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是最坏血脂,那么“第二坏”的血脂是谁?

张之瀛大夫


非-高密度脂蛋白(非-HDLC)张大夫曾经多次提起过的一个指标,也曾经试图给大家做过相关科普。其实,这个指标真的是需要大家重视的一个指标,因为它的坏作用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可以说是血脂中“第二坏”。今天张大夫就跟大家在科普一下这个问题。

1、什么是非高密度脂蛋白?

这个指标虽然在血脂化验单上见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获得。一般来说,使用血脂化验单上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正如这个公式所表达的,非高密度脂蛋白其实就是除了高密度脂蛋白之外的所有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的总和。(如下图)

2、非高密度脂蛋白这个指标有什么意义?

可以说非高密度脂蛋白这个指标,包含了所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脂蛋白里面所含有的胆固醇。它特别适合用于评估那些低密度脂蛋白不高或者已经达标,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还低,甘油三酯升高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说的通俗点,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不高,但是甘油三酯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了,这时候你还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呢?那就来看看你的非高密度脂蛋白吧。如果非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了,那你仍然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下图)

3、非高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是多少?

非高密度脂蛋白的目标因人而异,一般是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患者自身应该达到的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0.8就是患者应该达到的非高密度脂蛋白目标值。这么说有点拗口,举个例子,已经诊断了冠心病的患者,往往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是1.8mmol/l,那么这类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应该达到的目标值就是1.8+0.8=2.6mmol/l。然后可以用这个患者血脂谱上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看看是否比2.6高,如果高于2.6那就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还没有达标。

如果一个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她可能的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就是2.6mmol/l,那么她的非高密度脂蛋白目标值就应该是3.4mmol/l。(如下图)

4、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非高密度脂蛋白?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要特别注意非高密度脂蛋白这个指标。(如下图)

总之,对于那些低密度脂蛋白已经达标的人群,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让非高密度脂蛋白达标,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