰陶接受洋奴文化,等他她們長大以後個個都是反華急先鋒,這就是做狗洋奴才的悲哀,慕洋犬們都沒有想到吧!你們主子也不是萬能的?好好的享受沒有人性的群體免疫,優勝略汰適者生存。


閱天下1129347777


移民備胎計劃:小學生留學英國,十年後按英國法律規定可以入籍英國,備胎完美轉正,有眼光吧!人家不差錢。

說什麼學位房,說什麼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看看人家把從搖籃到墳墓的路都鋪好了,甚至連外國籍都買好了,我們不是一個群的人吧。借用特朗普的一句話:這就是生活!(特朗普回答記者問“為什麼有錢人可以優先使用病毒檢測疫苗?”)

祝大家健康!


用戶8464171907286


現在很多父母熱衷送孩子出國,因為出國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在英文環境中沉浸習得一門語言,獲得漂亮簡歷等等。但是我不贊成孩子過早出國讀書。

第一,孩子過早出國,沒有一定的道德辨析能力,很容易誤入歧途。小學的孩子還沒有懂得正確辨別是非,就送出國外,去到國外,也再沒有一個像父母一樣可以教導他道德的老師,很容易別人誘惑一下,就會誤入歧途。

第二,孩子過早出國,不利於形成安全感。孩子還很小,需要父母的陪伴。過早送出國,他是能很獨立,但是在國外,肯定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這不一定是他能力範圍能解決的,慢慢他在被欺負中成長,就會喪失安全感和信心。

最後,我覺得孩子不易過早送出國,起碼得讓他已經形成一定的價值觀才可以,否則很容易忘記自己是誰,就像現在很多所謂回國的留學生,都已經是忘本了的。這樣的孩子學習再好,也只是一頭白眼狼!




missAngela


為什麼到現在世界很多國家和人還是看不起中國,就是這些崇洋媚外的人,把自己還小的孩子送出國,他們從心底認為孩子從小脫離中國就是在救贖孩子,給了孩子一個光明的前途,說明這些家長的骨子裡就是叛國的,而且這些人還是在國家撈取大筆好處的人,看看歐美國家,及周邊國家有把小孩這麼小送出國的嗎,就是這些人讓世界對中國充滿鄙夷的眼光


用戶95047884880


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熱穩增不減。據《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留學生人數33.97萬,約佔全球留學生總數的14%;到了2016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已增至126萬,約佔全球留學生總數的25%;同時,留學生還呈現出低齡化趨勢,以前出國讀書的大都是本科生、研究生,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中學生甚至小學生出國留學。出國讀書似乎成為了一種熱潮,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沒想過把孩子送出國似乎就out了。

你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在考慮“要不要送孩子出國讀書”這個問題時,我覺得首先要考慮,你為什麼要送孩子出國讀書,你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增長孩子的見識,讓他從小就有國際視野?還是為了接受國外更先進的教育,日後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還是因為不滿國內的教育現狀,想為孩子尋求一條新的出路?又抑或是,現在出國讀書是潮流,只要負擔得起,為什麼不送出去試一試呢?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期待,最後的所得恐怕也迥然不同。

說起出國讀書,很多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國外的教育更注重素質教育,更人性化,不像國內是填鴨式的灌輸,孩子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出國讀書,孩子能輕鬆一點兒。這話兒最多隻能算對了一半。相比起國內的小學,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美國確實要輕鬆一點。但越往上,要求越高,孩子的作業量也會隨之增加,到了高中,孩子同樣可能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跟國內的作業主要是解題不同,這裡的作業綜合程度更高,可能是做一個東西,或者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者寫一篇讀書報告/調查報告。雖然美國沒有高考,不用擠這個獨木橋,但申請大學的競爭仍然激烈,要想上一所好大學並順利畢業,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申請到自己心儀的大學,在美國孩子們照樣得拼,只不過拼的不是考試,而是特長,是才藝,是自身的獨特性與學校需求的相符度。

我們身邊的孩子,哪怕只上小學一二年級,課後都很少有閒著的,鋼琴、游泳幾乎是人人必學的,其他的如踢球、畫畫、跳舞,另一門樂器……每個孩子都恨不得有十八般武藝在手。稍大一點的孩子,文化課的補習也不甘落後。除了kumon(主要是閱讀、數學的做題訓練)外,請私教的人也不少,每一個圖書館,放學後、週末幾乎都能看到補習老師在給孩子上課,有的是一對一,有的是一個老師同時給三四個孩子補習。

要說出來孩子能輕鬆一點,真的未必。孩子該學的東西,一樣都不會少,只會更多。不過這裡的選擇更多,更多元,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拼考試一條路上,心理壓力相對要小一些。但對於特長不突出,或者沒有早早表現出來的孩子,這樣要學,那也不敢放棄,也會非常辛苦。

所以我覺得,假如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出發點僅僅是規避國內教育的弊病,送出來恐怕會有很多失望。美國教育確實有很多優點是國內教育不具備的,比如更注重啟發和探索,更尊重孩子;但絕對不是完美無瑕。以小學為例,在美國,老師是不糾正孩子的坐姿、握筆的姿勢的,也不會提醒孩子看書的時候注意保持距離,所以孩子怎麼寫字、怎麼看書的都有。另外,美國老師很少push學生,老師該教的教了,至於孩子學不學,那是孩子的事情。因為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教導孩子,沒有人能夠強迫其他人做任何事,哪怕是老師,也不能強迫孩子學習。假如遇到課後休息時間願意幫助孩子補習的老師,那簡直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了。

另外,美國教育鼓勵個性、強調自由,父母考慮送孩子出國讀書時,對此也要有清醒地認識。這意味著,孩子不僅是在跟外部世界的關係上要求自由與個性,他在跟父母的關係上也會要求自由與個性。所以,假如”I don’t care”, ”You are not the boss of me, why do I have to listen to you”成了孩子的口頭禪,你千萬壓制住心裡躥上來的那個小火苗。因為在學校裡,他們就是這樣說的。在學校裡,老師不是權威;在家裡,父母也不是。

也有些父母送孩子出國讀書,是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國際化的視野。這就涉及到,你打算什麼時候送孩子出國?是大學,高中,還是初中,甚至小學?有的人認為,反正以後是要出國讀大學的,那不如早一點出去,早一點適應國外的教育,早一點做準備。這又會帶來另一個問題,早一點出去,中文的底子沒打好,日後中文又成問題。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暢暢是一年級過來的,英語很快就能聽能說了,倒是中文,因為沒有語境,成了一個大難題(參見《在美國,我們怎樣幫助孩子學中文》)。現在連她自己都說,中文只剩聽還可以,連說有時候都要想一想才知道怎麼說,更別說讀和寫了。

我一向認為中文很重要,因為這是孩子的母語,涉及孩子長大以後的文化認同問題。在美國,有“根之焦慮”的人並不少見。我的美國鄰居就說,她覺得她的爸爸長得有蒙古人的特徵,她特別希望她的爸爸去做一下基因檢測,看看他們到底是不是有蒙古人的血統。假如孩子長大以後頂著一張中國人的面孔,漢語卻說得七扭八歪,中文書也讀不下來,我想他會有無根的感覺。

更何況,漢語現在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一個韓國媽媽告訴我,在韓國,現在的孩子通常從小就要學兩門外語,英語和漢語,漢語跟英語一樣有等級考試。在這裡,丹佛語言學校(Denver Language School)要求學生k-2年級階段學漢語或西班牙語(在美國,西班牙語是僅次於英語的語言),從3年級才開始學英語。這麼多跟漢語沒關係的人都想學漢語,那麼身為中國人,有什麼理由不把漢語學好呢?哪怕從很功利的角度,學好了漢語,以後找工作的選擇範圍更大呢!

所以,如何在孩子適應國外教育,與孩子打好中文功底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對想要送孩子出國讀書的父母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鄉村教師飛飛生活日記


就是一崇洋媚外,看不起國內的教育,當假洋鬼子,想做外國人,當海龜然後回到中國想高人一等。現在沒人希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