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沒有國界,必須讓“超國民待遇”走開

近日,防控疫情中一些與外籍人士有關的事件引發社會關注:上海一位有疫情嚴重國家旅居史的“洋女婿”入境後不願意被隔離,當地居委會非但不強制其執行,反而幫其做工作開綠燈,還將此事作為“正面事例”宣傳;在一個集中隔離點,一些外籍人士頻繁索要咖啡、果醬、西餐巾等不必要物資,導致工作人員頻繁穿脫防護服,疲於奔命。這些事刺痛社會敏感的神經,引發又一輪對外籍人士享受“超國民待遇”的強烈反感。

當下是抗擊新冠肺炎、嚴防疫情輸入的關鍵時期,在隔離政策方面為外籍人士“開後門”,不但妨害社會公平,更侵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利益。這些事件引發了網民的憤怒情緒,值得我們警惕。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的因素,“超國民待遇”現象的存在也早已不合時宜了。我們要看到,這一提法最早來自經濟領域,很大程度上是“外強中弱”歷史格局的產物。除了列強入侵的歷史記憶,在改革開放早期,中國經濟十分弱小,為了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外資進入中國可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那時就產生了“超國民待遇”的說法和爭議。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強大和法制不斷完善,建設一個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成為現實要求。隨著2008年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的出臺,外資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政策被逐漸扭轉,時至今天已成為一段歷史。今天的外資外企,基本是作為中國市場主體的平等一員參與市場競爭。

我們還要看到,今天的中國社會與改革開放之初在對外交流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天的中國人,每年有1億多人次走出國門遊走於地球村,許多人具有全球化的廣闊視野,內心更為自信自尊,面對外籍人士已能自如地平等交往。而外籍人士來華則從早期少數素質較高人群為主,轉向大量素質參差不齊的人群,與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的碰撞也更為普遍和多元,其所影響的社會利益、所激起的社會反響也日益複雜。在這樣的格局變化之下,外籍人士享受“超國民待遇”在中國社會已顯得格格不入,令人難以接受。近來一系列社會熱點事件,包括外國人居留條例,以及疫情防控中“內外有別”的做法,之所以招致大量批評之聲,原因正在於此。

可以說,在中國社會取消外籍人士的“超國民待遇”已是普遍要求、大勢所趨,逆這一社會潮流而動必然導致不良影響,作為制定、執行政策的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不可不察。其實,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同時也符合外籍人士的長遠利益:與特殊待遇相比,一個平等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文化更有利於社會的健康發展,更能讓包括外籍人士在內的全體公眾受益。

病毒面前沒有國界,世界各國在防控疫情方面正在走向步調一致,尤其是防止輸入、隔離病毒方面,中國的一些做法被廣泛借鑑,這不是什麼“抄作業”,而是尊重科學的舉措。對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還在路上,我們目前只有嚴防死守,對所有人員必須一視同仁。只要入境,都必須進行集中隔離,不能有“特殊待遇”。我們呼籲,各地不要再搞什麼特殊情況和超國民待遇了!防控政策不能有漏洞,否則前期成果很容易付之東流。所謂的“超國民待遇”,應該像病毒一樣被拒之門外,就讓它在中國社會消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