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被奉为忠臣的楷模?为何我觉得这是迂腐与死板的代名词?

骑驴去高考


首先,杜甫不是忠臣的楷模,因为他没有正经做过官。安史之乱前,他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安史之乱中曾被肃宗封为左拾遗,后人称杜拾遗就是这个原因。没几天就被罢官了。以后在四川挂名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左拾遗不过九品,员外郎不是现职,所以称杜甫忠臣实在不合格。杜甫由于忧国忧民被后人称为“诗圣”,是诗人的最高荣誉了。

杜甫的诗真实地表现了盛唐转衰这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叛军的残忍,官兵的无能。由于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直到最后的《登岳阳楼》中写到虽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但仍然想着“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现了老杜“仁政”的诗歌主张。杜甫受到后代诗人的赞扬,宋江西派十分推崇他,把他推为诗派之祖。黄庭坚曾说:“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然而发。”直至今日老杜的诗风还影响着写诗的人。

你觉得他迂腐死板,说明你是一个灵活,圆滑的人。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当然看不上杜甫了,没有什么关系,用杜甫自己的话回答你就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桃之夭夭老牛


杜甫有一句诗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我在看《亮剑》的时候,楚云飞,李云龙,赵刚在一块时,楚云飞吟的一句诗,使我心头陡然一惊,谁这么大的手笔,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我上网查了一下,竟是杜甫这个老学究写的。一下子就让我看到了杜甫的另一面,另一个杜甫,霸气侧漏,豪气干云,无所不能,无所不往!杜甫是一个多面手,我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但依然还是能得到很多他带给我的意外!李白也有这个特点,这就是文化巨人的不同之处,深不可测,永远都值得你重新审视,不像那些水货,一眼就让人看透了,看腻了!

杜甫一直被作为封建文人道德上的楷模受到封建知识分子们的顶礼膜拜,人们把他与另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李白相提并论,一是因为他们文学成就相当,一是因为他们性情截然不同,代表了人群中两种最典型的个性。李白与杜甫这两个怪胎,更神奇的是他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有过非同一般的往来。在人类历史上,这种巨人相见的场面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因为人类要孕育出一个天才不是那么容易的,几百年不出现都是常有的事。而一下子要孕育两个,这实在是太罕见了,两个巨人相见,人们总是期盼这样的场面,并且相信他们一定会擦出迷人的火花,这次上帝满足人类的愿望了!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虽然李白名满天下,冠盖京华,但杜甫在精神上与人格上从来对李都是等而视之,并且杜甫确也有那样的胸襟与学识,实力是一个内在最充实的东西,这种实力指的是丰富而饱满的灵魂,一个人不需要凭藉而内心拥有的实在感!一个人在心灵上的诗化生存。能做到这一点的,说实话,人类还没有那种本事!但杜大哥部分地实现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说实话,没有一年是消停的,上帝也犯不着为你们人类那点事奔波。所以就只能靠人类自己了。偏偏人类又不争气,喜欢窝里斗,耗子扛枪,窝里横!天灾人祸,总是让生民多艰。于是有哥俩就打算摆平所有风波,让天下太平,海内晏然!你说这能实现不,当然实现不了!于是这哥俩就只好成了人间的两个笑柄,累得跟狗一样,还没人领他们的情。自己日子过得苦巴巴的,还整天关心别人日子过得怎么样,这不有病嘛这!

杜甫始终秉持着中国传统社会文人的理念,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把自己所学的本领用来造福天下。这样朴素而执著的情怀,正是中国传统社会每一个文人知识分子的梦想。然而有这种想法的,大多没有好果子吃。倒是哪些溜须逢迎的青云直上,春风得意。胸中有千军万马,却始终找不到一个施展的舞台;有治安良策,却不受人待见。其间的辛苦却使杜甫更坚定了他的爱国爱民之心,这是老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一般人早歇菜了,老杜却愈挫愈勇,简直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他心底的那团火始终没有熄灭,自己的精神意志坚不可摧。这是最令文人知识分子羡慕与佩服的地方。

老杜的诗很有情趣,很是灵动,不拘一格,这是他写爱国而不落俗套,写道德而不为道德所累,能够激扬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太过高尚的追求与行为,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压抑,不那么舒心!





骑驴去高考


杜甫被奉为忠臣;因为杜甫当官时忠心耿耿一心正直为老百姓、受到一些官臣的排挤、于是他受到若干痛苦、经过痛苦的人才会写出好词好诗好歌,受到全国百姓的拥护一直传后来、传到现在、我觉得现在无论百姓和各行业的人都向他学习一直到我们的后代。不是迂腐和死板。


龙向辉


为什么现代人总感觉某些被称为忠臣的古人迂腐和古板呢,应该有这几点原因:

第一,时代不同了,精神理念都发生了变化,古人的很多追求在现在已经被抛弃了。比如说忠的概念就有了变化,现在人已经能把忠于某个人和忠于国家区分开,可是古代愚忠的比较多。

第二,要做忠臣,必然需要有操守和自我的坚守,而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人,看到古代某些杜甫这样时时忧国忧民的人,自然难以理解。

第三、三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儒家教导人最高的追求就是做圣贤,古代还真是很多人为此一生努力,这对于现在只关注个人物质生活的提高,而没有什么精神追求的现在人来说,当然是迂腐和古板了。

我们有时候只看到了别人的迂腐与古板,难道他们现在就不需要“迂腐”和“古板”的人吗,社会上讲究让人都要“聪明”,就怕在社会上混不开,这是正常现象吗,所以有些“迂腐”和“古板”的人,只有不是傻子,就应该是社会上难得存在的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无心随墨


把酒言欢,高谈阔论。


昭奚弥久


爱民忧国,文人生在那个时代没的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