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然而,近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國人把規則意識拋到了腦後,不守規矩、我行我素的現象時有發生。從“中國式過馬路”到飛機上危害公共安全的舉動,從找關係、走後門到境外旅遊的不文明行為,不僅造成了違法違規的不良後果,還影響了國家整體形象。有的外國人說,中國人缺乏規則意識,不喜歡“按套路出牌”。類似的批評聲、質疑聲應該引起國人的集體反思。


【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增強全民的規則意識十分關鍵、任重道遠。如果規則意識強,就會把學法、守法、尊法、護法作為一種習慣;如果規則意識弱,就會導致言行出格甚至違法犯罪。為此,至少可以在抓教育、嚴執法、強制度等方面多做工作,讓群眾時刻牢記“規則”二字。


【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加強教育,增強“不想違規”的思想自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把“不想違規”真正內化於心,遵守規矩才能外化於行。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藉助互聯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用潤物無聲、育人無形的方式,逐漸破除很多國人“重關係、輕規則”和“重人情、輕法治”的思維定勢。群眾自我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方式,比如開展“遵規守紀大家講”、“文明新風百日談”等活動,讓普通群眾“現身說法”,通過群眾教育群眾、影響群眾,增強教育感染力,也可以避免空洞式、單純式的說教。


【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嚴格執法,營造“不敢違規”的良好氛圍。依法治國要求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新加坡之所以成為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就是因為用嚴厲的、苛刻的、不近人情的執法來處罰隨地吐痰等社會陋習,讓公民不敢輕易違規。人皆有惰性,通過嚴格執法來大幅度增加違法者的成本,用深刻的教訓為群眾提供反面教材。政府相關執法部門要堅持“一碗水端平”,防止選擇性執法、柔性執法、“釣魚”執法等問題,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各種違規問題,讓違規者依法受到制裁,讓社會公眾做到舉一反三、聞者足戒,不敢越雷池一步。


【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強化約束,提供“不能違規”的制度保障。壞的制度讓人有漏洞可鑽,好的制度讓人三思後行。比如,可以嘗試建立違規行為的預防制度,把各種違規苗頭第一時間消除在萌芽狀態。有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罰睡點”,讓開車幾小時的司機強行休息,就是一種對違規疲勞駕車行為有效的預防。還可以建立強有力的監督制度,通過社會監督、媒體監督、群眾監督,用“無數的眼睛”緊盯“疑似”違規者,讓想違規、敢違規的人及時認清形勢、迫於壓力,果斷收斂收手。


【申論範文】強化規則,邁向文明


同時,還應該指出,政府自身也要依法行政,帶頭講規則、守紀律,給廣大群眾做好表率。只有政府增強了規則意識,社會才能有序運轉,老百姓才會按照規則處事辦事。

當前,需要通過抓教育、嚴執法、強制度,涵養公共文明,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規則意識,激發規則破壞者的文明恥感,常思守規之益、常念違規之害,培育守規則的現代公民和現代政府,真正邁向文明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