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泡沫破滅,美聯儲底牌已盡,但全球“至暗時刻”仍尚未到來!

2020年,是中國農曆一個新的輪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以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式開啟。有人說,2019 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當時,很多人都當作戲謔,現在,很多人都信了。

科技泡沫破滅,美聯儲底牌已盡,但全球“至暗時刻”仍尚未到來!

疫情肆虐下的全球市場正在經歷百年一遇的急速暴跌,科技公司市值更是蒸發高達萬億美元。雪崩到來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任何一家置身於漩渦中心的公司並不能完全獨善其身。資本市場的動盪仍給予這些公司在股價上致命打擊,任何利好的財報數據或穩健的經營模式在經濟衰退的洪流下都將黯然失色,“活下去”仍將是未來兩年的主旋律。

科技泡沫破滅,美聯儲底牌已盡,但全球“至暗時刻”仍尚未到來!

美聯儲底牌已盡

在短短几周內,美國股市市值已經蒸發了大約三分之一。最近幾周,投資者甚至逃離了美國政府債券和黃金等在動盪時期通常表現良好的資產,凸顯出此次全球衛生緊急狀況給曾經樂觀的投資者帶來的恐慌和衝擊程度。

就在昨天,美聯儲宣佈,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對社會各界造成“巨大困難”,美聯儲宣佈廣泛新措施來支持經濟,包括了開放式的資產購買,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

美聯儲稱,本週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每日和定期回購利率報價利率將重設為0%。為確保市場運行和貨幣政策傳導,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MBS。與此同時,美聯儲將開始為家庭、小企業和主要僱主提供前所未有的信貸支持。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採取這些措施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將面臨嚴重的混亂,這一點已經變得很明顯”。 \u0003l�{��x(

科技泡沫破滅,美聯儲底牌已盡,但全球“至暗時刻”仍尚未到來!

美聯儲表示,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他們將致力於使用各種工具來支持美國工人、企業和美國經濟。“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對美國和世界各國造成巨大的困難。我們國家的首要任務是照顧那些受感染的人,並限制病毒的進一步傳播。儘管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們的經濟顯然將面臨嚴重的混亂。我們必須在公共和私營部門採取積極措施,將損失限制在就業和收入方面,並在短暫的中斷後促進經濟迅速復甦。”

這一聲明是美聯儲迄今為止最激進的市場干預行動。此前,美聯儲曾宣佈將購買價值5,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2,000億美元的MBS。這一新舉措代表著對量化寬鬆政策的無限制承諾。

“至暗時刻”或尚未到來

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全球市場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酷的時期或許還沒有結束,他們認為,現在評估新冠病毒疫情可能給經濟帶來的損失規模還為時過早。無論是這些下跌,還是美聯儲最近採取的非常規行動,都不太可能標誌著此次市場危機的結束。他們指出,初步跡象顯示出疫情防控相關的關停措施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多麼模大的損害。

從歷史標準來看,與之前的一些市場大跌相比,美國股市的跌幅看起來並不算大。標普500指數較2月的高點累計下跌了32%。相比之下,美國股市在金融危機期間暴跌了57%,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大跌了49%,之後才開始反彈。

美國資本市場的長牛,主要由科技公司推動。Facebook臉書、Apple蘋果、AMZN亞馬遜,、NFLX奈飛、MSFT微軟、GOOG谷歌,這六隻科技股貢獻了美股這輪上漲市值的47%。在暴跌之前,這六隻科技股近一年漲幅在40%-100%不等。大熱門特斯拉股價一年之中從200美元直撲968美元,僅在2020年初漲了一倍多。

科技泡沫破滅,美聯儲底牌已盡,但全球“至暗時刻”仍尚未到來!

過去十年中,科技行業一直在致力於把各種基於web的服務集成到移動終端。如今,這個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各種社交媒體、網絡服務都根植於個人移動電話,沒有智能手機的人已經非常非常少,增長曲線幾乎陷入停滯。這一點從谷歌令人失望的盈利數據可以見得。事實上,150年來,每一次新事物從誕生到普及所需要的時間都越來越短。讓25%的美國人用上電耗費了46年的時間,而社交媒體只用了5年就達到了同樣的普及程度。

隨著市場的急劇下跌,科技巨頭們也紛紛出現深幅調整,除了讓人們普遍擔心對整個資本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外,是否還預示著新一輪的科技股泡沫破滅,則更加令人不安。不可否認的是,近幾年,科技巨頭們確實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眩目的高科技產品,這也是點燃科技股熱情、並引領美股一路高歌猛進的“指揮棒”。

其中,Facebook上市後不久,便用移動端廣告的強大吸金能力,吸引了大批投資者青睞。亞馬遜通過雲業務、電商巨無霸等優勢,在公司十幾年不盈利的情況下,吸引大量投資人自願買單。谷歌則通過在無人駕駛等領域的發力,成為華爾街熱捧的寵兒。無一例外,這些誘人的故事不斷在華爾街上演。

但這些故事並不都是真實的,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虛假繁榮。事實上,目前科技公司的投入產出效應已出現大幅退步。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當今的科技公司,每一美元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會拉動五美元的銷售增長。而十年前,一美元投入將至少帶回十美元的回報。再以當前最火爆的人工智能為例,其中的泡沫則較為明顯。不久前發佈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稱,90%以上的AI企業虧損。

退潮後才會發現誰在裸泳,巴菲特所說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科技創新公司。當然,我們既要認清當前一些科技領域出現的投資熱潮引發的泡沫問題,防止過度投資帶來的負面後果。同時也要認識到,經過大浪淘沙後的倖存者,或許就是未來科技的“領頭羊”,這一點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後已得到印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