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一週,小湯山藥品保障彰顯“中國特色”

  確診後,李華(化名)吃的第一口藥,是湯藥。

  “之前在國外不瞭解中醫,沒想到中藥效果這麼神奇!”才一兩天,症狀明顯好轉的李華,忍不住向醫護人員發出感嘆。

  從境外來京後,經篩查診斷,李華住進了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B2病區,該病區由北京中醫醫院支援小湯山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主要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突出中醫藥優勢。

  “中醫藥的優勢在武漢已經得到充分論證,小湯山的定位是輕症和普通型患者,這與武漢中醫方艙醫院患者類似,療效是不言而喻的”。給李華把脈開方的病區負責人、呼吸科主任醫師原慶對患者的後續治療很有信心。

  臨床的信心,離不開藥品的保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中草藥最早配齊

  “中草藥是第一個配齊的”,被抽調擔任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專班藥學部負責人的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魏京海已經常駐小湯山一個多月了。3月16日,醫院正式啟用。運行一週,他每天最關心的事情是,臨床需要什麼藥,庫裡有沒有?藥品配送是不是合理?人員調配夠不夠充分……

啟用一週,小湯山藥品保障彰顯“中國特色”

  魏京海帶領的團隊,一共有19個人,由小湯山醫院藥學部主任李永林和他的18名成員構成。大家分工明確、工作有條不紊。5名中藥師、15個煎藥鍋,從抓藥、裝袋、浸泡、熬煮到分發,早晚都不停息。13名西藥師,收方、審方、發藥、送藥,隨時響應,極力滿足臨床所需。門診中藥房、西藥房,病區藥房、庫房藥房,各司其職,供應充分。不僅為病區提供保障,也為在小湯山工作的醫務人員、行政後勤人員等提供保障。

啟用一週,小湯山藥品保障彰顯“中國特色”

  “目前病區患者都非常願意接受中藥”,原慶說,中藥的療效也正往期待的方向發展。

  同時,藥學部還承擔院區內工作人員預防湯劑的煎煮工作,每日一付、一付兩袋、分次服用,按照北京市中醫局新冠肺炎中藥預防方熬製的代茶飲每日都會送達小湯山工作人員手中,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

  “中藥先行,這是小湯山藥品保障的一大特色。從現在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的使用看,藥品保障沒有問題”,為此,魏京海和團隊倍感欣慰。

10天配齊近500種藥,小湯山的“中國式響應”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強大的組織保障,哪家醫院能做到10天配齊近500個品規的藥品。”回憶前期備藥的全過程,魏京海和李永林對相關各方一聲令下、通力合作,政府牽頭、公立先行的“中國式響應”感慨良多。

啟用一週,小湯山藥品保障彰顯“中國特色”

  “接到命令時,我們被告知,只有10天的準備時間”,擺在藥學團隊眼前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迅速制定藥品儲備目錄、完成藥品採購。

  有著多年藥學管理經驗的魏京海,一邊帶領團隊梳理目錄,一邊向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提議,儘快請中心疫情防控藥學專家組現場指導,發揮各醫院多專業優勢,快速尋找最優方案。提議立即被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藥事處採納,僅一日,專家組便冒雪來到小湯山並召開第一次討論會,專家們傾囊相助,密集展開頭腦風暴;次日,目錄整理完成,三日,最終目錄確定!四日,備貨量確定!五日,採購訂單發出!八日,草藥配齊!十日,全部配齊!

  “從目前運行一週的使用監測情況看,目錄品種基本滿足了臨床日常所需。”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成立的小湯山定點醫院工作專班專門派人參與了從現場論證到儲備使用的全環節,對接下來疫情發展的藥品保障能力同樣充滿信心:我們有超強專家團持續有力的支持,除中心專家團一直參與指導論證外,外援專家團協助制定的處方集還為合理用藥穿上了“防護服”。制度保障、應急預案更是不可或缺,周密制定的專家組制度、藥事會制度、藥品儲備和管理等系列規範,以及藥品管理A計劃、B計劃、C計劃等多套預案,始終確保小湯山藥品保障走在防控疫情任務變化的前頭。疫情雖然不定,只要準備充分,應對就能從容!

啟用一週,小湯山藥品保障彰顯“中國特色”

  “無論是醫院,還是企業,疫情當前,全都是聽令槍一響,立刻衝鋒向前”,年過半百的李永林一輩子在小湯山工作,他始終難忘17年前社會各界萬眾一心創造的“小湯山奇蹟”,他說:10天配齊近500種藥,一如當年7天建成“非典”醫院,得益於“中國式響應”,並再次彰顯“中國速度”、“中國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