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魏齐令人把范雎绑起来,吊在院子里的树上,用藤鞭抽,用木棍打,范雎实在熬不过,就装着被打死了。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刚刚陪须贾出使齐国,在齐国得到君臣的一致好感,于是齐王赏赐了他很多金子以及好酒好肉,须贾作为主使却没有得到赏赐。须贾心中忿恨且嫉妒,回到魏国之后,向丞相魏齐汇报,诬蔑范雎里通敌国,于是魏齐设宴相邀大臣们聚餐,于席间绑了范雎。听说范雎死了,魏齐命人用席子裹了丢在厕所里,还让大家把尿撒在范雎身上。范雎在厕所趁无人之时,说通了看守放了自己,看守谎报魏齐说:范雎已死,在厕所占地方,不如拉出去埋了。当时魏齐已醉,没加思考就同意了。范雎逃出来后,找到老朋友郑安平,改头换面,更名为张禄,躲了起来。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不久,秦国的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有意接近他,当时天下纷乱,各国使臣出使时,也不忘网络人才,王稽向郑安平刺探魏国贤能之人,郑安平趁机推荐范雎,于是在一个夜晚,王稽接见了范雎,一席话下来,王稽认为范雎胸怀天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他回秦国之时,偷偷地把范雎带出了魏国。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到了秦国地界,大家都松了口气,正行间远远看见一队豪华车骑过来,范雎问王稽前面大队人马是谁,王稽说是秦国丞相穰侯在巡视,范雎说:听说穰侯专权,容不得投奔秦国的说客,我得躲起来。一会儿,穰侯车队到了,果然质问王稽有没有带舌辩之士回来,王稽搪塞支吾过去了。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等穰侯远去了,范雎对王稽说:听说穰侯不仅独断而且多疑,刚才没检查车子,他一定会返回来检查的。决定自己下车步行,走了十几里路以后,王稽返回来接他,告诉他穰侯果然回来检查了,于是愈加佩服范雎了。返朝后,王稽立即把范雎推荐给了秦昭王。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秦国此时正顺风顺水,南面打败楚国,夺取了鄢和郢,逼得楚国迁都;在东面,又攻破齐国;还数次围攻韩、赵、魏,把招贤纳士之士忘得九霄云外。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范雎在秦国呆了一年多,还没见上昭王,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甚至于有一顿没一顿的,这与自己的宏伟抱负相差甚远。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秦国虽然对外节节胜利,在内穰侯以及另一位掌权者华阳君都是昭王的舅舅,他们把持着朝政,专横跋扈,囤积财产,比国家都富有,这成为了昭王的心病。范雎瞧准机会上书,力陈臣子坐大对国家的害处,用演绎法层层推进,不仅击中了昭王的心病,同时也把昭王吓了一身冷汗。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昭王决定在离宫召见张禄,张禄到了离宫直接就往里闯,这时昭王正好也在往里走,宦官很生气,往外推范雎,说道:大王来了,你不知道避让吗?范雎故意大叫:秦国哪有秦王,只有太后和穰侯!昭王听见后,马上给他作了一个揖。范雎在昭王的再三请教下,为他剖析了天下大势,无非是远交近攻之策;重点分析了大权旁落之弊端,非常迎合昭王的心思。从此昭王重用范雎,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范雎协助秦昭王废除了太后,把穰侯等掌握朝权的母舅们赶出了秦国。

躲避追杀改姓更名,终成一代名相

范雎顺理成章地成了秦国丞相,但是他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依靠秦国的强大,羞辱须贾,逼迫魏齐自杀;白起长平大胜赵国,坑埋了40万赵兵,立了大功,出于嫉妒,他进谗言,令昭王杀了白起!心胸狭隘之人不容人,必将遭到反击,秦昭王久而久之对他也心怀不满,范雎伴君如伴虎,如履薄冰,于是他向昭王辞掉了丞相,回到封地,不久就死了。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广,笵雎的狭隘心胸,终不免被后人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