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防控+措施”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复学工作,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市卫健局部署,统筹兼顾,主动作为,打好“防控+医疗”“防控+服务”组合拳,努力推动当地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防控+措施”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防控+措施”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统筹兼顾,打好“防控+医疗”组合牌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以及群众就医需求,市第二人民医院以疫情防控为首要任务,综合考量、细处着手,以“一严二推三增设”措施积极优化医疗秩序,主动适应和满足群众需求变化。“一严”。严格执行好包括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史调查的预检分诊、一人一诊室和有序间隔1.5米排队侯检候诊、院感管理等防控措施;“二推。推行“龙江健康码”首先在全院职工中推行,保障职工上下班出行通畅。其次通过微信群、发放宣传单等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的方式,动员群众自觉申领“健康码”。此外,还在就诊的患者中推行和落实“健康码”,加快预检速度,缩短病人侯检、候诊时间。推动门诊科室(口腔科除外)全面正常运行,落实中医等专家门诊电话预约开放;“三增设”。一是为居家隔离人员增设“体温检测专诊”,及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配合地方政府采取隔离措施。二是在点对点指导好复工企业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在全科诊室区增设“复工人员专用诊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方便和满足复工人员就医需求。三是充分利用家庭医生服务群,增设“慢病服务线上专诊”,在减轻门诊工作量的同时,让慢病患者在“线上定药”,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线下送药”。


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防控+措施”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东宁市第二人民医院“防控+措施”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主动作为,打好“防控+服务”组合拳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很多企业正忙着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学校也在做着复学前的准备,但在复工复业复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控?职工如何进行筛查?防控物资不多怎么办?这些问题很让企业或学校感到为难。为此,市第二人民医院提前谋划、分类施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一组专班 五个到位”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助力。一是公卫人员“医对企”“医对校”,建立一组服务专班。医院选取了5名业务熟练、沟通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每人负责几家企业、几家学校,每日记录企业日常管理(职工防护、体温监测、环境消毒、困难需求)等情况并对其进行防控指导。目前已对镇内5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点对点协调接回返绥务工人员16人。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五个到位”为企业精准服务。健康证明办理到位。为镇内复工复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随到随办,预约领取或者送证上门。设立单独科室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健康体检业务,可根据务工企业需求,调整体检项目。目前已为220人办理健康证、健康体检6人。

复工复业复学等困难难题协调化解到位。当企业、学校遇到口罩、消毒药品等物资贮备不足时,市第二人民医院一方面主动向上级部门反映,一方面将药械供应商联系方式介绍给企业和学校,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备齐防疫物资,同时为解燃眉之急,捐赠给学校口罩5000个,发放给企业及学校消毒药品500多斤。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到位。积极主动与学校、企业联系,就应急预案建立、工作人员防护培训、环境消毒等进行现场指导。现已为3家规模以上企业指导制定防控方案,为53家菌包厂提供技术指导。健康宣教到位。通过现场、微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企业发放各类宣传单、条幅、手册等10000多份,开展培训、演练等12次,推送各类复工复业复学以及个人防护知识近百条,接受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咨询50多次。监督检查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监督协管员作用,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梳理学校、企业临时隔离点设置、通风与消毒、生活垃圾的处置、防控物资的准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争取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截止目前,共检查理发店22次、学校5次、诊所27次、超市敬老院宾馆等100次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