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位民建會員中的市政協委員就完善“一碼通行”提出建議

隨著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逐步實現“一碼通行”,一件由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領銜,30位民建會員中的市政協委員聯名提交的建言就完善“一碼通行”中有關機制提出建議。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會同各地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方面,推動建立了“健康碼”跨省份互認機制,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了各省(區、市)防疫健康信息共享、“健康碼”互通互認。然而,陸銘、汪勝洋、孫小豐等市政協委員瞭解到,目前在“一碼通行”實施中還存在防疫信息數據未能共享、“健康碼”在實際運用中不被認為是通行憑證等問題,造成復工復產仍有“腸梗阻”現象。

8個小時,從動議到形成。3月21日14時許,陸銘在民建會員市政協委員微信群中發出“聯名建言”動議,立即獲得響應,委員們圍繞儘快實現平臺共享、數據互通以推動各地“健康碼”更便捷互通互認等進行了兩個小時的討論。16時左右,民建市委參政議政工作部門根據委員們的想法形成建言初稿供進一步討論。周漢民、陸銘、曹豔春、範文蓉等委員在此後陸續提出補充建議。當天22時,建言正式定稿。

建言提出,目前須及時出臺全國統一的健康碼暫行細則,建議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牽頭,儘快推出健康碼暫行細則,統一各地標準和規則,明確使用方式和範圍,讓一線工作人員儘早掌握健康碼通行規則,避免執行端發生梗阻。同時,對於偽造或使用偽造健康碼的行為依法予以嚴肅處理,並將視危害程度納入個人徵信系統。建言同時提出,對於在復工復產復市、居住、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地域歧視現象,應依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民法總論》《侵權責任法》以及《就業促進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相關事件和責任人。

疫情發生以來,民建會員中的市政協委員已聯名提交3篇建言。“聯名建言,不僅是提出建議,更為在社會各界凝聚共識。”談及發起這次聯名建言的初衷,陸銘表示,“一碼通行”在實踐中產生的一些問題,說明執行部門對一些具體的事務仍缺乏從制度完善、規則明確和人性化操作這些方面的考慮,“行政管理體系既要強調地方的差異性,又要強調統一市場的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