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會計到教育學,看我如何跨專業逆襲美國名校!

學生背景


Z師姐

澳門科技大學,會計

GPA3.0+,IELTS7.0


錄取: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S Education/International Teaching & Global Leadership

● 南加州大學,MA in TESOL

● 紐約大學,MA in TESOL

● 佩珀代因大學,MA in TESOL


01

錄取關鍵


美國教育學碩士的一個關鍵就是,語言成績不是很差,然後就是面試吧。因為美國很多學校的教育學是需要面試的,我沒有gre所以有一些學校都不能申請,然後我申請的學校都是要面試的。


面試上面,畢達的老師幫我總結過一個面經,每個學校是不一樣的,然後也可以和老師約電話練習,我只練了一遍老師覺得我沒問題(哈哈,小開心),但是當時文書老師給我說如果練習的老師覺得你還需要多次練習也是可以預約的。


還有一個就是教育的ps(個人陳述),因為我本科不是教育,所以學校就很想知道就是我為什麼轉專業,我的點在哪裡,然後對這個教育的熱情吧,可以這樣說。老師寫完我看了一下,就是結合了我的兩次支教的經歷就寫的,然後還和文書老師討論了一下。我覺得自己參與進來也挺重要的。


還要補充就是很看重各種小分,不僅是雅思還是託福學校都會寫要求小分,因為小分也會存在不能申請的學校,比如說UIUC雅思口語要求8。還有主要是寫作,因為我本人寫作一言難盡,所以哥大沒申成功。


02

申請的優勢和劣勢


我覺得我個人的優勢就是面試吧。。。。(我最不害怕面試)因為我個人成績比較算容易埋沒在人群中的,但是面試我覺得就能讓別人面對面和你聊天的話,真的能瞭解到你這個人這樣。


還有就是,我既有會計的實習兩個,也有國內外與教育有關的支教,感覺申請哪一個都能有拿出來的相關經驗。


劣勢很明顯,就是沒有gmat或gre,有的同學有可能覺得我gpa也比較普通,但是美國很多學校是可以互補的,比如說你gpa不高,那麼雅思(託福)高,或者是gmat或gre高都是可以的。


但是英國的學校就很看重gpa這個東西(這就是為什麼我英國今年不是很理想申請)。那麼在申請中就很明顯英國就缺一點,就申請不是很理想。但是美國因為他們看的很綜合就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你這個人吧,所以就美國申請的全部都錄取了。


03

如何選校


選校方面首先是要知道自己學什麼專業吧,我當時第一見梁老師的時候就說我要選會計和教育的,就是一直就是這樣。然後老師一般會根據你當時的情況(當然自己也要努力),選出來一些學校。


因為我本人是在大二的時候就開始瞭解了,不僅是身邊的學姐,因為我們家有出國的親戚就天天問人家問題。一般都問這些(1.當地人怎麼看這個學校。2.畢業就業怎麼樣。 3.如果要回國認可度。4.那個地方安不安全(畢竟女孩子還是挺關心)5.生活費(暴露了窮的本質))基本就是這些問題。然後就是看專業排名吧,當然排名越高要求就越高,這要有心理準備。


暫定一些學校之後再根據不斷變化調整,主要是瞭解學校的項目,不要太看重排名(雖然挺重要的),選校這種事情,一定要多方打聽,不要聽信一面之詞(比如老人怎麼說,大家怎麼看這樣的)不是大家沒怎麼聽說過的學校就不好,也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學校都好的。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有相對水一點的項目,不要被矇蔽雙眼。


04

雅思備考經驗


我的經驗就是多讀多聽。多聽多讀其實不只是口語和聽力吧,閱讀上面其實也有很高提升。雅思學習有一些他專門的方法的,可以上一些課,但是要自學也完全沒問題。


分享一本書《慎小疑十天突破雅思寫作》,這個書四門都有因為我寫作不太好所以只有寫作。


閱讀:


從會計到教育學,看我如何跨專業逆襲美國名校!


聽力:


從會計到教育學,看我如何跨專業逆襲美國名校!


口語:


我覺得口語要給考官一種你不是來考試的,是來聊天兒的感覺。我當時當時整個人就特別放鬆,就跟他聊天。還有不能說得特別生硬,回答問題不能像背書一樣,一定要有聊天的感覺。


總結,口語最重要就是放鬆心情,不要過於僵硬


05

USC和JHU 看重什麼


南加有一個面試,我覺得她很看重這個。南加的面試不僅有說的還有寫的,他應該是都要看吧。


JHU也是很看重面試的,他這個面試是老師當時提問(有點像雅思口語,哈哈)她很關注你個人的特點啊,性格啊這些的符不符合他們這個辦學理念吧這樣。


給大家分享一下面試:


南加的面試是錄製的,它有一些問題和練習的時間,練習是可以練N次的,你點正式開始的時候,系統會隨機抽三個問題。


我記得很印象很深的兩個題,第一個是你為什麼選南加?一般的話,答案要錄製至少1分45秒。還有一個問題是讓你分享一個生活中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你原來計劃做什麼,但是當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沒有按照你的計劃走,你是怎麼做的?


之後還有一個寫作的筆試,我當時的題目是:你覺得當今社會,對於教育學來說,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


霍普金斯的問題跟雅思口語很像,問題有:為什麼學教育?為什麼轉專業? JHU的課程如何幫你實現你的目標? 等等


06

對師弟師妹的建議

建議的話就是多參與,一定不要甩手給別人幹要多方打聽,但是要自己判斷對錯吧,多善於和學校老師溝通(所申請的學校)老師都是很願意給大家提供幫助的。


剛開始還沒有收到offer之前要多跟中介老師梁老師或者文書老師多溝通。如果你對申請的課程有問題的話,直接自己去學校的官網,也可以讓中介老師幫忙,也可以多問學姐學長。


我在拿到了offer之後,美國學校的老師發來一個郵件,可以單獨約時間進行線上交流。但千萬不要問一些官網上有的東西,比如課程這些。比如因為我是轉專業,我就會跟他聊轉專業的一些顧慮,還有學期學制的問題。老師也很願意幫你,會跟你說你很擔心自己跨專業的話,那你需要上一些什麼什麼課程,這些課程是會對你有幫助的,我們學校也提供這些課程,而且都是免費的。


每一個學校都有每個學校不同的特色。有學校的老師直接跟你聊的話,你就能很直觀地感受到學校各方面的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自己很積極的去參與到這個申請的事情當中來。


建議總結:多參與多問多溝通


07

畢達的幫助

畢達的服務很滿意!尤其是當時我聽說我國內的一個朋友,她中介忘記給她提交的時候我。。。。。老師當時對我文書的幫助很大,尤其是當時ps,我自己絲毫沒有頭緒(可以說硬是憋了很久),但是當時老師就也沒有催,然後給我說了很多的點比如說想法啊,自己的一些經驗吧這樣。


一開始選畢達也都是因為之前認識的學姐這樣,然後我是和梁老師坐下來聊了一次,然後之後我假期的時候正好沒事,也和文書老師面對面坐下來聊了一次。面聊還挺好的,就是都能更加了解對方吧,對老師為你的服務啊,還有對老師的瞭解啊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最大的幫助就是,提醒我要幹嘛。我有的時候畢竟大家都會懶惰,哈哈,畢達的老師很早就讓我開始找推薦老師,然後申請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都能及時解決。文書都是可以討論的,然後比較好的就是

申請郵箱是公開的就是你自己也可以去查,然後隨時跟進這樣


還有我覺得做得很好的,是老師一開始給我的選校表,都是根據我自己的情況選出來的學校,就不會存在說老師硬是要給你一些什麼學校。因為我有同學的中介就感覺很自大,說非前30不申什麼的,這樣子的我感覺就不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